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克•拉康

雅克•拉康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作者:吴琼
出品人:
页数:904
译者:
出版时间:2011-5
价格:136.0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300133010
丛书系列:哲学文库
图书标签:
  • 拉康
  • 精神分析
  • 心理学
  • 哲学
  • 拉康结构主义精神分析
  • 吴琼
  • 法国
  • 文化研究
  • 精神分析
  • 拉康
  • 心理学
  • 哲学
  • 文化研究
  • 理论
  • 弗洛伊德
  • 后结构主义
  • 符号学
  • 临床心理学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雅克•拉康是继弗洛伊德之后最具影响力和理论煽动力的精神分析学家,其理论不仅在今日的文化研究及艺术批评中被广泛运用,而且在哲学、心理学、宗教学、政治学、法学、传播学、教育学等领域也有深刻影响。本书既结合历史背景详细叙述了拉康及拉康学派的传奇,也对拉康本人庞杂的理论进行了全面的梳理,是目前国际拉康研究中涵盖面最广、篇幅最为庞大的一部专著。

作者简介

吴琼,安徽宿松人,文学博士,现任职于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主要学术兴趣在西方哲学、美学、文化研究和艺术批评等领域,有译著《西方的没落》(全译本)等十余种,专著《西方美学史》等数种,并曾主编“视觉文化研究丛书”(四种)。

目录信息

如何阅读拉康?——代序
上篇 拉康的事业
第一章 弗洛伊德在法国
第一节 创伤之矛
第二节 不愉快的开场
第三节 挥师巴黎
第四节 文人的实验
第二章 自我认同的罪与罚
第一节 妄想症书写
第二节 自罚性妄想
第三节 密涅瓦的猫头鹰
第三章 镜像的神话
第一节 一个失窃的文本
第二节 主体确证的时刻
第三节 终于到了镜像阶段
第四章 精神分析的政治
第一节 大决裂
第二节 狙击自我心理学
第三节 回到弗洛伊德
第四节 逐出教门
第五章 拉康的王国
第一节 光辉岁月
第二节 通关的政治
第三节 结构的街垒战
第六章 研讨班的岁月
第一节 声音的诱惑
第二节 研讨班的演进
第三节 科学的伪形
下篇 主体间性的科学
第七章 主体的真相
第一节 无意识主体
第二节 能指主体
第三节 言说主体
第四节 欲望主体
第八章 三界的拓扑学
第一节 想象界
第二节 象征界
第三节 实在界
第四节 三界的拓扑学
第九章 他者的逻辑
第一节 无意识的构成
第二节 父之名
第三节 他者的凝视
第四节 移情与爱
第十章 欲望的辩证法
第一节 他者的欲望
第二节 菲勒斯的意义
第三节 欲望图
第四节 作为欲望之因的对象
第十一章 原乐的伦理学
第一节 原乐的悖论
第二节 康德同萨德
第三节 他者的原乐
第四节 女人不存在
第十二章 话语的政治学
第一节 话语的构成
第二节 主人话语和大学话语
第三节 分析家话语和歇斯底里话语
第四节 不可能的事业
拉康年谱
参考文献
后记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因是之故,当人们在精神分析学家的称谓之外还称拉康是一个哲学家、一个批评家、一个结构主义或后结构主义者、一个菲勒斯中心主义者的时候,一定不能疏失一点:他首先是一个精神分析学家,精神分析学是其理论最根本的维度,他在理论中挪用的其他的一切都必须经过精神分析化的运...  

评分

《最后的晚餐》的潜文本与细节 根据吴琼教授2013-14年两学期课堂笔记整理 张云麒 国际关系学院 政治学专业 2013200693 世人熟悉达·芬奇一是借由他的作品,如《最后的晚餐》,二是丹·布朗的末世学小说《达·芬奇的密码》。很显然,如果只从电脑上的电子照片、鱼龙混杂的小...  

评分

因是之故,当人们在精神分析学家的称谓之外还称拉康是一个哲学家、一个批评家、一个结构主义或后结构主义者、一个菲勒斯中心主义者的时候,一定不能疏失一点:他首先是一个精神分析学家,精神分析学是其理论最根本的维度,他在理论中挪用的其他的一切都必须经过精神分析化的运...  

评分

《阅读你的症状》读书笔记2015 拉康说爱不可能的意思是:爱在本质上只是自恋的,每个人永远只爱自己,爱他人的原因是因为欲望被爱,欲望成为“一”。在镜像阶段的想象关系中,主体开始脱离那种本能性的需要并转向与要求母亲对自己的无条件的爱,而母亲是一个处于象征界的残缺的...  

评分

《最后的晚餐》的潜文本与细节 根据吴琼教授2013-14年两学期课堂笔记整理 张云麒 国际关系学院 政治学专业 2013200693 世人熟悉达·芬奇一是借由他的作品,如《最后的晚餐》,二是丹·布朗的末世学小说《达·芬奇的密码》。很显然,如果只从电脑上的电子照片、鱼龙混杂的小...  

用户评价

评分

现实中任何一个东西都可能是你的“对象a”……但它们又不是真正的对象a,它们只是“对象a”的替代或类像……所谓“对象a”,就是你总是在欲望它但并不知道它到底是什么,你总是在它的替身中来寻唤它但在面对面中又总是与之错失,你在它的面前总是遭遇失败但这个失败却使你对它更为坚执。 欲望人有一种特别的激情,就是他不仅欲望着一切,也欲望着“欲望的知识”,即他总想知道那指导、主宰其欲望的东西究竟是什么:我欲望,可我到底欲望什么?我所欲望的是我真正想要的吗?所以欲望人的悖论就在于:他欲望,但缺乏欲望的知识,他对自己所欲望的东西一无所知。 读拉康,就是欲望着“欲望的知识”。 因为,欲望总是他者的欲望。 所以,这是一个他者的欲望。 又因为,不要向他者的欲望让步。 所以,不要再读拉康了… “你究竟想要什么?”

评分

一切与心理因素相关的东西,都将遵循能指的轨迹,就像武器与行囊。 —— 雅克·拉康

评分

这本时常借拉康发挥自己对社会的激进观点的书,最终以这样一句话阉割了自己:“做这样的比较当然不是说马克思主义也是一个不可能的事业,至少在中国的实践已经表明,它是一个已然可能的事业。”

评分

几年后重读此书,感慨万千。一是慢慢看到了此书中作者一些理解方面的问题,二是看到了作者写作时的激情与真诚,单凭这一点就算是一部好作品。最重要的是,从中重现发现了自身历史的新道路,结合个人分析的意义,或许可以打破僵局,重启拉康精神分析的道路!

评分

期待过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