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丁·海德格爾(Martin Heidegger,1889-1976)齣身於一個天主教傢庭,早年在教會學校讀書。17歲時,從一個神父那裏藉到布倫坦諾的《亞裏士多德所說的存在的多重意義》一書,對存在意義的問題産生興趣。他在大學先學神學二年,後轉入哲學,1913年在弗萊堡大學在李凱爾特的指導下完成博士學位論文《心理主義的判斷學說》,他的講師資格論文題目是《鄧·司各脫關於範疇的學說和意義的理論》。在弗萊堡大學任教期間,他參加鬍塞爾主持的研究班。1922-1926年,在馬堡大學任副教授。1927年,為晉升教授職稱,發錶未完手稿《存在與時間》。據說,當這本書送到教育部審查時,部長的評語是“不閤格”。但就是這樣一本被官員判定為不閤格的書成為20世紀最重要的哲學著作之一。1928年,海德格爾接替鬍塞爾,任弗萊堡哲學講座教授。納粹運動興起後,他參加瞭納粹黨,並於1933年4月-1934年2月任弗萊堡大學校長。因為他與納粹的這段牽連,1945-1951年期間,法國占領軍當局禁止他授課。海德格爾對於他與納粹的關係,似乎也沒有多少反省,他在1952年齣版的《形而上學導論》一書中還說,國傢社會主義“這個運動的內在真理與偉大之處”。
《人,詩意地安居:海德格爾語要》選輯有海德格爾語錄凡一百六十六條,大緻依時間先後,按照海氏思想的五個基本問題,分成五章,即:存在的真理;思想的任務;語言是存在的傢;人,詩意地安居;技術和人的命運。《人,詩意地安居:海德格爾語要》大緻勾勒齣海氏思想的輪廓與話題中心,有助於讀者更好地接近原著,進入海德格爾極富魅力的精神王國。
把海氏著作弄得像名人名言 一行又一行,仿似微言大义,一看一体悟 这是中国人研究西方哲学,特别是西方现代哲学的大毛病 我只是感觉这编者太不象话了 他在序里说,这是他自己在大学里“方便”写论文搞的,现在又拿出来卖钱 真是害人又害己!
評分1、此书是从英文转译的 2、全是节选的片段。 当然,有的片段,《海选》上倒没有,如《我为什么住在山上》一段,写得很有趣。。。。
評分如果人生纯属辛劳,人就会 仰天而问:难道我 所求太多以至无法生存?是的。 只要良善和纯真尚与人心相伴, 他就会欣喜地拿神性来度测自己。 神莫测而不可知? 神湛若青天? 我宁愿相信后者。这是人的尺规。 人充满劳绩,但还 诗意的安居于这...
評分1、此书是从英文转译的 2、全是节选的片段。 当然,有的片段,《海选》上倒没有,如《我为什么住在山上》一段,写得很有趣。。。。
評分最早见到荷尔德林的这句话是这样的:世界充满劳绩,人却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 这句话太美了!只因为这句话我就记住了荷尔德林,同时把它延伸了的海德格尔.但是现在这句话一直被误读着,人们都希望"诗意地安居",而甚至许多人不知上半句的充满劳绩.我感觉从一句话总的来看,"安居"的解释...
雖晦澀難懂卻啓迪無限
评分語言很美
评分看...不...懂...啊...啊...
评分2018年2月底,貴貴生日送我的書,有貓頭鷹蛋糕,有最美的月色和調皮的鴨鳴。
评分翻譯太臭,不負責任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