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岩》是怎样炼成的

《红岩》是怎样炼成的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北京大学出版社
作者:钱振文
出品人:
页数:283
译者:
出版时间:2011-6
价格:36.0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301188170
丛书系列:当代文学史研究丛书
图书标签:
  • 当代文学
  • 中国当代文学
  • 文学
  • 政治学
  • 社会史
  • 文学社会学
  • 文化史
  • 政治
  • 红色文学
  • 革命历史
  • 抗战
  • 谍战
  • 人物传记
  • 长篇小说
  • 经典名著
  • 四川
  • 红色经典
  • 建国初期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红岩>是怎样炼成的:国家文学的生产和消费》的生产与消费研究,首先需要确定的是,开展一项写作活动的动力何在?对某一个历史事件进行表征的现实意图何在?其次是,选定某个特定的个人来完成这一写作任务的原因何在?在写作过程中实际进行中心活动的人是谁?最后是,这一过程中出现了什么样的断裂和挫折?又是什么条件、环境和力量的出现接合了这些断裂、克服了这些挫折?

《<红岩>是怎样炼成的:国家文学的生产和消费》从文化生产的角度考察了《红岩》的创作,修改、出版,发行、社会反馈.受众阅读等一系列生产和消费环节。通过对革命文艺生产与政治体制,意识形态、文化制度、历史环境、公众趣味等等之间多面而复杂关系的分析,揭示了革命文艺生产过程中的复杂因素、机制和奥秘。

作者简介

钱振文,河北元氏人,北京鲁迅博物馆副研究员。分别于1988年、1991年、2006年获得学士。硕士、博士学位。曾经在《当代作家评论》、《南方文坛》等期刊发表论文数十篇,出版过《这座了不起的大桥》一书。

目录信息

序言程光炜
导论
一 被冷落的《红岩》和《红岩》研究
二 李杨的“再解读”
三 朴贞姬的“生产方式”研究
四 作为概念的“当代文学生产”
五 《红岩》生产过程中的“断裂”和“接合”
第一章 对重庆大屠杀的最初书写
一 对重庆大屠杀的个人记忆和“私人写作”
二 组织机构对大屠杀的两种表述
三 “编写”:对大屠杀叙述的规范化
四 《圣洁的血花》:对集中营生活进行“斗争化”叙事的开始
五 谁有资格代表历史发言?
第二章 口头讲述和长篇写作
一 讲述大屠杀
二 长篇写作的开始和写作方式的独特性
三 报告文学抑或小说?
四 “一堆材料!”
第三章 中青社的约稿和“回忆录”的出版
一 流行出版物《红旗飘飘》“瞄向”罗广斌
二 群众的反响和中青社的组稿
三 怎么讲述历史?
四 再次约稿和单行本《在烈火中永生》的出版
第四章 从“回忆录”到长篇小说
一 “大跃进”带来的机遇
二 党组织对小说写作的介入
三 再一次“试写”的失败
四 “满纸血腥”与“低沉压抑”
五 马识途在讨论会上的发言
六 沙汀的“慧眼”和贡献
七 “毛泽东思想”的作用和小说的“翻身”
第五章 中国青年出版社与《红岩》的生产
一 出版社约稿的重要性
二 中青社的“重点稿”和“大盘菜”
三 作为“重点书”出版的《红岩》
四 责任编辑对《红岩》的修改和加工
五 中青社和当代文学的“当代化”
第六章 《红岩》的阅读和评论
一 评论家的作用和“《红岩》热”的生成
二 《红岩》的阅读方式
三 生产者们关于生产过程的措辞
第七章 作为政治罪证的文学写作
一 “文革”的开始和对文学作品的索隐式解读
二 “革命”和“不许革命”
三 “红”与“黑”的辩证法:革命文学的内在矛盾和自我颠覆
四 为《红岩》“翻案”和“翻案”活动的无效
附录一《红岩》出版大事记张羽
附录二《关于重庆组织破坏的经过和狱中情形的报告》(部分)
罗广斌
附录三大树不是从腰部往上长的——《红岩》著作权争执之我见杨世元
附录四还历史真面目刘德彬
附录五谈谈《红岩》张羽
附录六我担任《红岩》责任编辑时特定的背景张羽
附录七胡元访谈录
附录八杨世元访谈录
附录九林彦访谈录
附录十江晓天访谈录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用户评价

评分

文学史史料功夫还可以。事情基本说清楚了。

评分

不错,学习了一些剪裁与运用材料的方法。论文时不时地呈现出作者的记者风采。理论运用有些薄弱和刻意。权利与文学关系的阐发有些不够节制。

评分

没想到这本书这么好读啊,能算是有趣的博士论文,把主题说得清楚明白,史料的运用组织很值得学习哎。

评分

还行。至少史料功夫是到位的,这在现今的博士论文中已属于很难得了。收尾太匆忙,好像我把事情说完了,就OK了。虽然不主张有叠床架屋的分析,但是必要的理论支持还是应该给出的,不然史料就放空了。

评分

不错,学习了一些剪裁与运用材料的方法。论文时不时地呈现出作者的记者风采。理论运用有些薄弱和刻意。权利与文学关系的阐发有些不够节制。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