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權力與消費

藝術、權力與消費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中國美術學院齣版社
作者:王正華
出品人:
頁數:446
译者:
出版時間:2011-7
價格:58.00元
裝幀:
isbn號碼:9787550301023
叢書系列:藝術史研究叢書
圖書標籤:
  • 藝術史
  • 王正華
  • 藝術
  • 藝術史方法論
  • 曆史
  • 視覺文化
  • 中國美術史
  • *杭州·中國美術學院齣版社*
  • 藝術史
  • 文化研究
  • 權力關係
  • 消費文化
  • 社會學
  • 視覺文化
  • 現代藝術
  • 當代藝術
  • 文化批評
  • 媒介理論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這本論文集中的文章齣版於1997年到2005年的八年間,這些文章所開闢的課題及視野在齣版當時實屬創新,文內論述也盡力取得最大的思辨空間;立足於2010年觀之,在同類議題與數據逐漸引起學界注意的同時,本論文集仍有其值得參考之處。

著者簡介

王正華,1998年耶魯大學藝術史博士,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助研究員,執教於颱灣師範大學。

圖書目錄

自序:迴首來時路
藝術史與文化史的交界:關於視覺文化研究
傳統中國繪畫與政治權力
一、解析主題與說明作旨
二、相關研究迴顧與省思
(一)政治意涵及政治脈絡的研究
(二)權力性質及效用的研究
三、政治權力角度的再發展
(一)傳統宮廷繪畫製作:帝後像的研究
(二)新角度的加入:明代宮廷繪畫的研究
四、結論
《聽琴圖》的政治意涵:徽宗朝院畫風格與意義網絡*
一、研究史迴顧與文本作旨
二、《聽琴圖》的解讀
三、《聽琴圖》與徽宗朝院畫中“視覺真實”的建構及政治意圖
四、徽宗朝院畫的使用脈絡
五、餘論一“物”的欲求及多重象徵係統的建立
乾隆朝蘇州城市圖像:政治權力、文化消費與地景塑造*
一、乾隆與江南:自圖像談起
二、乾隆與“城市圖”:以《清明上河圖》為中心
三、蘇州城市圖像:以《盛世滋生圖》為中心
四、蘇州的新形象與特殊地景的建構:《盛世滋生圖》與《南巡盛典》
五、蘇州的新形象與特殊地景的建構:《盛世滋生圖》與蘇州年畫
六、結論:宮廷、江南、西洋風與帝國性質
女人、物品與感官欲望:陳洪綬晚期人物畫中江南文化的呈現
一、前言
二、晚明關於女人與物品的論述
三、陳洪綬繪畫中的新型女人:纔華的肯定與欲望的錶露
四、陳洪綬晚期人物畫中的女人與物品
五、女人與物品:追憶江南文化
從陳洪綬的《畫論》看晚明浙江畫壇:兼論江南繪畫網絡與區域競爭*
一、楔子:陳洪綬《畫論》一文
二、寫作情境:入清後的陳洪綬、畫業自覺與畫史意識
三、《畫論》與晚明論畫言說:陳洪綬的地方意識
四、陳洪綬、藍瑛與浙江畫壇睏境
五、餘論:成為曆史的陳洪綬與越地畫史意識
生活、知識與文化商品:晚明福建版日用類書與其書畫門*
一、從史料到文化商品:印刷文化的角度
二、晚明書市中的“日用類書”:編輯策略與可能讀者
三、藝術、社會生活與時興話題:“書法門”與“畫譜門”
四、藝術知識、社會區隔與另類社會空間:“書法門”與“畫譜門”
五、結論:文化商品與社會空間
過眼繁華——晚明城市圖、城市觀與文化消費的研究*
一、檢視畫作與提齣問題
二、南京的特殊性:城市意識與城市觀感
三、盡人皆知的《清明上河圖》:作為文化商品的“城市圖”
四、結論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用戶評價

评分

好 尤其導論與第一章 有方法論意義

评分

《乾隆朝蘇州城市圖像:政治權力、文化消費與地景塑造*》。女人、物品與感官欲望:陳洪綬晚期人物畫中江南文化的呈現。生活、知識與文化商品:晚明福建版日用類書與其書畫門*。

评分

所收論文散見於各類期刊,基本都讀過

评分

石守謙的弟子,對於《風格與世變》的評論很到位

评分

後麵四篇寫明代的切入角度甚好,材料得當,論述亦有趣,隻是有些發散和重復,如能邏輯理順行文精簡一下則更好。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