瘋狂、驚恐和崩潰:金融危機史(第五版),ISBN:9787504958167,作者:(美)查爾斯·P.金德爾伯格 等著,硃雋 等譯
查爾斯·P.金德爾伯格:在麻省理工學院經濟係任教33年。經濟史學傢,同時也是一位多産的作者,發錶瞭眾多優秀作品。
羅伯特·Z.阿利伯:芝加哥大學商學院國際經濟與金融係教授,自1965年開始即在芝加哥大學任教。
金德尔伯格的《疯狂、惊恐与崩溃》梳理了1816—1998年历次全球金融危机,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金融危机的模式、规律、起因、影响以及政策预防的可能性。与金德尔伯格一贯的历史写作风格相一致,这本书体系宏大、论证深刻,同时史料繁复、理论机制复杂。二者的交织让我不断感叹作...
評分1. 不同人的理性程度不一样,同一个人在不同阶段的理性程度也不一样 2,根据历史经验,泡沫的破裂常常源于一些小的负面事件;或许在高点时,精明的投机者已经蠢蠢欲动了,一看到一些负面事件,这些人便急忙跑路。
評分房产泡沫与信贷扩张如影随形,绝少是孤立现象(P8)。资产价格泡沫本质上是信贷扩张的必然结果(P13)。投机狂热和恐慌是由信贷供给的顺周期变化导致的(P16)。大多数危机都是由信贷泡沫破裂引起的(P40)。一旦房地产贷款的年均增幅迅速回落,很多企业和投资者无法获得新增贷...
評分这本书的材料非常详实,各章后面列出的索引,对于研究泡沫和金融危机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文献目录。美中不足的是,不知道是不是由于多次再版的缘故,同一件事在不同章节中都有论述,虽然侧重点和角度不同,但略有重复。 加尔布雷斯在A Short History of Financial Euphoria中指出...
評分上个月才想起来看看金融危机方面的书,在图书馆找到了这本书,去年乱翻的时候也翻到本日本人写的,没记住谁写的什么书,只记得书的最后预言了美国的金融危机在最近几年肯定不可避免。 这本书对美国金融危机也做了预言,看过之后,不解的是,为什么众多经济学家都一直同意的结论...
寫的比較專業,事情講的也比較清楚,隻是邏輯是從理論說起然後摘取不同的事件,因此不具有故事的可讀性。另外,作者把金本位、布雷頓森林體係、浮動匯率製等諸多階段的危機一起分析,竊以為不能夠得齣規律性的結論,隻分析浮動匯率製之後的比較對我的口味,畢竟金本位下金融危機如何,比如1929年危機的影響,對生活在浮動匯率下的我們不一定有多少參考價值。
评分滿分書籍
评分勿以史為鑒,何以明得失?
评分真心不推薦
评分以曆史角度來分析金融危機,比理性預期,弗裏德曼聽起來靠譜多瞭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