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節日與非物質文化遺産

傳統節日與非物質文化遺産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學苑齣版社
作者:蕭放
出品人:
頁數:401
译者:
出版時間:2011-4
價格:68.00元
裝幀:
isbn號碼:9787507737752
叢書系列:
圖書標籤:
  • 非物質文化遺産
  • 文化
  • 節日
  • 傳統節日
  • 非物質文化遺産
  • 春節
  • 端午節
  • 中鞦節
  • 民俗文化
  • 民間技藝
  • 文化傳承
  • 節日習俗
  • 文化遺産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傳統節日與非物質文化遺産》主要內容簡介:傳統節日是中華民族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凝聚著中華民族的情感與思想。傳統節日是中國人認知天地人生的重要錶達與生動實踐,它集中體現瞭中華文化的精華與民族精神特性。傳統節日是維係與促進中華民族文化認同的重要方式,它承載著中華民族的文化血脈,生動地傳遞著中華文化的價值觀,傳統節日猶如一江春水,它的流嚮與民族文化的生命未來息息相關。

著者簡介

蕭放,男,1960年生,湖北黃岡英山人,民俗學博士,北京師範大學文學院民俗學與社會發展研究所所長、教授,博士生導師。研究方嚮為曆史民俗學、民間文化史、歲時節日民俗等。曾任北京博士後聯誼會副理事長,中國民俗學會副秘書長,日本關西學院大學客座教授。現任中國民協節慶研究會副會長、民族學與人類學會民族文化遺産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全國文化藝術資源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委員、中國民俗學會常務理事、亞細亞民俗學會理事、《先秦兩漢學術》(颱灣)雜誌編委。主要研究方嚮為曆史民俗學、文化史、歲時節日民俗等。先後齣版著作十餘部,發錶學術論文百餘篇。

圖書目錄

緒論中國人的時間觀
第一章 傳統節日的文化內涵、價值與功能
一、中國七大傳統節日的文化內涵
二、中國傳統節日的資源開掘
三、全球化語境下的民族節日走嚮--以當代中國節日為例
四、傳統節日的復興與重建
五、節日傳統與社會和諧
六、傳統節日--一宗重大的民族文化遺産
七、中國傳統節日的世界意義--由中鞦節說起
第二章 傳統節日的曆史演變與民俗傳承
一、春節慶祝習俗與歲時儀式
二、春節祭祀民俗
三、春節文化內涵的演變
四、春節"四大傳統"與春節文化建設
五、元宵燈會的曆史流變與當代元宵燈會
六、社日與中國古代鄉村社會
七、清明節俗與中國人的傢族情懷
八、浴佛節俗源流
九、端午節俗的重建與當代意義
十、七夕節俗的演變與復興
十一、中鞦節的曆史流變及當代意義
十二、重陽節俗的曆史文化意蘊
十三、傳統歲時與當代節日的關聯--以北京歲時節日為例
十四、傳統農業歲時儀式--以江漢稻作區為例
十五、18-19世紀中韓"歲時記"及歲時民俗比較
第三章 民俗信仰、禮儀與非物質文化遺産研究
一、中國傳統風俗觀
二、文化遺産視野下的民間信仰
三、東嶽廟與城市社會信仰空間的構建--以北京東嶽廟為例
四、城隍廟與城隍神信仰
五、傳統社會平民禮俗的文化特徵
六、從成年禮的傳承變異看傳統社會生活中的文化示範意義
七、明清傢族共同體組織民俗
八、關於非物質文化遺産傳承人的認定與保護
九、非物質文化遺産的核心價值與地方文化傳統的重建
第四章 傳統節日的田野考察與學術訪談
一、關於傳統節日的田野調查
二、關於傳統節日與非物質文化遺産的學術訪談
附錄一1983-2003年中國歲時節日民俗研究綜述
一、歲時節日論著刊印發錶概述
二、歲時節日民俗研究關注的幾個問題
三、歲時節日民俗研究的幾點思考
附錄二節日全誌與民俗地圖
--讀張勃、榮新《中國民俗通誌·節日誌》
後記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用戶評價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