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节日与非物质文化遗产

传统节日与非物质文化遗产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学苑出版社
作者:萧放
出品人:
页数:401
译者:
出版时间:2011-4
价格:68.00元
装帧:
isbn号码:9787507737752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非物质文化遗产
  • 文化
  • 节日
  • 传统节日
  • 非物质文化遗产
  • 春节
  • 端午节
  • 中秋节
  • 民俗文化
  • 民间技艺
  • 文化传承
  • 节日习俗
  • 文化遗产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传统节日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主要内容简介:传统节日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凝聚着中华民族的情感与思想。传统节日是中国人认知天地人生的重要表达与生动实践,它集中体现了中华文化的精华与民族精神特性。传统节日是维系与促进中华民族文化认同的重要方式,它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文化血脉,生动地传递着中华文化的价值观,传统节日犹如一江春水,它的流向与民族文化的生命未来息息相关。

作者简介

萧放,男,1960年生,湖北黄冈英山人,民俗学博士,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民俗学与社会发展研究所所长、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历史民俗学、民间文化史、岁时节日民俗等。曾任北京博士后联谊会副理事长,中国民俗学会副秘书长,日本关西学院大学客座教授。现任中国民协节庆研究会副会长、民族学与人类学会民族文化遗产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全国文化艺术资源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中国民俗学会常务理事、亚细亚民俗学会理事、《先秦两汉学术》(台湾)杂志编委。主要研究方向为历史民俗学、文化史、岁时节日民俗等。先后出版著作十余部,发表学术论文百余篇。

目录信息

绪论中国人的时间观
第一章 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价值与功能
一、中国七大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
二、中国传统节日的资源开掘
三、全球化语境下的民族节日走向--以当代中国节日为例
四、传统节日的复兴与重建
五、节日传统与社会和谐
六、传统节日--一宗重大的民族文化遗产
七、中国传统节日的世界意义--由中秋节说起
第二章 传统节日的历史演变与民俗传承
一、春节庆祝习俗与岁时仪式
二、春节祭祀民俗
三、春节文化内涵的演变
四、春节"四大传统"与春节文化建设
五、元宵灯会的历史流变与当代元宵灯会
六、社日与中国古代乡村社会
七、清明节俗与中国人的家族情怀
八、浴佛节俗源流
九、端午节俗的重建与当代意义
十、七夕节俗的演变与复兴
十一、中秋节的历史流变及当代意义
十二、重阳节俗的历史文化意蕴
十三、传统岁时与当代节日的关联--以北京岁时节日为例
十四、传统农业岁时仪式--以江汉稻作区为例
十五、18-19世纪中韩"岁时记"及岁时民俗比较
第三章 民俗信仰、礼仪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
一、中国传统风俗观
二、文化遗产视野下的民间信仰
三、东岳庙与城市社会信仰空间的构建--以北京东岳庙为例
四、城隍庙与城隍神信仰
五、传统社会平民礼俗的文化特征
六、从成年礼的传承变异看传统社会生活中的文化示范意义
七、明清家族共同体组织民俗
八、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认定与保护
九、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核心价值与地方文化传统的重建
第四章 传统节日的田野考察与学术访谈
一、关于传统节日的田野调查
二、关于传统节日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学术访谈
附录一1983-2003年中国岁时节日民俗研究综述
一、岁时节日论著刊印发表概述
二、岁时节日民俗研究关注的几个问题
三、岁时节日民俗研究的几点思考
附录二节日全志与民俗地图
--读张勃、荣新《中国民俗通志·节日志》
后记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用户评价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