疯狂、惊恐和崩溃:金融危机史(第五版),ISBN:9787504958167,作者:(美)查尔斯·P.金德尔伯格 等著,朱隽 等译
查尔斯·P.金德尔伯格:在麻省理工学院经济系任教33年。经济史学家,同时也是一位多产的作者,发表了众多优秀作品。
罗伯特·Z.阿利伯:芝加哥大学商学院国际经济与金融系教授,自1965年开始即在芝加哥大学任教。
MIT的资深经济学家。Milton Friedman的对于人的理性行为的坚持正是他所反对的。面对自己的狂热倾向,需要经常读读这样的书。 p2 我就已得出这样的结论:1929年的经济大衰退之所以影响面这么大影响程度这么深,延续时间这么长,都是因为国际金融体系缺乏一个国际性的最后贷款人...
评分上个月才想起来看看金融危机方面的书,在图书馆找到了这本书,去年乱翻的时候也翻到本日本人写的,没记住谁写的什么书,只记得书的最后预言了美国的金融危机在最近几年肯定不可避免。 这本书对美国金融危机也做了预言,看过之后,不解的是,为什么众多经济学家都一直同意的结论...
评分1. 不同人的理性程度不一样,同一个人在不同阶段的理性程度也不一样 2,根据历史经验,泡沫的破裂常常源于一些小的负面事件;或许在高点时,精明的投机者已经蠢蠢欲动了,一看到一些负面事件,这些人便急忙跑路。
评分MIT的资深经济学家。Milton Friedman的对于人的理性行为的坚持正是他所反对的。面对自己的狂热倾向,需要经常读读这样的书。 p2 我就已得出这样的结论:1929年的经济大衰退之所以影响面这么大影响程度这么深,延续时间这么长,都是因为国际金融体系缺乏一个国际性的最后贷款人...
评分“1929年夏天,股市不但支配着新闻,也笼罩着文化。”多年之后,经济学家加尔布雷思在他广为流传的著作《1929年大崩盘》中略带嘲讽地写道:“少数自诩对神学、心理分析及精神医学感兴趣的附庸风雅者,现在也在谈论联合公司和钢铁公司的股票。每个地方总有那么一个人能够准确地...
只读第四章和最后一章即可
评分草蛇灰线,绵延千里。
评分只读第四章和最后一章即可
评分以历史角度来分析金融危机,比理性预期,弗里德曼听起来靠谱多了
评分真心不推荐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