郁达夫(1896-1945),原名郁文,浙江富阳人。早年留学日本,与郭沫若、成仿吾等创建文学团体创造社。二十世纪二十年代曾在安庆、上海、北京、广州等地教书、编辑刊物。1927年定居上海,曾参加“左联”。1933年迁居杭州。抗日战争期间在南洋从事抗日救亡宣传活动。1945年被日本宪兵杀害于苏门答腊。主要作品有小说《沉沦》、《春风沉醉的晚上》、《薄奠》、《她是一个弱女子》、《迷羊》、《迟桂花》、《出奔》等。
《故都的秋》内容介绍:郁达夫身上有中国传统才子文人的影子,他的散文偏爱自我表现,即使写景也有情绪化的底色,在《故都的秋》中我们总能触摸到一个作家坦诚真实的心灵世界。郁达夫在文学创作上主张“文学作品,都是作家的自叙传”,因此在小说和散文中毫不掩饰地勾勒出个人生活的轨迹,也深深植入了作者的思想感情、个性和人生际遇。
第一次接触这本书是在初中语文课本上 ,现在大学了再读这本书发现心境不一样了。想恋老家的书老家的人老家的饭。唐人刘禹锡句云:“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秋词二首》)这只是偶唱反调而已,其实,反观历代中国文人的著述,可知他们写秋,确实是多为“悲寂寥”...
评分游记部分看完了。 个人觉得没去过文中所写的地方的人,先不要看他写的游记了。因为你很可能看睡着了,再加上不能理解那个时代的感受,也没有配图,你会觉得超级无聊,还不如看蚂蜂窝的游记有意思。 但是如果你去过他所写的地方,你就会发现,他能够精准地把握景色的细微差别与...
评分这几天是连续的雨天,就像三年前我第一次读这本书的时候。那个时候在晚上自习室里,窗外下着特别大的雨,朋友急忙关了窗户,早上我在图书馆里借了这本书,这个时候正好可以沉浸在这本书里,书的忧郁气质和当时我的心境很符合。 书里郁达夫的文字真美,看那些翻译文学时,就完全...
评分以前好像每逢季节更替,总要问一问:你喜欢哪个季节?小时候写作文的时候,也总离不开类似的题目。生活在南方的我们,几乎没有体验过四季分明的日子,一年下来,除了冬天就是夏天,所以,春装和秋装,大多是不需要的。现在是十月初,正是秋天最美好的时节,不过,南方依然是短...
评分最近在读郁达夫,可能很多人对他的理解还是停留在他的数不过来的老婆孩子身上、他在苏门答腊失踪的谜团以及被人们褒贬不一的政治立场。 就作品而言,郁达夫是一位大才子,可与鲁迅、周作人鼎足而立。 好色、美食与风景,一切都体现在他的字里行间,这三件美事可以说是他人生中...
秋天就应该读故都的秋,也想去北京看秋天
评分达夫如此沉郁的笔调,委实难得。
评分不怎麼喜歡
评分文字很美,典型的民国气息,但我着实是不大喜欢。风景再美,文字再美,适可而止才好。 作者笔下的主人公都比较敏感脆弱神经质,像极了作者在写第一任妻子的章节里的自己,从这一点上来说,我佩服作者的勇气,把自己的不堪袒露在读者面前,是需要巨大的勇气的,
评分有风骨。文章是美的,还乡记等几篇不错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