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格调

上海格调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上海辞书
作者:淳子//伟立
出品人:
页数:281
译者:
出版时间:2011-7
价格:38.00元
装帧:
isbn号码:9787532634255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上海
  • 淳子
  • 随笔
  • 散文随笔
  • 小情趣
  • 胡伟立
  • 上海格调
  • 文学
  • 上海
  • 生活
  • 格调
  • 城市
  • 文化
  • 设计
  • 风格
  • 美学
  • 建筑
  • 都市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上海格调》以衣、食、住、行、玩为主要线索,介绍上海人的生活格调,兼顾上海的历史与当下。全书分为四大部分——上海格调·日常生活、上海格调·前世今生、上海格调·他与她、上海格调·未来,正文后附有海派格调哈哈镜,用以读者自测,形式活泼。

《上海格调》两位作者淳子、伟立熟悉上海格调,文笔优美,气格优雅。其中作者淳子文笔细腻、偏重画面感,胡伟立行文大气、逻辑性强,这两种文风搭配在一起能给读者一种新奇的阅读体验。

作者简介

淳子,上海籍女作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上海史及张爱玲研究者,同济大学海派文学研究会副会长。著作有文化散文集《上海闲女》、《上海留声》(与陈钢合作)、《玻璃电台》(与陈钢、李黎合作)、《上海才子》(与宋路霞合作)、《上海老房子里,点点胭脂红》,《前天》、《白天睡觉的女人》、《与名人约会》、《张爱玲城市地图》系列等以及剧本六百万字。

伟立,上海人。生于斯,长于斯。“上海话发音人”的合格候选人。“老三届”中学生,“高考一九七七”的幸运者,都市文化的精神漫游者,关注我们这座城市的历史、文化及海派精神的传承与发展。

目录信息

序 李天纲上海人的腔调与格调上海格调·日常生活 过“日脚”的心气与精明 盛家女子超然物外 “闲话”里的那点骨气 若亚方舟里的上海话 “翻行头”里面的派头 旗袍中的上海女子 看吃相,猜心相 咖啡里的上海人 交情是私人珍藏的隐痛 李叔同结义城南 永不凋谢的面子 爱因斯坦上海惊鸿一瞥 啥叫“门槛精” 精明也聪明 白相出点情调来…… 用海明威的方式 “轧三胡”的魅力上海格调·前世今生 乐园与染缸的变通 小南门警种楼,上海的埃菲尔铁塔 “规矩”给人生买保险 罗宋汤,香草猪排,红肠色拉 藏在大街小巷里的风情 历史语境中的石库门 流浪贵族的血统 终究是侠女与文人 补气提神的古典音乐 点绛唇 阅读的养颜美容 画室里的文人气 海派诗人气质 对面,施蛰存先生 梅兰芳的担当 留辫子的海派名医张骧云上海格调·她与他 丈夫当家,老婆做主 她比他晚走 “黑漆板凳”上的幸福生活 影后和博士 时代新女性 戏子的尊严 静水微澜话情欲 他们是戏子上海格调·未来 少做洋盘,多长见识 永远的法语,永远的上海话 劫持VIP的上海梦 千金散尽,不回来也罢 与众不同的迷人腔势 蝴蝶才子 饭碗里盛些什么? 味道 择校不亚于择偶 拗造型、摆功架与搭架子 海派心眼与心胸 阿拉上海人的“中产梦”自家看看看 海派哈哈镜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杨彪 这两年上海人崇尚“腔调”,形容一个人“有腔调”,就好比是北京人说的“有范儿”。但腔调这个东西多少有些快意恩仇、兴之所至,难免任性肆意,弄的不好就“有教无养”。如果能够在耍腔调的同时,更讲究一点格调,这才是最好的。 腔调是面子上的,格调是骨子里的。“格...

评分

杨彪 这两年上海人崇尚“腔调”,形容一个人“有腔调”,就好比是北京人说的“有范儿”。但腔调这个东西多少有些快意恩仇、兴之所至,难免任性肆意,弄的不好就“有教无养”。如果能够在耍腔调的同时,更讲究一点格调,这才是最好的。 腔调是面子上的,格调是骨子里的。“格...

评分

杨彪 这两年上海人崇尚“腔调”,形容一个人“有腔调”,就好比是北京人说的“有范儿”。但腔调这个东西多少有些快意恩仇、兴之所至,难免任性肆意,弄的不好就“有教无养”。如果能够在耍腔调的同时,更讲究一点格调,这才是最好的。 腔调是面子上的,格调是骨子里的。“格...

评分

杨彪 这两年上海人崇尚“腔调”,形容一个人“有腔调”,就好比是北京人说的“有范儿”。但腔调这个东西多少有些快意恩仇、兴之所至,难免任性肆意,弄的不好就“有教无养”。如果能够在耍腔调的同时,更讲究一点格调,这才是最好的。 腔调是面子上的,格调是骨子里的。“格...

评分

杨彪 这两年上海人崇尚“腔调”,形容一个人“有腔调”,就好比是北京人说的“有范儿”。但腔调这个东西多少有些快意恩仇、兴之所至,难免任性肆意,弄的不好就“有教无养”。如果能够在耍腔调的同时,更讲究一点格调,这才是最好的。 腔调是面子上的,格调是骨子里的。“格...

用户评价

评分

一半是关于上海海派文化的故事,一半是关于上海历史人物的故事。ps:太阳帝国bbc,19221113爱因斯坦访问上海,两个世界饭店511,宝庆路3号

评分

本书的两位作者,因1977高考而邂逅于黄浦江畔。这一对才子佳人,即便人到中年,也能让人依稀想见其年轻时的风华。

评分

有些美化魔都。并非老上海传神之作。

评分

胡伟立的风格和王安忆竟然相像

评分

那个..有点虎头蛇尾啊..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