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中西,明眼人作家写盲人多少有点“隔”,为了克服这“隔”,惯常是将小说写成象征或预言,是升华也是闪避。毕飞宇闭上眼睛,反其道而行之,老老实实“让盲人在小说中过日子”,遂成就了一步非凡脱俗的大器之作。小说一起无以伦比的细腻而熨帖的文笔,饱满而生动的叙述,写出一群盲人在急剧发展的都市丛林中的艰辛奋斗、日常劳作、梦想与尊严:在没有光的所在也要好好活。
毕飞宇,1964年1月生于江苏兴化,1987年毕业于扬州师范学院中文系,同年赴南京任教,1992年至1998年任《南京日报》记者,1998年至今供职于江苏作家协会。
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文学创作,著有《毕飞宇文集》四卷,《毕飞宇作品集》7卷,长篇小说《那个夏季 那个秋天》、《平原》、《推拿》。
“這里是盲人的世界——目光明亮的人们由此可以去想象世界的另一重面相:一切都看不到,没有注视没有目光的交流,只能靠声音靠手和身体去感受、认识和表达。” 故事展开于世界的一个小角落,一个“沙宗琪盲人推拿中心”便是他们的全部生活所在。 多舛命运让他们与黑暗为伍...
评分神说:要有光 于是就有了光 可有些地方却一直没有光 朋友说:没有光也要好好活 他们就始终好好地活 一.黑暗中的他们 作者没有写前言,只写了一句短短的话:“就要开始写这部书的时候,正值夜幕降临,我静静地坐在书房里,闭上眼睛,很久很久…..” 看完这本小说,...
评分神说:要有光 于是就有了光 可有些地方却一直没有光 朋友说:没有光也要好好活 他们就始终好好地活 一.黑暗中的他们 作者没有写前言,只写了一句短短的话:“就要开始写这部书的时候,正值夜幕降临,我静静地坐在书房里,闭上眼睛,很久很久…..” 看完这本小说,...
评分毕飞宇:时光与天才相伴而行 采写/ 梁雪波 随着茅盾文学奖的公布,毕飞宇又火了。而他大概是今年最受媒体追捧的中国作家了。在3月份,他与1994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大江健三郎共同入围2010年度英仕曼亚洲文学奖,并最终凭小说《玉米》英译本摘得大奖,17日在香港,毕飞宇参加颁奖...
即便结尾处都红断了拇指沙复明旧疾复发,但整个沙宗琪推拿中心拐了个小弯之后仍旧走上了春草复生的向阳的路。我相信小马最后也会“回来”的,即便不是回到推拿中心回到嫂子身边,也会回归某种“正常”的爱情和生活。毕飞宇总愿意写个人的或是群体的困境,而在《推拿》中,他给了盲人出口。或者说,这出口其实是盲人自己留给自己的。
评分人人爱小马。。
评分野心太大可是直到最后也没有一个收的过程,故事就这么尴尬地摊在那里。很多问题浅尝辄止,可惜了。
评分书其实也不喜欢。前半还比较好,越看越能察觉到文字上用力,情节上的不通畅,比如分肉、夹手指等等。比较难得的是,极尽笔墨去描写盲人的感受,试图建立一个异于常人的时空。只是,我总觉得更加深刻的理解是同而非不同,是默默相处,甚至息事宁人。
评分3.5★…看完的第一本kindle书…最大的好处是心理,可惜写得实在太满,作者总爱来一段总结式的评论,文风也带着全知的自我膨胀和夸耀,人物交叉起来常不如单独写得出彩,怪不得毕飞宇在最后的访谈中都承认可以写得更好…小说肯定比娄烨的电影版丰满,电影对人物有改动,重心亦不同,转移到小马身上,但各色人物来不及交代太多背景,也是难免遗憾,比如秦昊最后的吐血就显得有些莫名其妙…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