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序  i
         譯 序  iii
         原 序  v
         作者簡介  xii
         第一章 回首過去.仰望未來:人群服務管理的現今趨勢  1
         前言  2
         新公共管理  3
         私人管理方式對公共社會福利的影響  5
         服務使用者即為顧客  7
         影響管理者的趨勢  8
         國際環境  11
         美國  15
         英國  19
         結論  22
         第二章 人群服務的新領導:參與管理促使員工參與和充權  23
         領導理論  26
         轉換型領導和參與  31
         參與的實例  36
         結論  45
         第三章 由積極取向到管理變革以改善社會工作績效  47
         前言  48
         當代英國人群服務的績效評估  50
         失靈的本質  53
         成功的特點  57
         重整  60
         英格蘭政府處理不良績效的方式  62
         改善績效的新取向  63
         問題解決中的問題  65
         肯定式探詢  67
         結論  74
         第四章 社會工作與社會照護管理者之倫理議題  77
         前言  78
         管理者的倫理之責  80
         組織與倫理責任  82
         組   織內的管理行為與倫理氛圍  83
         與管理者對立的倫理申訴  84
         倫理管理的原則  85
         專業與倫理  89
         社工與照護領域裡協助倫理管理之方法  90
         簡單之案例說明:是這樣嗎?  97
         結論  99
         第五章 跨越機構界限之管理:以改變為目標的學習議程  103
         前言  104
         福利服務需求者的期待  104
         英國人群服務的背景  105
         公共服務現代化  106
         整合預算以改善機構之間的合作:一些關鍵議程  108
         克服專業認同  110
         改善人力資源  111
         何者可協助組織合作?  112
         克服阻礙的機制   :共有的原則與章程  113
         領導學習議程以支持整合工作  114
         使用轉化學習引導改變  116
         學習改變  118
         服務使用者與學習議程  121
         現代化議程的實施  122
         第六章 社會服務機構之多元化管理  123
         前言  124
         定義多元化  126
         昔日多元化管理的方式  128
         多元化管理的面向  130
         多元化能力  138
         結論  142
         第七章 人群服務管理之義務與安全議題  145
         前言  146
         人群服務管理法律問題之背景  147
         權力與自由裁量權  148
         專業的自由裁量權  149
         社會服務之法律監督  150
         瞭解法律規則與授權  151
         法律義務之根源  152
         視專業實務標準為法律要求  154
         日常管理問題  155
         實務工作紀錄  156
         督導  158
         遵守法律命令  159
         遵守機構政策  160
         政策宣導的必要性  161
         監督配合度  162
         案主與工作人員的安全維護  162
         案主的安全  163
         員工的安全  163
         發展支持性政策  165
         回應工作人員的擔心  166
         危害案主之情境  167
         管理者與就業法規  168
         與律師和法律制度的配合  171
         結論  172
         第八章 照護環境管理:研究與實務的反思  175
         前言  176
         環境的不同面貌  177
         領域與隱私的處理  179
         遠距管理  189
         遠距管理的議題  190
         結論  193
         第九章 服務使用者積極參與人群服務:實務探討  195
         前言  196
         服務使用者在服務供給的「發言權」  197
         實施服務使用者積極介入管理方式  199
         參與的連續性  200
         由服務使用者參與管理所產生的議題與兩難  201
         自實務得來的經驗  203
         服務使用者在管理委員會的會員資格  203
         服務使用者代表  204
         實際上的考慮  205
         服務使用者參與的充權  205
         訓練與支持  206
         任用服務使用者為受薪員工  207
         組織的議題  208
         不同的觀點  209
         品質保證  210
         服務使用者與管理者的參與焦慮  211
         結論  212
         第十章 新技術的影響:對社會工作與社會照護管理者的影響  215
         前言  216
         電子科技的潛力  219
         社會服務機構運用電子科技之架構  222
         社會工作及社會照護管理者必備的知識與技巧  225
         科技的養成及管理  228
         社會照護管理者應注意的相關議題  233
         結論  237
         第十一章 基金來源多元化管理  239
         政策與機構環境  242
         民營化與契約委外  243
         基金不足  244
         權力下放  245
         募款機制  246
         機構的生存策略  248
         基金來源多元化  250
         管理議題  252
         結論  256
         第十二章    從政策面到實行面:服務管理者在實務中的角色  257
         前言  258
         高層的理性官僚觀點  259
         實際狀況是混亂而複雜的  261
         政策流程  262
         服務管理者對政策實行的影響  263
         服務管理者在政策實行上的展望  264
         評估弱勢兒童及其家庭的全國性架構  266
         評量架構的政策背景  267
         Browning Forest 機構:個案研究  269
         等待果陀: 2000 年 3 月  272
         暴風雨: 2001 年 1 月  274
         任務完成: 2002 年 5 月  277
         好好服務兒童及其家庭: 2002 年 11 月  279
         討論  280
         結論  283
         參考書目  285
         專有名詞對照表  305
      · · · · · ·     (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