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寂寞芳心小姐》(Miss Lonelyhearts)为韦斯特的代表作,初次出版于1933年,因出版商破产,仅售出800册。韦斯特逝世17年后,《韦斯特全集》出版,这位世界差点错过的一代文豪终于被世人认识,取得一流小说家的地位,成为“黑色幽默之父”,而《寂寞芳心小姐》也被列入美国现代文学经典,备受推崇。小说主人公“寂寞芳心小姐”是一位男士,因主持同名专栏而得此芳名。该栏目本是报社为吸引读者设立的谈心专栏,许多孤苦无靠的读者来信向他诉说生活的无助、尴尬和苦恼,希望听取道德和精神上的忠告。面对一颗颗空虚寂寞的心灵,寂寞芳心小姐无以为计,这些生命底层的呼求,却带着他一路下沉,跌入灵魂的谷底。
从1930年到1932年,纳撒尼尔·韦斯特(Nathanael West)以每天一百词的速度写完了《寂寞芳心小姐》。如果用小说界的产业标准,这个效率实在低得罪无可恕;但如果用长诗的创作来衡量,韦斯特写得委实不算慢。这位当时还一文不名的美国作家,确实是以写长篇叙事诗的方式,来写这...
评分(原刊于晶报深港书评) 文/俞耕耘 纳撒尼尔·韦斯特,是个长久以来被遮蔽的“大才”作家。如果没有《寂寞芳心小姐》这部杰作,他可能一文不名。低产和短命,是摧毁作家地位的绝对因素。然而,对韦斯特来说,却能成就绝响的高峰。问题的关键,不是产量,而是写作的密度、强度。...
评分奉献不一定是美德,摧毁的可能是你的世界。 寂寞芳心小姐是个男人,专门回答读者提问的专栏作者。原来从上个世纪上半叶开始就已经有这样一个职业了。这个栏目本来只是一个噱头,它以一个热心肠的、睿智的“知心姐姐”形象出现,本就是吸引注意力的,在报社一开始开设这个专栏...
评分从1930年到1932年,纳撒尼尔·韦斯特(Nathanael West)以每天一百词的速度写完了《寂寞芳心小姐》。如果用小说界的产业标准,这个效率实在低得罪无可恕;但如果用长诗的创作来衡量,韦斯特写得委实不算慢。这位当时还一文不名的美国作家,确实是以写长篇叙事诗的方式,来写这...
评分周末去咖啡店吃早餐,我喜欢带上这样一本书:已经被读过,还想再读,一个小时就能读完,而且能在接下来的一个星期不断被人想起。 有的人认为这是一本黑色幽默的代表作,这个判断太轻率了。全书的黑暗色彩是浓重的,但是几乎没有一点幽默的成分,只有自我消遣。韦斯特用卡夫卡...
就…没读懂,去看了看布鲁姆的解读还是不太明白,不晓得是不是和宗教挂钩的东西我理解起来都会有困难。布鲁姆的分析中举了很多戏仿的例子,就不免会想,这本书大概很招学院派的喜欢吧,呃
评分如果用味道来形容这部中篇,那就是“涩”:苦还未必苦到极致,却有令人无意言表的涩味,那种所谓黑色幽默造就的酸楚感。“寂寞芳心小姐”本人固然是主人公,福斯塔夫式的施拉夫才是抢戏者。这个放浪形骸者熟悉人生的悲剧性又以自己的堕落来反讽人生,他是无敌的犬儒主义者,更是绝对的虚无主义者。
评分【2017.5.1~5.2】(6.3万字,123页)这本中篇与《我弥留之际》是奥康纳最喜欢的两部现代小说。充满了喧闹的噪音,在幽默之下是沉重的悲剧性的崇高,是对美国宗教信仰的戏仿。
评分我当是鸡汤,哪料是黑色幽默。
评分不错的青春小说。话说,看这本书,是因为我喜欢并相信施咸荣先生的翻译而已。那天跟朋友、未来的餐饮行业巨头、目前的自由撰稿人狄狄说:《寂寞芳心小姐》是一个宗教青年加新闻青年的悲剧人生。在小说结尾,一个读者的老公——一位性无能者携带一把左轮手枪,去找这位情感与生活问题专家,这位先生认为新闻青年利用专栏编辑的职务之便勾引了自己的老婆。但是见到新闻青年之后,他又不敢开枪,新闻青年这时候恰好爆发出宗教情感的小宇宙,飞奔而来,想要拥抱读者的老公。这位老兄就慌乱中出错,扣动了扳机,两个人都从楼梯下滚下来。这个结尾,很有暗示性,宗教无可拯救教徒,世人更是无从得以被教徒拯救。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