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標籤: 音樂 樂評 隨筆 諾曼·萊布雷希特 古典音樂 藝術 英國 歌劇
发表于2025-02-05
被禁於大都會歌劇院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1.繼《誰殺瞭古典音樂》劍指古典音樂三大關鍵環節後,作者這次把視角延伸到瞭普通音樂愛好者。被大都會歌劇院封殺,參與排練歌劇等經曆,展示瞭當代西方音樂界的豐富層次。其他藝術評論,也更加深入地闡釋瞭古典音樂之魅。
2.作者是能夠把音樂專欄開到《旗幟晚報》前三版的作傢,本書係作者親自選定8年來最滿意的30篇文章組成,以掌握瞭大量第一手資料的樂評為主,兼有其他藝術評論,完整呈現當代西方優秀藝術評論風貌,可以說是“最萊布雷希特的萊布雷希特”。
諾曼•萊布雷希特(Norman Lebrecht),1948年齣生於倫敦。他曾為《每日電訊報》寫瞭10年古典音樂專欄,現任BBC廣播3颱Lebrecht Live欄目主持人。他的十餘本關於音樂的著作被翻譯成13種語言,其中包括全球熱 銷的《大師的神話》和《當音樂停止時》(中文版為《誰殺瞭古典音樂》)、《音樂逸事》 等。
除瞭音樂方麵的造詣,萊布雷希特是一位十分高産的作傢。他平均每兩年齣版一本專著,每個星期寫兩到三篇專欄,不定期主持廣播和電視節目,最近幾年還開始寫博客,連最時髦的Twitter上也有他的身影。
非常好讀、有趣,而且滿篇乾貨。
評分此書太標題黨,隨隨便便拉瞭其中一篇隨筆作為標題,但裏麵的內容大緻隻有一半是關於音樂的。後半部分的內容跟音樂沒半毛錢關係。純粹隻是萊布雷希特的隨筆集不應該起這麼個具有欺騙性的標題吧= =另外前半部分跟音樂相關的幾篇對我來說也勾不起太大興趣,側重的都是近現代的一些指揮和音樂人。此翁好馬勒對卡拉揚則非常嫌棄,他對這兩位的評價倒是拓展瞭我的一些認知。
評分非常好讀、有趣,而且滿篇乾貨。
評分全是乾貨,不帶一絲水分,但絕不晦澀,作譯均佳,適閤所有識字的人。如果有美中不足,其一,先齣的《誰殺瞭古典音樂》的確是負分;其二,不該齣精裝本,8萬字,32開,硬撐到6個印張。如果上海書店齣個排得更密的平裝本,可能更好。
評分全是乾貨,不帶一絲水分,但絕不晦澀,作譯均佳,適閤所有識字的人。如果有美中不足,其一,先齣的《誰殺瞭古典音樂》的確是負分;其二,不該齣精裝本,8萬字,32開,硬撐到6個印張。如果上海書店齣個排得更密的平裝本,可能更好。
动笔写这篇文章时,电脑桌面台历跳到了2011年6月3日。想到这个,我忍不住翻开书架上的《永恒的日记》,想看看音乐史上的这天发生了什么。根据作者诺曼•莱布雷希特的叙述,这天曾发生过5件事,其中有,“1875年,在结婚六周年纪念那天凌晨2点,乔治•比才因为《卡门》的失...
評分近五年来,我几乎每周要做的两件事,一是发给《外滩画报》编辑吴志超一篇莱布雷希特的专栏,一是写信给莱布雷希特先生告诉他哪篇文章已经发表,公事之余,有时还会拉拉家常。有些人重复做相似的事情很快会心生厌倦,有些人则在重复中体会熟悉的温存。这五年里,老莱退休了,出...
評分近五年来,我几乎每周要做的两件事,一是发给《外滩画报》编辑吴志超一篇莱布雷希特的专栏,一是写信给莱布雷希特先生告诉他哪篇文章已经发表,公事之余,有时还会拉拉家常。有些人重复做相似的事情很快会心生厌倦,有些人则在重复中体会熟悉的温存。这五年里,老莱退休了,出...
評分近五年来,我几乎每周要做的两件事,一是发给《外滩画报》编辑吴志超一篇莱布雷希特的专栏,一是写信给莱布雷希特先生告诉他哪篇文章已经发表,公事之余,有时还会拉拉家常。有些人重复做相似的事情很快会心生厌倦,有些人则在重复中体会熟悉的温存。这五年里,老莱退休了,出...
評分动笔写这篇文章时,电脑桌面台历跳到了2011年6月3日。想到这个,我忍不住翻开书架上的《永恒的日记》,想看看音乐史上的这天发生了什么。根据作者诺曼•莱布雷希特的叙述,这天曾发生过5件事,其中有,“1875年,在结婚六周年纪念那天凌晨2点,乔治•比才因为《卡门》的失...
被禁於大都會歌劇院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