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禁于大都会歌剧院

被禁于大都会歌剧院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上海书店出版社
作者:[英]诺曼·莱布雷希特
出品人:
页数:180
译者:盛韵
出版时间:2011-7-31
价格:20.00元
装帧:精装
isbn号码:9787545803938
丛书系列:海上文库
图书标签:
  • 音乐
  • 乐评
  • 随笔
  • 诺曼·莱布雷希特
  • 古典音乐
  • 艺术
  • 英国
  • 歌剧
  • 禁书
  • 大都会歌剧院
  • 艺术禁制
  • 文化审查
  • 音乐剧
  • 舞台传奇
  • 禁播
  • 秘密档案
  • 权力与艺术
  • 禁制之音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1.继《谁杀了古典音乐》剑指古典音乐三大关键环节后,作者这次把视角延伸到了普通音乐爱好者。被大都会歌剧院封杀,参与排练歌剧等经历,展示了当代西方音乐界的丰富层次。其他艺术评论,也更加深入地阐释了古典音乐之魅。

2.作者是能够把音乐专栏开到《旗帜晚报》前三版的作家,本书系作者亲自选定8年来最满意的30篇文章组成,以掌握了大量第一手资料的乐评为主,兼有其他艺术评论,完整呈现当代西方优秀艺术评论风貌,可以说是“最莱布雷希特的莱布雷希特”。

作者简介

诺曼•莱布雷希特(Norman Lebrecht),1948年出生于伦敦。他曾为《每日电讯报》写了10年古典音乐专栏,现任BBC广播3台Lebrecht Live栏目主持人。他的十余本关于音乐的著作被翻译成13种语言,其中包括全球热 销的《大师的神话》和《当音乐停止时》(中文版为《谁杀了古典音乐》)、《音乐逸事》 等。

除了音乐方面的造诣,莱布雷希特是一位十分高产的作家。他平均每两年出版一本专著,每个星期写两到三篇专栏,不定期主持广播和电视节目,最近几年还开始写博客,连最时髦的Twitter上也有他的身影。

目录信息

为何马勒
马蒂奴与我
“元首”的问题可怎么解决?
沃恩•威廉斯的身份
老怪物的神话
库特•马祖尔——一个幸存者的故事
怀念斯拉瓦
格莱茨基如何作曲
请当街放声歌唱
我演《一个华沙幸存者》
齐声大赞
被禁于大都会歌剧院
西蒙和加芬克尔的重聚
非关爱情,亲爱的
梅尔•布鲁克斯的音乐
什么成就了伟大批评家
我的YouTube瘾
我是HNS的孩子
奥斯维辛音乐家的祖先
图书馆之死
菲利普•罗斯的愤怒
是大屠杀风尚还是善恶的试金石?
法国美人的耻辱
《理发师陶德》:比经典原作更精彩的电影
重温慕尼黑惨案
《雾都孤儿》到底有多么种族主义?
梅尔•吉布森的宣传片
献给每个人的魔法课
我正享受呢
批评的未来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近五年来,我几乎每周要做的两件事,一是发给《外滩画报》编辑吴志超一篇莱布雷希特的专栏,一是写信给莱布雷希特先生告诉他哪篇文章已经发表,公事之余,有时还会拉拉家常。有些人重复做相似的事情很快会心生厌倦,有些人则在重复中体会熟悉的温存。这五年里,老莱退休了,出...  

评分

动笔写这篇文章时,电脑桌面台历跳到了2011年6月3日。想到这个,我忍不住翻开书架上的《永恒的日记》,想看看音乐史上的这天发生了什么。根据作者诺曼•莱布雷希特的叙述,这天曾发生过5件事,其中有,“1875年,在结婚六周年纪念那天凌晨2点,乔治•比才因为《卡门》的失...

评分

近五年来,我几乎每周要做的两件事,一是发给《外滩画报》编辑吴志超一篇莱布雷希特的专栏,一是写信给莱布雷希特先生告诉他哪篇文章已经发表,公事之余,有时还会拉拉家常。有些人重复做相似的事情很快会心生厌倦,有些人则在重复中体会熟悉的温存。这五年里,老莱退休了,出...  

评分

近五年来,我几乎每周要做的两件事,一是发给《外滩画报》编辑吴志超一篇莱布雷希特的专栏,一是写信给莱布雷希特先生告诉他哪篇文章已经发表,公事之余,有时还会拉拉家常。有些人重复做相似的事情很快会心生厌倦,有些人则在重复中体会熟悉的温存。这五年里,老莱退休了,出...  

评分

近五年来,我几乎每周要做的两件事,一是发给《外滩画报》编辑吴志超一篇莱布雷希特的专栏,一是写信给莱布雷希特先生告诉他哪篇文章已经发表,公事之余,有时还会拉拉家常。有些人重复做相似的事情很快会心生厌倦,有些人则在重复中体会熟悉的温存。这五年里,老莱退休了,出...  

用户评价

评分

挺喜欢这本小册子,生动亦有深度。遗憾的是后面书评和影评的部分译得生硬,教人无法领略文字本身的魅力。

评分

以这本看来,国内先行引进《谁杀了古典音乐》,对老诺曼的形象是个负面打击。而老诺曼在这本集子里于嘲讽刻薄之外,却另有一番温暖的情怀。他忧心的是人性的失落,推崇的是质朴、民主而能人人分享的体验。这本集子倒让我对他有刮目相看之感。

评分

一部不错的随笔集 这里没有太多正儿八经的评论 更多作者自身的文艺体验和感受 不仅限于音乐 更不仅限于古典音乐 还有电影 文学方面的东西 这部集子体现了作者是个真性情 理性又不乏活生生有些有肉的批评家 这些文字读上去除了增加知识 也给人很舒服的感受 推荐一下

评分

骂卡拉扬商业化,对大都会歌剧院的封杀冷嘲热讽,把JK·罗琳的地位捧得天高……我猜这人是英国人。翻过来一看,果然是英国人哇~

评分

不仅仅是音乐(作曲家声乐电影音乐剧)艺评人物,也是关心一切少数群体(war II中犹太人或社区的外籍移民)以及这类(音乐电影)题材的社评家,推崇追求智性和原创的作品与作者,对煽动和煽情(如宗教题材)、回避历史(朗读者)的作品批的门清(自己一不留神就同情起这类题材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