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之道

樂之道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上海音樂學院
作者:羅小平//馮長春
出品人:
頁數:345
译者:
出版時間:2011-6
價格:60.00元
裝幀:
isbn號碼:9787806926277
叢書系列:
圖書標籤:
  • 音樂美學
  • 羅小平
  • 口述史
  • 馮長春
  • music
  • aesthetics
  • #GDP
  • #
  • 生活哲學
  • 人生智慧
  • 幸福
  • 樂趣
  • 自我成長
  • 積極心態
  • 休閑閱讀
  • 心靈雞湯
  • 人生感悟
  • 處世之道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樂之道:中國當代音樂美學名傢訪談》主要內容簡介:感謝星海音樂學院教授羅小平、華南師範大學音樂學院教授馮長春兩位編著者的信任與重托,委約我為《樂之道:中國當代音樂美學名傢訪談》寫序。作為學生輩為老師輩類立傳的訪談作序,真有一種福分降臨的欣慰感,又作為當任中國音樂美學學會會長為界內同仁類立言的長編作序,更有一種服務者的自豪感。1920年6月,蕭友梅博士在北京大學音樂研究會編輯齣版的《音樂雜誌》第1捲第4號上發錶《樂學研究法》,以學科方式對音樂美學進行定位,至今已經90餘年。1985年12月,中國音樂美學學會在漳州舉行的第三屆全國音樂美學學術研討會上成立,至今已經20餘年。此時此刻寫序的我,就如同在追蹤尋跡,通過這些足以入冊當代中國音樂美學曆史的人與事,和逝去的曆史再度重逢……翻閱案頭的這本書稿,眼前又一次浮現20多年前的情景,可以說,漳州是中國音樂美學學科一個有著轉型意義的起點,漳州記憶是我不斷激發學術衝動的一個節點。1985年,我當時還在上海音樂學院音樂學係就讀本科四年級,12月,我跟隨主科老師葉純之先生以及錢仁康、焦傑先生一起去福建漳州旁聽第三屆全國音樂美學學術研討會,在那裏自始至終以興奮的狀態親曆研討會的日日夜夜,特彆是有一種類學術的欲望在悄然中衝動。顯然,産生這種欲望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親眼目睹和親耳聆聽老師輩的高談闊論,插不上嘴的我,一麵在不成熟的腦子裏描畫著既不著邊際又沒有核心的學科地圖,一麵則不斷印刻著學界大俠嘯傲江湖的個性風采,《樂之道:中國當代音樂美學名傢訪談》中記載的這六位老師有四位到會,他們的一言一行,都在我腦子裏留下瞭深刻而又難忘的印記:於潤洋先生淵博嚴謹的史論互動,茅原先生慢條斯理的理論推導,蔡仲德先生氣宇軒昂的曆史雄辯,王寜一先生滴水不漏的邏輯編織……。之後,在1990年內濛古東勝舉行的第四屆中國少數民族音樂學術研討會和1991年北京舉行的第四屆全國音樂美學學術研討會上,又見趙宋光先生睿智的眼神和強勢的口氣,張前先生的深入淺齣和剛柔相濟……

著者簡介

羅小平,政府特殊津貼專傢。現任星海音樂學院教授,第八、九、十屆廣東省政協常委,中國音樂治療學會常務理事,中國音樂美學會理事等。先後被評為全國優秀教師、廣東省教學名師,並連續六次獲省優秀音樂傢奬。齣版專著有《音樂美的尋覓》、《音樂心理學》(與黃虹閤著)、《樂之道——中國當代音樂美學名傢訪談》(與馮長春閤作)、《音樂美學通論》(與修海林閤著)、《音樂與環保》等9部。發錶論文及評論100餘篇。論文曾獲中國文聯文藝評淪二等奬,廣東省優秀社會科學研究成果二等奬等。

馮長春,1971年生,山東臨沂人。1994年畢業於麯阜師範大學音樂係,獲學士學位。1999年、2005年先後於中國藝術研究院研究生院獲碩士,博士學位。主要從事音樂美學,中國近現代音樂史的教學與研究。先後在《音樂研究》,《中國音樂學》等學術期刊發錶論文30餘篇;齣版譯著《音樂美學要義》(閤譯),主編高等師範院校音樂學專業教材《音樂美學基礎》:參與撰寫《中國當代音樂學》等重點圖書。學術成果多次獲得由山東省社科聯、教育廳、文化廳等單位組織評審的各種奬項。現為山東師範大學音樂學院副教授,碩士生導師,中國音樂美學學會會員、中國音樂史學會會員。

圖書目錄

序言前言第一章 音樂學的領軍人物——於潤洋浸潤於音樂精品的少年時期華沙大學的中國留學生返母校推動音樂學發展音樂美學研究與學科構建西方音樂哲學述評與剖析西方音樂史研究的獨特視角音樂學分析的理論與運用曆史反思與現實關注專業音樂教育的思考與實踐音樂學的領軍人物第二章 音樂哲人——王寜一寄人籬下的童年自作主張考入音專“文革”中的磨難新時期第一屆研究生八十年代新篇章音樂美學學科建設的“清道夫”20世紀中國音樂美學史的梳理與研究美學與音樂分析相融會的音樂批評病中重讀《樂話》音樂哲人第三章 多學科的開拓者——張前東北魯藝的小提琴手參加中國近現代音樂史編寫在中央音樂學院締結良緣參與創建音樂美學小組中國當代音樂心理學的奠基人建構音樂美學元理論開創中國音樂錶演美學中日音樂交流史研究因材施教 誨人不倦多學科的開拓者第四章 無窮的探索者——茅原儒傢傳統文化的幼學輔仁中學的愛國青年就讀蘇聯專傢班服從分配轉入音樂學領域音樂學的美學與哲學傢的美學音樂分析與美學分析中外音樂傢美學思想探究中西音樂美學史研究關注音樂學學科與音樂教育的發展無窮的探索者第五章 學壇奇纔——趙宋光牧師傢庭的多元化啓濛教育尋求報國之門的東吳學子從哲學係轉到作麯係留學東德鑽研音響物理學執女指揮傢之手白頭偕老被迫退黨18年讓哲學思維在領域的體係中熔煉以立美為核心的教育理論與實踐音樂美學研究的哲學高度音樂理論新學科的構建“中華樂派”的倡議者學壇奇纔第六章 人本主義者——蔡仲德生於會稽之地師大中文係的高材生音樂學院附中的語文老師生活點滴顯愛心中國音樂美學研究的大傢首開“士人格”研究重估“五四”“馮學”研究“嚮西方乞靈”一個真正的人本主義知識分子結語附錄一:記憶:我和於潤洋老師附錄二:我的老師於潤洋先生附錄三:我與寜一師附錄四:於無聲處、於無形中——記我的導師張前附錄五:博學而篤誌 切問而近思 仁在其中矣附錄六:我的老師——趙宋光後記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用戶評價

评分

很多值得進一步挖掘的細節

评分

很多值得進一步挖掘的細節

评分

很多值得進一步挖掘的細節

评分

很多值得進一步挖掘的細節

评分

很多值得進一步挖掘的細節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