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收录作家叶兆言关于中国近、现代历史上著名文化人物的散文三十九篇,作者无意去追求“绯闻”式的细枝末节,而是竭力捕捉人物的意蕴,品位人物身上所散发着的独特的文化味道。他用个人的眼光、温和的口气、品评的笔调写了三十九个旧时文人,上至康有为、梁启超、章太炎,下至苏青、张爱玲等江南才女,既有林琴南、闻一多、朱自清、吕叔湘等文学大家,又有齐白石、张大千等画坛巨匠。特殊的家世使作者离这些陈旧人物很近,他记述这些人物的文字,仿佛是谈论老邻居一般随意散漫,断然没有作秀般的怀念、致敬或叩拜,透露出日常的亲切感。这怕也是本书与其他一般性关于纪念五四人物的传记、揭秘文字的最大不同吧。本书既是作者的一部读书笔记,从中可以窥出作者的阅读轨迹及阅读心得,同时也是一部近现代文学史话的随谈,加上有点迂腐、俏皮的议论,作者阅读记忆中的历史文化人物走出了尘封的记忆,读着亲切,甚至也有几分感动。本书曾于2007年出版精装本,此次列入“叶兆言非虚构作品系列”又增加了《沈从文》、《钱钟书》、《傅雷》等12篇。
叶兆言,南京人,著名作家。1957年出生,祖父是中国文学元老叶圣陶,父亲叶至诚曾任江苏省文联创作委员会副主任;母亲姚澄是省锡剧团的著名演员,“兆言”这个名字,就是各取父母名字中的“姚”和“诚”的半边组合成的。
1974年高中毕业,进工厂当过四年钳工。1978年考入南京大学中文系,1982年毕业于南京大学中文系,1986年又毕业于南京大学中文系硕士班,获得硕士学位。历任金陵职业大学教师,江苏文艺出版社编辑,江苏作家协会专业创作员,副主席,新概念作文大赛评委。现为江苏省作协专业作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想靠着本书深入了解那些泛黄的时光 离散的人物 那抱歉 真的选错书了 其实写的很有趣 闲散读来是很可以的 喜欢 那种简单的叙述 简单的印记
评分一下午的时间,读完了这本《陈旧人物》。 叶兆言的书这是读的第二本。第一本是他几年前的一本小说,忘了名字,写一个女人,与其他名不见经传的人写的东西没有什么大不同。所以当时很失望,觉得他有负盛名。 我是决心要把自己书柜上的所有书读完,所以在某个格子里随便抽了一本...
评分写到王伯祥时,作者描述了一个祖父叶圣陶和王伯祥的故事。在文革中后期,叶圣陶每周都挤公交去看望老友,在王家做两个小时,谈天说地,作者也认为现代人不会再有这种闲情了。想想这个故事,让我十分感动,两个经历了严酷时代的老一辈学者,都遭受过朋友先自己而去的痛苦,这两...
评分陈旧人物这个名字让我想起《独自等待》的陈文。 作者叶兆言是叶圣陶的孙子,生于一九五零年代末,作家。 本书记录了作者对39位文化人物的印象,我认为就是以他自己的角度对每一个人做了一幅素描。 素描自然蕴含了作者自己的情绪,也只能反映出一个人在一时的一个侧面。 我把...
评分病卧斗室,眼见窗外景物沉浸在始终挥散不去的雾气中,灰涂涂地磨去了边缘与棱角。若非红绿灯的明灭,这一切像是在窗外摆放了一幅画,没有变化,没有生机。 背倚床头,四周除去挂钟秒针的走动便没有搅扰的声响,发黄的灯光缓缓洒下,不免氤氲着怀旧的情绪。在这个时候翻看《陈...
書名爲什麽要叫《陳舊人物》呢?如果那些人仍舊活著,思想可比現在的大部份人還要先進啊。
评分民国真是一个大师辈出、群星璀璨的年代!
评分一窥文人人生的冰山一角,每个人都是多面的,历史的评判也是最真实的,尤其是民国时期的文人个个都是全才!名人生活里的闲言碎语都付笑谈,但是很多人的生活态度、人格精神却是一直值得学习的~
评分希望句芒的新书和这本一样温情有趣。
评分最爱看名人写名人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