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希利•浦洛基(Serhii Plokhy),哈佛大学乌克兰史教授、哈佛乌克兰研究院院长。他生于俄罗斯,成长于乌克兰,专攻东欧思想、文化、国际关系史。浦洛基著有《大国的崩溃:苏联解体的台前幕后》(The Last Empire: The Final Days of the Soviet Union)、《欧洲之门:乌克兰2000年史》(The Gates of Europe: A History of Ukraine)、《斯拉夫民族之起源》(The Origins of the Slavic Nations)等十部专著,所获众多奖项包括美国乌克兰研究学会著作奖、表彰俄罗斯思想文化史佳作的新历史奖,以及非虚构类标杆奖项莱昂内尔•盖尔伯奖。
羅斯福是否遭受欺矇?
邱吉爾是否以鄰為壑?
史達林是否乘機勒索?
中國是否遭到出賣?
一本建立在最新史料上,如說書般詳細解讀「雅爾達」八天歷程的最權威、精彩的著作。
雅爾達會議一直是研究二次世界大戰和戰後冷戰形成導因的重要指標。羅斯福、邱吉爾、史達林三巨頭於大戰尚未結束前,相聚於黑海濱的雅爾達,進行了現代史上最祕密的和平會議,決定了世界的命運。在這場會議裡,他們調遣數以百萬計的雄師,以他們的意志來裁定勝利者的公義;決定各個民族的未來;更使得數以百萬計的難民東西遷徙,只因他們認為唯有這樣,才能促進永久和平。
本書作者應用了近年來陸續解密的蘇聯政府檔案,及諸位與會者所留下的日記、回憶錄,以宛如說書的方式,鉅細靡遺地描述了在一九四五年二月四日到十一日這短短八天的雅爾達會議中,這三位政治領袖想了什麼樣的問題、作了什麼樣的分析以及算計了什麼樣的利益。情節複雜,敘事詳盡,如同完整還原了這場重要會議的現場時況。
2019年读的第一本书——《雅尔塔:改变世界格局的八天》详细记录了1945年2月4日至11日,英美苏三国领导人于雅尔塔讨论第二次世界大战战后格局的过程,是一书一事的典范。全书依时间维度按章节聚焦于战后德国问题、联合国建立、苏联对日宣战、中东欧势力划分等会议主要议题,详...
评分全书近乎一半的篇幅,或者说三巨头在雅尔塔所耗费的讨价还价功夫的一半,是围绕波兰问题而展开。德国战败赔偿,分割占领,战犯惩治,世界其他地域瓜分与势力范围确认,对日作战,乃至联合国构想,等等其他一切,都让位于波兰(当然不可避免涉及乌克兰)问题之后。 这是为什么?...
评分2019年读的第一本书——《雅尔塔:改变世界格局的八天》详细记录了1945年2月4日至11日,英美苏三国领导人于雅尔塔讨论第二次世界大战战后格局的过程,是一书一事的典范。全书依时间维度按章节聚焦于战后德国问题、联合国建立、苏联对日宣战、中东欧势力划分等会议主要议题,详...
评分先吐个槽,这本书的编辑工作很不靠谱。以这本书的页数,其实出一册也可以,不知为何分上下两册出。封面设计一点也不用心,上下两册都用三巨头合影做封面,却在背景地图的颜色上动手脚,上册整成红色,下册整成蓝色,这美工设计封面时是想到了王小波笔下穿着蓝大褂拿着红蓝两色...
评分在这场确定二战最后走势及战后世界格局的著名会议上,丘吉尔的感性和易怒,斯大林的狡猾和强硬,罗斯福的工于心计和理想主义都得到充分展现。围绕波兰政体、欧洲解放地区走向、联合国创立、恢复法国大国地位、巴尔干的将来、德国赔偿和苏联对日作战等问题,三巨头展开了长达8天...
政治史
评分政治史
评分横切面的历史,很有魅力的叙述,清晰、从容、流畅。
评分像电影一样铺开那八日的密会
评分“怎样算欺凌?” “十人欺负一人算欺凌,一百人欺负一个也是。” “那么一万个人呢?” “是正义啊。”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