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识别他并不自知的向往 让他看到另一个自我 她诱惑他 印证胜过结局 他紧跟她前行 在肉体屈服于虚空之前 在黑暗中趋向光
他凝望一个新世界的诞生
万物寡言 光线流动
人世喧嚣不能与它对峙 轮转的生命也不能
安妮宝贝,作家。
出生于七十年代中期,浙江。曾任职银行、广告公司、网站、杂志社等。
1998年在互联网上发表短篇小说,作品被广泛流传阅读。此阶段作品结集于《告别薇安》(2000)、《八月未央》(2001)。2000年终止互联网创作,开始职业写作。
陆续出版《彼岸花》(2001),《蔷薇岛屿》(2002),《二三事》(2004),《清醒纪》(2004)等长篇小说、中短篇小说、摄影、散文杂文各式作品。题材多围绕城市中游离者的边缘生活,探索人之内心与自身及外界的关系,文体自省疏离,风格清洌。作品均持续进入全国各类畅销书排行榜,更被引介到香港、台湾、越南、韩国、日本、德国、英国等地区和国家。
写作之余,热衷长途旅行及徒步。2004年,徒步雅鲁藏布峡谷抵达西藏墨脱,此后出版长篇小说《莲花》(2006),入选2006年《亚洲周刊》中文十大小说,入选2009年德国法兰克福书展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推荐的30本书之一。2007年诞下女儿。同年出版散文集《素年锦时》(2007),谈论流年往事,阐述创作和生活观点。2009年参与出版摄影、音乐、短篇小说三方合作的《月》。翻译英文儿童绘本《有一天》《白雪晶晶》。2010年,摄影作品参加在香港举办的当代艺术群展。
2011年,主编文学读物《大方》。小说《七月与安生》被改编成话剧。出版最新作品长篇小说《春宴》(2011)。
现居北京。
在读《莲花》。安妮的书总是让我沉静。极简的文字,却直达内心。 世界上最强烈,最纯洁的感情,都是最直接,最简单的。比如说,爱。比如说,恨。 头痛,牙痛,肚子痛,断手断脚,我们去找医生,我们可以跟别人倾述,抱怨。 但是爱恨。 爱恨,只能一个人,关在房子里,躲在...
评分最近看了两本安妮宝贝的小说,《莲花》和《彼岸花》。看得不快,这种小说,情节性不强,特色是文字优美,冷不丁一句话出来,会让你有点小感动,所以要慢慢看,慢慢琢磨。 办公室一女同事,和安妮是同乡,看过她所有文字,最喜欢《莲花》。去年20天年假她去了西藏,不过没去墨...
评分看着秋的瞳,告诉她,我是一个极端自我主义者,因为我觉得这个世界上,只有我一个人,周围的人和事,都是想象或幻化出来的,擦身而过时,旋及消失。 我总以为我的内部有一个善生,一个内河。一个是自省自恃,隐忍坚定,一个是激越极端,赤裸真实。我知道人不能为所欲为,除非她一无...
评分男人挑战世界,女人战胜男人的世界观,为了挑战自己,我颇费心机读了《莲花》,像年轻时看三毛一样,因为大部分都是在地铁上读的,为此我羞愧难当,几乎想要给它包个书皮,但我还是读完了,感觉还不赖。但不合我。 因为吃苦比较多,又是男性,于是我变成那种善于苦中作乐的乐...
评分终于对安妮宝贝另眼相看了 我一直对炒的非常红的书有一种天然的反感,但我因为职业的关系还是会追着很红的书跑,事实告诉我,一本书红不是没有道理的,人家能红一定有别人特别的地方,别不服气,认为会商业炒作,商业能把F4炒到红到发紫,那...
新版的。
评分还是那个安妮宝贝,讲述着不平常的人的故事,似病态的,却也许只是每个普通人内心忽略的声音。在平静地叙述中,给人以意想不到的东西,或惊或喜。兴许10年后的我已对人生有了自己的解读,因此读毕时内心不再惶恐不安;也或许安妮也愈发透彻,对生命的理解愈发空灵。
评分这种叙事结构看得累死了
评分看到新闻说墨脱今天发生了地震,突然想起大一的时候朋友送的这本书。看过之后一度想去背包旅行,因为控制欲很强的老豆一再反对只好作罢。也许文艺少女的心已经在姨妈痛里渐渐死去,但还是想找一天背着包随便去哪里走一走。
评分还是那个安妮宝贝,讲述着不平常的人的故事,似病态的,却也许只是每个普通人内心忽略的声音。在平静地叙述中,给人以意想不到的东西,或惊或喜。兴许10年后的我已对人生有了自己的解读,因此读毕时内心不再惶恐不安;也或许安妮也愈发透彻,对生命的理解愈发空灵。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