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美

谈美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漓江出版社
作者:朱光潜
出品人:
页数:106
译者:
出版时间:2011-7
价格:13.8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540752095
丛书系列:朱光潜作品系列
图书标签:
  • 美学
  • 朱光潜
  • 文艺美学
  • 艺术
  • 哲学
  • 散文
  • 生活
  • 中国
  • 美学
  • 艺术
  • 哲学
  • 文学
  • 审美
  • 修养
  • 思想
  • 文化
  • 艺术理论
  • 美育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谈美》是朱光潜先生以书信体形式为青年写的一本美学入门书,自问世以来即深受好评,被视为学术性与普及性兼备的经典之作。全书从“要求人生净化,先要求人生美化”的理念出发,顺着美感态度的特性、艺术与人生的距离、美感经验与移情的关系、美感与快感、自然美与艺术美等问题次第展开,最后呼吁人们“慢慢走,欣赏啊”,因为“欣赏之中都寓有创造,创造之中也都寓有欣赏”。

作者简介

朱光潜(1897年-1986年),笔名孟实、盟石。安徽桐城人。中国美学家、文艺理论家、教育家、翻译家。

目录信息

朱自清先生序
开场话 1
我们对于一棵古松的三种态度——实用的、科学的、美感的 5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艺术和实际人生的距离 11
“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宇宙的人情化 18
希腊女神的雕像和血色鲜丽的英国姑娘——美感与快感 25
“记得绿罗裙,处处怜芳草”——美感与联想 31
“灵魂在杰作中的冒险”——考证、批评与欣赏 37
“情人眼底出西施”——美与自然 44
“依样画葫芦”——写实主义和理想主义的错误 51
“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艺术与游戏 58
空中楼阁——创造的想像 65
“超以象外,得其环中”——创造与情感 72
“从心所欲,不逾矩”——创造与格律 79
“不似则失其所以为诗,似则失其所以为我”——创造与摹仿 85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天才与灵感 91
“慢慢走,欣赏啊!”——人生的艺术化 98
后记 106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这本书是美学家,文艺理论家朱光潜先生关于美学见解的选集。美虽说是华而不实的东西,但在朱先生眼中倒也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东西。书中内容涵盖哲学、心理学,又通俗易懂。不失为培养美感,增长生活情调的好读物。 美是什么?   朱先生认为我们对待事物都有三种态度...  

评分

这本书是朱光潜先生解放前出版的《谈美》的修订版,重新编排,也加入了一些章节。原版的《谈美》我从图书馆借回来,已经读过两次了,也都相应做了笔记。这次,我是自己买了一本回来,因为我觉得它值得收藏,值得常读。 内容提要: 卷一,无言之美。主要论述了美的“来源”...  

评分

1 最近两天读了一下朱光潜先生的《谈美》,自觉获益匪浅。 纵观全书,印象深刻的首先是质朴简练的语言。美学本是一门深邃的学问,对于门外者而言,若是拿来一本用专业语言论述的厚重的著作,自然觉得吃力;而《谈美》这本并不算大部头的书,却能用不多的语言,去阐释许多美学观...  

评分

朱先生的书非常适合做美学,文学启蒙读物。有人说他没有多少原创的见解,但是又有多少人能象他这般洗练前人的工作,加上自己的思想,做的深入浅出,举重若轻: 什么是美,怎样欣赏美,什么是欣赏,怎样欣赏。  

评分

1,美感不同于直接的快感,联想的快感或美感经验。 2,美感产生于与现实的距离。 3,我们只观赏这种孤立绝缘的意象,不考虑与其他事物的关系,也不考虑其实用性。 4,在观赏这种意象时,我们处于聚精会神以至于物我两忘的境界,所以于无意之中以我的情趣移注于物,以物的姿...  

用户评价

评分

处于广泛涉猎蛋疼书籍的非常时期。

评分

时隔两年重读,我发现我在成长,美是贯彻性的,朱老的部分观点与郑渊洁童话,林文月散文,金庸演讲,甚至我最近读的《流动与沉淀》类似,本来都是殊途同归啦,就像川端康成的说的,美的存在与发现,一种共振的特质,明月光和饭粘子。人禀七情,应物斯感,感物吟志,莫不自然。朱老谈到诗文时说中国文人最重"气",古文宜疾读。与王小波谈穆旦翻译一样的,或低沉压抑,沉痛无比,或如黄钟大吕,回肠荡气。这才是文字的筋骨所在。最后有所感,在美的事物与实际人生中保持适当的距离,从顾影自怜到美而不自知,无所为而为之是段长远的距离。不似则失其所以为诗,似则失其所以为我。从心所欲,不逾矩。实用为善,科学为真,美感为美。触类旁通,殊途同归,一切都是值得的。

评分

与其叫《谈美》不如叫《如何培养一个艺术家》,究竟什么才是美朱光潜并没有给出明确定义,作者只告诉我们如何运用感知去做个有心人进而成为一个艺术家,那到底什么是美呢?当你把自己培养成一个“艺术家”自然就明白了。

评分

时隔两年重读,我发现我在成长,美是贯彻性的,朱老的部分观点与郑渊洁童话,林文月散文,金庸演讲,甚至我最近读的《流动与沉淀》类似,本来都是殊途同归啦,就像川端康成的说的,美的存在与发现,一种共振的特质,明月光和饭粘子。人禀七情,应物斯感,感物吟志,莫不自然。朱老谈到诗文时说中国文人最重"气",古文宜疾读。与王小波谈穆旦翻译一样的,或低沉压抑,沉痛无比,或如黄钟大吕,回肠荡气。这才是文字的筋骨所在。最后有所感,在美的事物与实际人生中保持适当的距离,从顾影自怜到美而不自知,无所为而为之是段长远的距离。不似则失其所以为诗,似则失其所以为我。从心所欲,不逾矩。实用为善,科学为真,美感为美。触类旁通,殊途同归,一切都是值得的。

评分

每本送人的书背后都有一段故事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