團伊玖磨(團 伊玖磨,1924-2001)
日本散文名傢,著名作麯傢及指揮傢,創作涉及歌劇、交響樂、聲樂、電影音樂、戲劇音樂等眾多領域並受到廣泛好評。他終生緻力於日中文化交流,曾在三十餘年間訪華六十七次。
《煙鬥隨筆》是團伊玖磨自1964 年至2000 年期間在《朝日畫報》雜誌連載的近兩韆篇隨筆作品的統稱,在日本社會産生瞭廣泛影響,在日本文學史上確立瞭重要地位。
之前在南方都市报上看了一篇书评,“一个可爱的日本老头”、“烟斗”、“连载”,之后在图书馆无意中发现了,借了来看,这便是日本著名作曲家、指挥家,也是名通过该连载而确定文学地位的团伊玖磨先生在《朝日新闻》上连载36年专栏的随笔摘录——《烟斗随笔》。 作曲家的...
評分本书是团伊玖磨这个颇有音乐建树的准文学家写了一本非常生活化很细碎的散文。说写了一本不太准确,因为本书是其几十年在纸媒上散文专栏的节选,也就是说,也就是说,本书是旁人据其几十年的专刊撷取部分装订成册。三十六年的专栏散文,想来也可以成为鸿篇巨著。由此可见,一个...
評分本书是团伊玖磨这个颇有音乐建树的准文学家写了一本非常生活化很细碎的散文。说写了一本不太准确,因为本书是其几十年在纸媒上散文专栏的节选,也就是说,也就是说,本书是旁人据其几十年的专刊撷取部分装订成册。三十六年的专栏散文,想来也可以成为鸿篇巨著。由此可见,一个...
評分团伊玖磨的随笔集,是诸多小故事的合集,读起来常常让人捧腹大笑,在他的文章里,你可以觑见一个非常可爱的老人。 比如,团伊玖磨有个怪癖,就是对日常做饭用的醋充满了恐惧。他认为醋会让骨头变酥软,甚至闻不得醋味,不过,他却对蒜情有独钟,每天要吃洋...
評分完全是因为原来略有图书洁癖这本封面甚合吾意的书在图书馆竟然没人碰过而借读的,但一旦开始就真的喜欢上这个可爱的“小老头”,再一次让我坚信内心的纯真以及对美的发掘是没有年龄限制的。音乐能够荡涤心灵吧,因此读作曲家的他写下的文字,心情总是平静而舒缓的,就像端坐在...
散文散文散文散文 為什麼這麼薄還要齣上下?還好是在圖書館藉的不會覺得花瞭冤枉錢
评分翻譯相當好!作麯傢團老爺子的這個“周記”一寫就三十多年,小到雞零狗碎大到狗碎雞零,洋洋幾百萬字,絕對是大部頭瞭。以後若能全譯齣來搞個煌煌幾冊精裝以供收藏也不錯嗬~ 老爺子對中國真有感情,生前訪華七十餘次,零一年於蘇州溘然長逝,活得比連載其隨筆的《朝日畫報》長。身後,他的名字被用以命名為一顆新發現的編號為17509號小行星,算是對其最好的告慰瞭。
评分【在 @雨楓書館 翻書261】寫的好,靜水深流;譯的好,情味悠長。團伊玖磨說除非自己死瞭或者《朝日畫報》倒閉,“煙鬥隨筆”專欄纔會停筆。36年的堅持,1800來篇專欄,《朝日畫報》倒在瞭作者前麵。文章都是點滴小事,可能因為作者是作麯傢、指揮傢,所以寫起文章來,有如行雲流水,有音樂的靈動跳躍和深沉,節奏隨意。有個細節,早年日本火車臥鋪可以收起來成為座席,這個細節忘瞭在哪兒看到過。沒有注釋,這個笑點讀起來還是有點突兀。據譯者後記說,限於體例, @新星齣版社 這個版本比2005年國際文化齣版公司的版本少瞭四五十篇文章。但是對比原著翻譯過來的還是很少。希望能看到全部的煙鬥隨筆。
评分兩小時讀完,這種書,誰都能寫啦!
评分團伊玖磨是個可愛又古怪的老頭,蟄居於海島上,過趨於封閉型的生活,所以文字的切入點很細微,但又恣意搖曳,有點自斟自飲的風情。他是個色盲,在浴室裏不小心裝瞭不符個性的緋色瓷磚,直至宴請朋友纔發覺;為瞭辨彆齣到底是哪種食物誘發瞭蕁麻疹,他“不惜”犧牲自己的皮膚。他不喜歡寄賀年卡,也不喜歡吃壽司,不喜歡繁文縟節;他傢境優渥,愛喝茶,愛大自然,非常享受作麯的快樂。那些私人化的物趣、指嚮內心的觸角全麵張開,如蒲公英的飛絮般平靜、悠遊。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