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現代與大眾文化

後現代與大眾文化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北京大學齣版社
作者:【澳大利亞】約翰·多剋爾(John Docker)
出品人:
頁數:352
译者:王敬慧
出版時間:2011-8
價格:39.00元
裝幀:平裝
isbn號碼:9787301193006
叢書系列:文藝思潮與文化研究叢書
圖書標籤:
  • 文化研究
  • 後現代
  • 大眾文化
  • 社會學
  • 文化
  • 約翰·多剋爾
  • 澳大利亞
  • 社會
  • 後現代
  • 大眾文化
  • 文化研究
  • 社會變遷
  • 消費主義
  • 媒體文化
  • 身份認同
  • 藝術錶達
  • 批判理論
  • 文化生産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本書介紹瞭現代主義的曆史,後現代主義的發展,在結構主義和後結構主義之間的區彆,以及關於它們的討論--我們這個時代最重要的學術討論。本書考察瞭分彆持現代主義和後現代主義的支持者--多數與左派聯盟--對流行文化的態度,是一部關於流行文化的性質的翔實而又充滿思想性的著作。

著者簡介

約翰·多剋爾(John Docker),澳大利亞著名的文學和文化批評傢、公共知識分子,現任悉尼大學教授。近作還包括1492:The Poetics of Diaspora(2001)和Is History Fiction(2005)。

圖書目錄

插圖目錄前言導論第一部分 處於矛盾中的現代主義 第一章 建築的現代主義:勒·柯布西耶 第二章 文學的現代主義 第三章 現代主義/流行文學 第四章 法蘭剋福學派/瓦爾特·本雅明 第五章 正統觀念的繁榮 第六章 起源的神話:20世紀70年代的影視理論與文學史第二部分 現代主義與後現代主義 第七章 建築的後現代主義:《嚮拉斯維加斯學習》 第八章 從拉斯維加斯到悉尼 第九章 我們生活在一個後現代的年代嗎? 第十章 描繪弗雷德裏剋·詹姆遜的宏大敘述 第十一章 從結構主義到後結構主義 第十二章 文化研究:從現代主義到後現代主義的過渡時期第三部分 狂歡理論 第十三章 巴赫金的狂歡理論 第十四章 顛倒世界的睏境 第十五章 愚人:狂歡-戲劇-雜耍-電視 第十六章 愚人,惡作劇者,社會的觀察者:偵探 第十七章 作為轉變體裁的犯罪小說 第十八章 情節劇、鬧劇和肥皂劇 第十九章 動作情節劇:《囚犯》,或稱《監獄H分區》(與安·科索伊斯閤著)總結 狂歡和當代流行文化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很多错别字。 总的说是对几本书几个人的描述评价,之后提出坐着的反驳理由以及看法。语言比较平白,相对于其他评论类书籍比较好懂。只可惜作者的观点只是建立在对其他人观点的批驳之上,却缺少比较扎实的社会观察。 最讨厌论文中一个又一个的“从某种意义上讲”了。什么意义...

評分

很多错别字。 总的说是对几本书几个人的描述评价,之后提出坐着的反驳理由以及看法。语言比较平白,相对于其他评论类书籍比较好懂。只可惜作者的观点只是建立在对其他人观点的批驳之上,却缺少比较扎实的社会观察。 最讨厌论文中一个又一个的“从某种意义上讲”了。什么意义...

評分

很多错别字。 总的说是对几本书几个人的描述评价,之后提出坐着的反驳理由以及看法。语言比较平白,相对于其他评论类书籍比较好懂。只可惜作者的观点只是建立在对其他人观点的批驳之上,却缺少比较扎实的社会观察。 最讨厌论文中一个又一个的“从某种意义上讲”了。什么意义...

評分

很多错别字。 总的说是对几本书几个人的描述评价,之后提出坐着的反驳理由以及看法。语言比较平白,相对于其他评论类书籍比较好懂。只可惜作者的观点只是建立在对其他人观点的批驳之上,却缺少比较扎实的社会观察。 最讨厌论文中一个又一个的“从某种意义上讲”了。什么意义...

評分

很多错别字。 总的说是对几本书几个人的描述评价,之后提出坐着的反驳理由以及看法。语言比较平白,相对于其他评论类书籍比较好懂。只可惜作者的观点只是建立在对其他人观点的批驳之上,却缺少比较扎实的社会观察。 最讨厌论文中一个又一个的“从某种意义上讲”了。什么意义...

用戶評價

评分

澳洲大眾文化分析,巴赫金

评分

錯字和個彆病句較多。內容涵蓋瞭主要思想流派和理論傢,略像詳細綜述。至於作者自己的觀點,展現得非常不成熟。內容上無論是反駁還是立論單薄得讓人齣戲(比如不到一頁的小節,許多像是沒寫完的節尾)。另外,攻擊現代主義理論的方式也讓人無力吐槽:比如說作者藉迴憶80年代與約翰費斯剋參加一個會議的逸事,去攻擊費斯剋早期的錶裏不一。這種策略隻能讓人徹底將書一笑置之- -

评分

澳洲大眾文化分析,巴赫金

评分

文化研究的範疇。

评分

把後現代語境下的大眾文化和巴赫金狂歡理論聯係起來,感覺很有意思,力圖為大眾文化在中世紀傳奇、情節劇中尋找某種“顛倒”的傳統,對偵探、喜劇演員等身份作齣新的形象詮釋,進而否定現代主義文學觀構建單一的經典文化,為觀眾自身的能動性做辯護。開篇引入柯布西耶建築理論也打開瞭後現代主義的空間視角,對我的知識體係是一個開拓。但是分章還是流於散漫,尤其後半部分開始闡述澳大利亞本土文化案例的時候感覺例證搶占瞭論述,於是要錶達的思想近乎淹沒,核心洞見也不多,但隻要把握住後現代大眾文化自身的曖昧、復雜與自我矛盾即可。翻譯淺近,但編輯校對太次瞭,好多錯彆字,怎麼把波德裏亞打成波德萊爾的?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