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史纲》是一本篇幅不大的通史著述,是天才史家张荫麟先生的代表作。本书虽属未完之作,但却广受赞誉。书中处处可见作者不凡的学术功力和深刻史观。全书考察了自夏商周到东汉的中国历史,在述事的同时重点叙述了社会的变迁、思想的贡献和重要历史人物的性格。作者举重若轻,将复杂多变的历史在不失严谨的前提下化作简明生动的叙述,并在行文中阐述自己的见解,书中的不少观点和思想在今人看来仍极有价值和参考意义。
张荫麟(1905—1942),无字,笔名素痴、燕雏,广东东莞人,著名学者、历史学家。曾入清华学堂学习,1929考取公费生赴美国斯坦丹福大学学习西洋哲学和社会学。回国后先后任清华大学哲学、历史两系教授,西南联大教授、浙江大学教授等,其间并兼职任教北大。1935年受教育部委托,主编高、初中及小学历史教科书。还曾担任中央研究院社会科学研究所《中国社会经济史集刊》主编。遗有百余篇学术著述。
趁着政协开会的间歇,断断续续将张荫麟先生的《中国史纲》看完了,第一感觉就是惜乎先生去世的太早,若是能将中国历史全写一遍,竟是一件多么过瘾的事儿。 荫麟先生深入浅出,讲了上古到汉的历史,尤其是春秋、战国这几百年的重大事件,以人物为线索,条分缕析、举重若轻,文笔...
评分去岁,通阅《春秋左氏传》凡三遍,于先秦史甚有兴趣。年前,曾购得鄞县童书业先生撰《春秋史》一部,前二日悉心精读,受益匪浅。又于学校图书馆借阅近世史学大家张荫麟先生遗作《中国史纲》,耗一昼之功而竟全书,偶然发现张氏《中国史纲》战国前之史事与童氏《春秋史》部分...
评分“皎皎白驹,在彼空谷。生刍一束,其人如玉。毋金玉尔音,而有遐心。”诗歌抒情言志,动人之处在于:韵律优美,隐意深刻。蔡邕在《琴操》中写道:“《白驹》者,失朋友之所作也。其友贤居任也。衰乱之世,君无道,不可匡辅,依违成风,谏不见受。国士咏而思之,援琴而长歌。” ...
评分张荫麟先生的名字是在数月前的都市报文化版第一次看到的,果然如文中所说,对这位历史学的天才人物,现在知道的人已寥寥,后来找到一篇王家范写的《读张荫麟〈东汉前中国史纲〉》,今天趁开会的当儿细细读来。 王家范是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头衔包括华东师范大学中国现代...
评分任公才大工疏,事繁鶩博 (張蔭麟著. 王家范導讀. 中國史綱[M].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 8~9) “鶩博”當作“騖博” 詳參《治書三書》 (張蔭麟著. 王家范導讀. 中國史綱[M].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 15) 《治書三書》當作《治史三書》 文獻的淪...
该版本相较其他版本更厚,可先选读原作中的十一章,当然身旁如果再备一本地图就更好了。 书中所著的内容与老师上课所说内容,高度相合,可互为应证,严重怀疑老师是按照这书备课的(????) 张先生不仅史学扎实,文笔也是上佳,是中国史入门的不二之选,大赞!
评分要理解历史而不要记忆历史,读史可以观今,读史可以自鉴,王莽智、辩、威超绝世人,奈何不识大体,最后不可收拾。切记切记!
评分张先生的书内容非常的稳妥吧,只是可惜未完成。
评分人云多好,小可却看到了不少史书上抄来翻译一遍的材料。
评分张荫麟先生的通史书写得简明扼要,引人注目,尤其是先秦时期部分最为好看。从张先生自序中可见他史学功底深厚,写作通史方法论和历史哲学的纲领深得要领,新颖且客观公正。不愧为史界慧星通史明珠!只可惜英年早逝,此为大恨。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