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夫卡文集·第1卷:城堡(增订版)》主要内容简介:“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二十世纪世界文坛出现了一位旷世奇才,几十年来几乎无人能与其相比,他就是奥地利作家弗兰茨·卡夫卡(1883-1924)。他在其短暂的一生中,始终以沉静内省的姿态思悟人生的价值,寻索人类精神的家园,在文学的田野上苦苦地耕耘,为人们创作了大量独特奇妙的作品,在世界文学史上留下了不朽的一页。他的创作对当代各国文学起了很大的影响,本世纪以来活跃在世界文坛上令人眼花缭乱的精神文学流派,如表现主义、超现实主义、荒诞派、黑色幽默、魔幻现实主义、存在主义文学等,几乎都可以在卡夫卡的创作中找到自己创作方法中某些特征的渊源。因此,他当之无愧地被尊称为现代派文学的鼻祖。1883年7月3日,卡夫卡出生于奥匈帝国统治下布拉格的一个犹太商人家庭,幼时受的是德语教育。1901年入布拉格大学攻读日耳曼语言文学,后来迫于父命改学法律。1906年获法学博士学位。1908年起在布拉格一家半官方的工人工伤保险公司供职。1917年患肺病,1922年病休。
卡夫卡(1883-1924),奥地利小说家,生前鲜为人知,其作品也未受到重视,身后却文名鹊起,蜚声世界文坛。他被称为“作家中之作家”。《城堡》是其最具特色、最重要的长篇小说。
几年前,我做了个梦。梦到自己被困在一个洞穴里,等奋力挣脱了束缚在身上的绳索后,却又在逃亡路上遇到一个凶残的恶魔,荒张之余便不择路的跑到了一栋灰色的楼前要求避难。和原来洞穴里的人张牙舞爪粗陋低俗相比,这楼里走出来的人个个衣着光鲜,不仅人人气宇轩昂,而且行为恭...
评分刘小枫在《沉重的肉身》对《城堡》有以下评论:寻求意义的人生必然导致归罪的人生,因为,所要寻求的意义不是一个人的身体能够拥有的东西,难免成为捆束人身的道德绳索。道德归罪就是用道德绳索捆束人身,其正当性依据就是寻求意义的人生。道德归罪有两种,他人归罪和自我归罪...
评分这不是一篇正式的评论,只是我看书时候做得一些笔记,文笔手法上也没什么渲染,病句错字也有,应该很多(笑),但其中有一些自己最直接最真实的想法的记录。拿出笔记的后半部分。有心思能看完者我想也不多吧。笔记以原著的章节为顺序,对内容作了123....的分别讨论 我的卧室...
评分阅读卡夫卡是一种奇特的体验,从来没有那个作家像卡夫卡这样让我深觉其故事情节的荒谬却又不得不叹服那种心有戚戚的真实感,《城堡》亦是如此。 城堡的故事很简单:K是一名受命于城堡的的土地测量员,可当他依照约定赴任之时却发现城堡作为村子的最高存在却在这时拒绝了他进入...
从动辄一个段落横跨数页的气势来看,不拿压抑当快感是写不出来的。另外这个版本编校不及格。
评分比加缪、萨特更富哲理,比海勒、冯内古特更为无奈。
评分读到这段立马想到先锋书店的标语:大地上的异乡人,很诺斯替了。 “在这段时间里,K总有一种感觉,好像自己迷了路,或是来到了一个陌生的地方,在他之前还没有人到过此地,这个地方连空气的成分都和他故乡的空气不一样,一个人会因为陌生而透不过气来,可是在这种陌生的荒谬的诱惑下却又只能继续向前走,越陷越深。”
评分卡夫卡的文风和陀思妥耶夫斯基很像,不是吗?仔细想想,K和孔子、堂吉诃德也很像,在嘲讽之中勇往直前。
评分并没咋太读懂,可能过段时间要再看一遍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