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判社會學

批判社會學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三民書局
作者:黃瑞祺
出品人:
頁數:300
译者:
出版時間:2007-2
價格:NT 320
裝幀:平裝
isbn號碼:9789571446318
叢書系列:
圖書標籤:
  • 社會學
  • 批判理論
  • 社會理論
  • 黃瑞祺
  • 政治
  • 導論
  • H黃瑞褀
  • @颱版
  • 社會學
  • 批判理論
  • 權力結構
  • 不平等
  • 意識形態
  • 階級分析
  • 社會運動
  • 文化研究
  • 批判思維
  • 製度批判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本書旨在社會學的脈絡裡,探討批判理論的精義及其來龍去脈,同時關注批判理論對於傳統社會學的 啟示及衝擊。在社會學和批判理論二者的良性互動之下,孕育瞭「批判社會學」這個優生兒。本書的旅程 從定位批判社會學開始,在社會學的三大傳統之間,來釐清批判社會學的地位和意義。繼則試圖站在批判 理論的立場上來評述主流社會學(主要是功能論和實證論)。再則從容有度地探究批判理論的興起、義蘊 以及進展。最後則是從批判社會學的立場來拓展知識社會學的關注和架構。本書的導言則是從現代性的脈 絡來理解批判社會學。現代性/社會學/批判社會學乃本書的論述主軸。

著者簡介

黃瑞祺 現職/ 中央研究院歐美研究所研究員 學歷/ 英國劍橋大學國王學院社會暨政治學係博士 國立颱灣大學社會學係學士、碩士 Email: rchwang@sinica.edu.tw

圖書目錄

導 言 批判理論與現代性
.
第一篇 批判社會學的定位
第一章 社會學的三大傳統 9
.
第二篇 主流社會學的批判
第二章 功能論與實證論───主流社會學的批判 47
第三章 現代社會科學的人文意義 69
.
第三篇 批判社會學的興起───批判理論的誕生及其大意
第四章 法蘭剋福學派的批判理論 79
第五章 霍剋海默的批判理論 95
.
第四篇 批判社會學的進展───哈伯馬斯的貢獻
第六章 社會批判理論的基礎───哈伯馬斯學說的旨趣探索 125
第七章 理性化的弔詭與溝通理性 145
第八章 溝通與批判───哈伯馬斯的社會溝通理論探微 175
第九章 溝通與民主───哈伯馬斯之溝通理論的民主涵義 225
.
第五篇 批判社會學的蘊義
第十章 批判理論的科學邏輯 245
第十一章 知識社會學的兩大麵嚮───批判社會學和傳統知識社會學 253
.
參考文獻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本书以清晰的逻辑、准确而不艰深的语言着重介绍了法兰克福学派的“批判理论”以及在其指导下的“批判社会学”。 当代主流社会学(主要指美国社会学)研究多倾向于实证与解释,却回避了本来就在社会学研究要旨之内的规范性问题。批判社会学就是直面规范性,试图建立以人类解放...

評分

本书以清晰的逻辑、准确而不艰深的语言着重介绍了法兰克福学派的“批判理论”以及在其指导下的“批判社会学”。 当代主流社会学(主要指美国社会学)研究多倾向于实证与解释,却回避了本来就在社会学研究要旨之内的规范性问题。批判社会学就是直面规范性,试图建立以人类解放...

評分

本书以清晰的逻辑、准确而不艰深的语言着重介绍了法兰克福学派的“批判理论”以及在其指导下的“批判社会学”。 当代主流社会学(主要指美国社会学)研究多倾向于实证与解释,却回避了本来就在社会学研究要旨之内的规范性问题。批判社会学就是直面规范性,试图建立以人类解放...

評分

本书以清晰的逻辑、准确而不艰深的语言着重介绍了法兰克福学派的“批判理论”以及在其指导下的“批判社会学”。 当代主流社会学(主要指美国社会学)研究多倾向于实证与解释,却回避了本来就在社会学研究要旨之内的规范性问题。批判社会学就是直面规范性,试图建立以人类解放...

評分

本书以清晰的逻辑、准确而不艰深的语言着重介绍了法兰克福学派的“批判理论”以及在其指导下的“批判社会学”。 当代主流社会学(主要指美国社会学)研究多倾向于实证与解释,却回避了本来就在社会学研究要旨之内的规范性问题。批判社会学就是直面规范性,试图建立以人类解放...

用戶評價

评分

居然少於10人評價,我也是醉瞭……

评分

C1C2

评分

居然少於10人評價,我也是醉瞭……

评分

C1C2

评分

強推,搭建學術框架必讀~第八章真是硬著頭皮看完。哈貝馬斯,我不懂你,你彆怪我。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