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绳楠,1923年生,江西南昌人,当代著名历史学家。1942年国立十三中学毕业,同年考入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历史系,1946年大学毕业,同年考取清华大学历史研究所,师从清华四大导师之一陈寅恪,1948年毕业,为陈寅恪的关门弟子。毕业后即弃笔从戎,参加革命。解放后先后任教于安徽大学、合肥师范学院、安徽师范大学,系安徽大学历史系创办者之一。著有《魏晋南北朝史论稿》、《魏晋南北朝文化史》、《中国长江流域开发史》等,并据1940年代末陈寅恪在清华大学开设“魏晋南北朝史研究”的课程笔记,整理成《陈寅恪魏晋南北朝史讲演录》。全国劳动模范,“五一”奖章获得者。
民国年间,中国治史曾达到这样的高度,恐怕至今仍能令诸多史学家汗颜。《魏晋南北朝史讲演录》并非陈寅恪自己所著,而是陈寅恪在清华历史研究所任教期间一位叫万绳楠的学生,根据听课笔记整理而成。这种程度的转述难免有疏漏和扭曲,但哪怕是嚼饭喂人,《魏晋南北朝史讲演录》...
评分这本书是史学大师陈寅恪先生有关魏晋南北朝史的讲演录,陈寅恪先生作为历史学家,久负盛名,大家所熟知的“自由之思想,独立之精神”便是出自其口。中国古代魏晋南北朝时期,前承汉末三国之纷乱,后起隋唐之统一,是一段风云乍变,“你方唱罢我登场”的乱史,再加上无论历史上...
评分待看到外一篇桃花源记的考证,我才确信这本书以前翻过,大概是在老馆的人文社科阅览室吧。可当时只能隐约感觉陈先生中(清人治学)西(历史语言学)相溶的治学风格,具体的内容却是读过就忘。 六七年后读这书,正是资治通鉴读过魏晋读到南北朝时,再读此书顿觉哪怕三言两语的...
评分陈寅恪先生在法国留学时系统地学习了政治经济学的知识,他在美国国留学时看到了中西文化差异中的相似性,盖天理人情,有一无二,有同无异。他在德国留学时掌握了考证的精确性和彻底性。这些经历都对他日后成书的风格有着莫大的影响。 他在德国求学的时候,根据后来同是清华国学...
评分在台期间终于完成这本书的阅读!虽然是讲课笔记,但是绝不乏精彩处!全书二十一篇,篇篇发覆,干货多多。尤其关陇集团一篇,读之真是享受!本书最值得称道处为义宁运用分析史料之精当娴熟,后学自当承先生之遗业,若有所得,庶几无憾!
评分在台期间终于完成这本书的阅读!虽然是讲课笔记,但是绝不乏精彩处!全书二十一篇,篇篇发覆,干货多多。尤其关陇集团一篇,读之真是享受!本书最值得称道处为义宁运用分析史料之精当娴熟,后学自当承先生之遗业,若有所得,庶几无憾!
评分在台期间终于完成这本书的阅读!虽然是讲课笔记,但是绝不乏精彩处!全书二十一篇,篇篇发覆,干货多多。尤其关陇集团一篇,读之真是享受!本书最值得称道处为义宁运用分析史料之精当娴熟,后学自当承先生之遗业,若有所得,庶几无憾!
评分河洛腥膻,不见长安。丧家之犬,谈何风流?不仅无两汉风骨,连堪堪风流都谈不上...大概也只是乱世中的故事让人更容易迷了眼吧。
评分河洛腥膻,不见长安。丧家之犬,谈何风流?不仅无两汉风骨,连堪堪风流都谈不上...大概也只是乱世中的故事让人更容易迷了眼吧。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