郁达夫(1896-1945),原名郁文,浙江富阳人。早年留学日本,与郭沫若、成仿吾等创建文学团体创造社。二十世纪二十年代曾在安庆、上海、北京、广州等地教书、编辑刊物。1927年定居上海,曾参加“左联”。1933年迁居杭州。抗日战争期间在南洋从事抗日救亡宣传活动。1945年被日本宪兵杀害于苏门答腊。主要作品有小说《沉沦》、《春风沉醉的晚上》、《薄奠》、《她是一个弱女子》、《迷羊》、《迟桂花》、《出奔》等。
《故都的秋》内容介绍:郁达夫身上有中国传统才子文人的影子,他的散文偏爱自我表现,即使写景也有情绪化的底色,在《故都的秋》中我们总能触摸到一个作家坦诚真实的心灵世界。郁达夫在文学创作上主张“文学作品,都是作家的自叙传”,因此在小说和散文中毫不掩饰地勾勒出个人生活的轨迹,也深深植入了作者的思想感情、个性和人生际遇。
这几天是连续的雨天,就像三年前我第一次读这本书的时候。那个时候在晚上自习室里,窗外下着特别大的雨,朋友急忙关了窗户,早上我在图书馆里借了这本书,这个时候正好可以沉浸在这本书里,书的忧郁气质和当时我的心境很符合。 书里郁达夫的文字真美,看那些翻译文学时,就完全...
评分我不记得何时开始接触中国近代著名小说家郁达夫的文字了,后来对于他的点点滴滴的了解也是记不起的。不过这些都不重要,因为他对我确实产生了不小的影响。 我对郁达夫的喜欢还不得不提到另一位小说家——享誉世界的日本小说家川端康成,曾读过他最富盛名的几部小说《伊豆的舞...
评分游记部分看完了。 个人觉得没去过文中所写的地方的人,先不要看他写的游记了。因为你很可能看睡着了,再加上不能理解那个时代的感受,也没有配图,你会觉得超级无聊,还不如看蚂蜂窝的游记有意思。 但是如果你去过他所写的地方,你就会发现,他能够精准地把握景色的细微差别与...
评分犹记在大二的文学课上,昏睡中听到老师说我们今天进入郁达夫的专题。不是谁都能在文学课上被开设专题。也不是每个被开设专题的人就都有这个资格。当然,郁达夫,在我看来受的起这样的专题。 从图书馆借回这本书,放置在桌边很久才拿起来阅读。读郁达夫的东西有种压抑的畅快感。...
评分最近在读郁达夫,可能很多人对他的理解还是停留在他的数不过来的老婆孩子身上、他在苏门答腊失踪的谜团以及被人们褒贬不一的政治立场。 就作品而言,郁达夫是一位大才子,可与鲁迅、周作人鼎足而立。 好色、美食与风景,一切都体现在他的字里行间,这三件美事可以说是他人生中...
民国调调,独有一份令人神往的感觉,奈何当时国破家亡,回天乏术
评分秋天就应该读故都的秋,也想去北京看秋天
评分是我学习的文字
评分达夫如此沉郁的笔调,委实难得。
评分民国调调,独有一份令人神往的感觉,奈何当时国破家亡,回天乏术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