江河移民

江河移民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上海文化出版社
作者:晋永权
出品人:
页数:236
译者:
出版时间:2011-8
价格:39.0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807407348
丛书系列:纸上纪录片·在路上系列
图书标签:
  • 纪实
  • 摄影
  • 三峡
  • 移民
  • 社会学
  • 中国
  • 移民問題
  • 纸上纪录片
  • 移民
  • 江河
  • 社会变迁
  • 生态移民
  • 中国
  • 历史
  • 地理
  • 人文
  • 发展
  • 政策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江河移民》主要内容简介:异乡人、了无痕迹、沉默面容、情绪像粉尘一样、班船时光、巫山之夜、云安氤氲、云阳弃、巴东笑颜、秭归不归等。

作者简介

晋永权,1967年生于安徽淮南,1993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现为《中国青年报》摄影部主任。2000至2005年间,多次前往长江三峡库区及黄河沿岸,拍摄移民生活。系列摄影作品“傩”、“出三峡记”等曾在国内外多家艺术机构展出。出版有《最后的汉族》(2001,中央编译出版社,合著),《出三峡记》(2006,北京三联书店),《红旗照相馆:1956-1959年中国摄影争辩》(2009,金城出版社)等著作。

目录信息

上部:长江
第一章 异乡人
(附:出三峡记)
第二章 了无痕迹
(附:到上海去)
第三章 沉默面容
第四章 情绪像粉尘一样
第五章 班船时光
(附:移民镇上的婚礼)
第六章 巫山之夜
第七章 云安氤氲
(附:云安古镇:2200年历史倒计时)
第八章 云阳弃
第九章 巴东笑颜
第十章 秭归不归
(附:三峡清库)
第十一章 万州沉没
第十二章 面朝古风
(附:三峡移民5年外迁回望)
下部:黄河
第十三章 沙漠之城:消逝的内蒙古淘井移民区
一封信
一份救济申请书
一份谈话纪要
一张通告
一篇内参
一篇报道
一份2000年5月移民材料的文本分析
第十四章 回到黄河
“黄河三门峡库区返库移民总指挥”刘怀荣访谈
第十五章 当更远处的沙尘暴来临
甘肃民勤生态移民案例比照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用户评价

评分

2010年重访的私人文本,跟2000年前后的官方媒体报道、照片相对照很有意思,看起来私人回忆更珍贵一些,50块钱的刚杀过人的县城宾馆,看起来朴实实际上也可以出台的服务员,狡黠的县宣传干事,比纸面数据气味儿鲜活得多。

评分

了解历史的一个窗口

评分

特别难忘的是拆迁现场死去的那个年轻人,他那老实的父母从乡下赶来,用一条崭新的花被子包裹了他的尸体。他悄无声息地死去,尸臭渐渐弥散开来,在江边的废墟里,和着他年迈双亲的哭声。

评分

大河移民的上访故事,学养深厚、深入浅出之作;一点小遗憾在于,如能在分析精英/群众两种逻辑时,再加入一个政治诉求/经济诉求的维度则会更清晰,更能体现之间的权力关系。精英由于其历史上长期被压抑的身份认同而带来政治诉求,借此政治诉求又在当下建立起一种自我身份的认定,以区别于经济诉求优先的群众;精英的政治诉求在群众共同的经济诉求下(紧急时刻)获得一种释放渠道,而其日常的释放渠道则更显得是乡里气息的弱者武器,精英以斗争技术(上访会议、政策话语利用等)建立政治诉求和经济诉求的正循环,但当博弈进入到囚徒困境,政治诉求和经济诉求进入负循环时,在面临对个全体开口子以瓦解其团结的压力下,精英的理性又告知其变现经济诉求为最优先,并在前期就通过各种“不在场”以隔绝失败和报复的政治风险。

评分

大河移民的上访故事,学养深厚、深入浅出之作;一点小遗憾在于,如能在分析精英/群众两种逻辑时,再加入一个政治诉求/经济诉求的维度则会更清晰,更能体现之间的权力关系。精英由于其历史上长期被压抑的身份认同而带来政治诉求,借此政治诉求又在当下建立起一种自我身份的认定,以区别于经济诉求优先的群众;精英的政治诉求在群众共同的经济诉求下(紧急时刻)获得一种释放渠道,而其日常的释放渠道则更显得是乡里气息的弱者武器,精英以斗争技术(上访会议、政策话语利用等)建立政治诉求和经济诉求的正循环,但当博弈进入到囚徒困境,政治诉求和经济诉求进入负循环时,在面临对个全体开口子以瓦解其团结的压力下,精英的理性又告知其变现经济诉求为最优先,并在前期就通过各种“不在场”以隔绝失败和报复的政治风险。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