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标签: 哲学 休谟 认识论 伦理学 英国 思想 西方哲学 问题主义
发表于2025-02-16
人类理智研究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人类理智研究》作为西方哲学的经典著作,作者大卫•休谟完整地论述了关于道德思想与人类认识之间的关系。作者的理论对当代西方哲学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立足于当代思想界的最新成就之上,让我们用今人的眼光来重新整理历代经典,更能体验到人类思想发展的基本脉络,有助于我们风好地对人类文明的反思。
大卫·休谟(David Hume, 1711—1776),18世纪英国哲学家、历史学家、经济学家,苏格兰启蒙运动代表人物之一。其哲学被誉为欧洲哲学史上第一个不可知论体系,同康德一样,对欧洲哲学史作出了重大贡献。康德在读过休谟之后,感叹:是休谟的当头棒喝,惊醒了他独断论的迷梦。主要著作有:《人性论》、《人类理智研究》、《道德原理研究》、《宗教的自然史》、《不列颠史》等。
周晓亮,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研究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西方哲学史,现代西方哲学。著有《休谟及其人性哲学》、《〈人性论〉导读》等。
原来想看这本书帮助理解《人性论》的,没想到看完之后,直接晕死。对于因果性、必然性的论述,两本书让我摸不着头脑,我直接想跳楼了。但是,这本书的确要比《人性论》的笔调更好一些,更容易理解一些。但是本身的尖锐性却并不强。我的论文啊。。。
评分其实休谟写着本书用了一种很谦逊的态度。表述了一种较为理性的怀疑主义。
评分神作。
评分休谟否定因果性似乎只是反理性主义的一种手段,在经验上却又用信念把因果性确立了下来。而且他明明怀疑因果性,后面用到因果的时候却又跟没事人一样。 休谟否定因果律的时候絮絮叨叨,后面反理性神学和否定实体却很晓畅 感觉这位温和的怀疑主义者最终就和了稀泥,没有意识到他留下了一个巨大的坑 对照着别的译本再读吧
评分休谟否定因果性似乎只是反理性主义的一种手段,在经验上却又用信念把因果性确立了下来。而且他明明怀疑因果性,后面用到因果的时候却又跟没事人一样。 休谟否定因果律的时候絮絮叨叨,后面反理性神学和否定实体却很晓畅 感觉这位温和的怀疑主义者最终就和了稀泥,没有意识到他留下了一个巨大的坑 对照着别的译本再读吧
【按语:发表于1748年的《人类理解研究》是休谟改写《人性论》的第一部分的结果。思想较为简洁:知觉有印象以及观念(印象的摹本)两种;事实的推论都基于因果关系,而因果关系仅仅是基于经验的习惯。深入分析必然性(necessity)观念,发现这不过是经验到的物象的恒常会合(co...
评分一 休谟给自己写的自传中说,自己不喜欢学法律,也尝试了经商,但是毫无兴趣,唯一的热爱,在于思考哲学和一般学问。老王说,每个人一生都有一个主题。休谟就是哲学沉思,就像苏格拉底的探索知识,笛卡尔、康德和斯宾诺莎也是如此。或许我也是如此,因为我在别的很多工作或生活...
评分一直告诫自己莫要“以己之混混而令人之昭昭”,很少推荐书。但是今天读完大卫.休谟的《人类理智研究》,真心觉得是本好书。虽然是本哲学著作,但是休谟本人优美畅达(限于吕大吉的译本)的文辞,深入浅出,阅读中一点也不觉得他是在说很枯燥的哲学问题。我觉得大学生无论文理,...
评分康德虽然一直在三大批判中引用《人性论》作为反例,事实上康德却明显受到了休谟式经验主义的影响。就算康德承认道德先验也不能否认康德和休谟对伊壁鸠鲁式怀疑主义的共同质疑和对折中怀疑主义反省精神的推崇。这部书对我来说是一次非常难忘的阅读经历,休谟对因果认知来自经验...
评分吕大吉这个新译本是1999年出版的。估计是因为很多人都说原来关文运的译本很差,所以商务推出了这个新译本。但是很奇怪,新译本断货后,现在市面上重印的又变成关文运的旧译本了。搞不懂这是为什么。难道是新译本不如旧译本?估计不太会,因为否则的话,当初出新译本时商务...
人类理智研究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