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之道

乐之道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上海音乐学院
作者:罗小平//冯长春
出品人:
页数:345
译者:
出版时间:2011-6
价格:60.00元
装帧:
isbn号码:9787806926277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音乐美学
  • 罗小平
  • 口述史
  • 冯长春
  • music
  • aesthetics
  • #GDP
  • #
  • 生活哲学
  • 人生智慧
  • 幸福
  • 乐趣
  • 自我成长
  • 积极心态
  • 休闲阅读
  • 心灵鸡汤
  • 人生感悟
  • 处世之道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乐之道:中国当代音乐美学名家访谈》主要内容简介:感谢星海音乐学院教授罗小平、华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教授冯长春两位编著者的信任与重托,委约我为《乐之道:中国当代音乐美学名家访谈》写序。作为学生辈为老师辈类立传的访谈作序,真有一种福分降临的欣慰感,又作为当任中国音乐美学学会会长为界内同仁类立言的长编作序,更有一种服务者的自豪感。1920年6月,萧友梅博士在北京大学音乐研究会编辑出版的《音乐杂志》第1卷第4号上发表《乐学研究法》,以学科方式对音乐美学进行定位,至今已经90余年。1985年12月,中国音乐美学学会在漳州举行的第三届全国音乐美学学术研讨会上成立,至今已经20余年。此时此刻写序的我,就如同在追踪寻迹,通过这些足以入册当代中国音乐美学历史的人与事,和逝去的历史再度重逢……翻阅案头的这本书稿,眼前又一次浮现20多年前的情景,可以说,漳州是中国音乐美学学科一个有着转型意义的起点,漳州记忆是我不断激发学术冲动的一个节点。1985年,我当时还在上海音乐学院音乐学系就读本科四年级,12月,我跟随主科老师叶纯之先生以及钱仁康、焦杰先生一起去福建漳州旁听第三届全国音乐美学学术研讨会,在那里自始至终以兴奋的状态亲历研讨会的日日夜夜,特别是有一种类学术的欲望在悄然中冲动。显然,产生这种欲望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亲眼目睹和亲耳聆听老师辈的高谈阔论,插不上嘴的我,一面在不成熟的脑子里描画着既不着边际又没有核心的学科地图,一面则不断印刻着学界大侠啸傲江湖的个性风采,《乐之道:中国当代音乐美学名家访谈》中记载的这六位老师有四位到会,他们的一言一行,都在我脑子里留下了深刻而又难忘的印记:于润洋先生渊博严谨的史论互动,茅原先生慢条斯理的理论推导,蔡仲德先生气宇轩昂的历史雄辩,王宁一先生滴水不漏的逻辑编织……。之后,在1990年内蒙古东胜举行的第四届中国少数民族音乐学术研讨会和1991年北京举行的第四届全国音乐美学学术研讨会上,又见赵宋光先生睿智的眼神和强势的口气,张前先生的深入浅出和刚柔相济……

作者简介

罗小平,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现任星海音乐学院教授,第八、九、十届广东省政协常委,中国音乐治疗学会常务理事,中国音乐美学会理事等。先后被评为全国优秀教师、广东省教学名师,并连续六次获省优秀音乐家奖。出版专著有《音乐美的寻觅》、《音乐心理学》(与黄虹合著)、《乐之道——中国当代音乐美学名家访谈》(与冯长春合作)、《音乐美学通论》(与修海林合著)、《音乐与环保》等9部。发表论文及评论100余篇。论文曾获中国文联文艺评沦二等奖,广东省优秀社会科学研究成果二等奖等。

冯长春,1971年生,山东临沂人。1994年毕业于曲阜师范大学音乐系,获学士学位。1999年、2005年先后于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院获硕士,博士学位。主要从事音乐美学,中国近现代音乐史的教学与研究。先后在《音乐研究》,《中国音乐学》等学术期刊发表论文30余篇;出版译著《音乐美学要义》(合译),主编高等师范院校音乐学专业教材《音乐美学基础》:参与撰写《中国当代音乐学》等重点图书。学术成果多次获得由山东省社科联、教育厅、文化厅等单位组织评审的各种奖项。现为山东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国音乐美学学会会员、中国音乐史学会会员。

目录信息

序言前言第一章 音乐学的领军人物——于润洋浸润于音乐精品的少年时期华沙大学的中国留学生返母校推动音乐学发展音乐美学研究与学科构建西方音乐哲学述评与剖析西方音乐史研究的独特视角音乐学分析的理论与运用历史反思与现实关注专业音乐教育的思考与实践音乐学的领军人物第二章 音乐哲人——王宁一寄人篱下的童年自作主张考入音专“文革”中的磨难新时期第一届研究生八十年代新篇章音乐美学学科建设的“清道夫”20世纪中国音乐美学史的梳理与研究美学与音乐分析相融会的音乐批评病中重读《乐话》音乐哲人第三章 多学科的开拓者——张前东北鲁艺的小提琴手参加中国近现代音乐史编写在中央音乐学院缔结良缘参与创建音乐美学小组中国当代音乐心理学的奠基人建构音乐美学元理论开创中国音乐表演美学中日音乐交流史研究因材施教 诲人不倦多学科的开拓者第四章 无穷的探索者——茅原儒家传统文化的幼学辅仁中学的爱国青年就读苏联专家班服从分配转入音乐学领域音乐学的美学与哲学家的美学音乐分析与美学分析中外音乐家美学思想探究中西音乐美学史研究关注音乐学学科与音乐教育的发展无穷的探索者第五章 学坛奇才——赵宋光牧师家庭的多元化启蒙教育寻求报国之门的东吴学子从哲学系转到作曲系留学东德钻研音响物理学执女指挥家之手白头偕老被迫退党18年让哲学思维在领域的体系中熔炼以立美为核心的教育理论与实践音乐美学研究的哲学高度音乐理论新学科的构建“中华乐派”的倡议者学坛奇才第六章 人本主义者——蔡仲德生于会稽之地师大中文系的高材生音乐学院附中的语文老师生活点滴显爱心中国音乐美学研究的大家首开“士人格”研究重估“五四”“冯学”研究“向西方乞灵”一个真正的人本主义知识分子结语附录一:记忆:我和于润洋老师附录二:我的老师于润洋先生附录三:我与宁一师附录四:于无声处、于无形中——记我的导师张前附录五:博学而笃志 切问而近思 仁在其中矣附录六:我的老师——赵宋光后记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用户评价

评分

很多值得进一步挖掘的细节

评分

很多值得进一步挖掘的细节

评分

很多值得进一步挖掘的细节

评分

很多值得进一步挖掘的细节

评分

很多值得进一步挖掘的细节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