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家葛亮的“电影中国”, 一代人的温暖回眸。
童年,少年,青年。光影流动之处,勾勒出清晰的心灵成长轨迹。可说是一部文字版的《天堂电影院》。
以小说频获大奖的葛亮,与你分享那些关于电影的好故事。夜色中的露天影院,《少林寺》热映万人空巷,“时尚硬汉”高仓健,《庐山恋》与“中国第一吻”;“好莱坞”扑面而来,《魂断蓝桥》到《廊桥遗梦》,永远的嘉宝,两个老影迷的隔世情缘;《三十九级台阶》,废弃工厂区•地下影片观摩会,“物质生活”音像店的秘密之旅。
陈冠中,张颐武,贾樟柯……热爱电影的人们 联袂力荐。
葛亮 原籍南京,现居香港。香港大学中文系博士。文字发表于两岸三地。著有小说集《七声》、《谜鸦》、《相忘江湖的鱼》,文化随笔《绘色》等。曾获2008年香港艺术发展奖、首届香港书奖、台湾联合文学小说奖首奖、台湾梁实秋文学奖等奖项。作品入选“当代小说家书系”﹑“二十一世纪中国文学大系”﹑“2008-2009中国小说排行榜”及台湾“2006年度诚品选书”。长篇小说《朱雀》获“亚洲周刊2009年全球华人十大小说”奖。
“色取之于光影,绘之以文字”。色与彩的交织,光与影的碰撞。艺术来源生活,却高于生活。 《绘色》将电影评论与个人成长记录相结合,每次银幕的开启不仅是作者个人的成长经历,也是电影事业的发展壮大。随着年龄的增长,时代的变迁,电影事业日新月异的发展,作者带领我们走入...
评分花了足足一个星期的时间来看《绘色》,文中有几处地方都提及作者出生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大致是在前章和最后的章节,有些呼应的意味,遂于此颇有印象,作者笔力老道,娓娓陈述其感官体悟,于这本书就铺陈上了年代的色彩,但封面新绿盎然,似有格格不入却又相得益彰,颇为增色...
评分如果是熟悉葛亮作品的读者,也许会惊讶于《绘色》的简单直接。《绘色》并不能算是一本影评,而更像是一部观感的合集。作者匠心独具设计了一个如时间流逝般循序渐进的结构,又让前章和后章两个部分遥相呼应。于是,这部集子就成了一个有关电影,有关追忆,有关人生的故事,成了...
评分花了足足一个星期的时间来看《绘色》,文中有几处地方都提及作者出生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大致是在前章和最后的章节,有些呼应的意味,遂于此颇有印象,作者笔力老道,娓娓陈述其感官体悟,于这本书就铺陈上了年代的色彩,但封面新绿盎然,似有格格不入却又相得益彰,颇为增色...
评分又傻又作,被简介骗了傻逼兮兮地交钱买书,还不如看看豆瓣影评来的舒服。
评分假大空
评分因为看了《七声》,所以读了《朱雀》;因为读了朱雀,所以翻开《绘色》;因为翻开《绘色》,所以MR.D的“想看”栏中,又要加上很多部电影。
评分悲情啊这是我看的第一本葛亮。。。。好无语,对整个人都失去兴趣了。。。
评分葛亮是个会写故事的人,评论部分就平平了,写《蝴蝶君》的那篇还值得读读。我读过的大部分影评都是很乏味且平庸的或者无病生吟的。在书店看完一本书有一种省钱又有效率的成就感。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