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青年作家曹寇的中篇小说集。包括《越来越》《水城弟兄》《挖下去就是美国》等篇目。作者用富有个性的文字带着诙谐与同情着意捕捉了都市与乡村双重渗透下的小城镇里的青年们,在一种近乎百无聊赖的气息里的小纠葛、小挣扎。这是一些不那么成功的人物,却渗透着每一个人成长过程中的叹息。
如其名,曹寇在做的事是,清点文学的残兵败将,集中最后的散兵游勇,与这个世界做最后一战,在流窜中被全歼,我觉得这是这个时代唯一真实有力的文学。
——狗子(啤酒主义者)
曹寇还很小的时候,我就叫他“曹老”。他是我心目中的前辈。此人稳重,扎实,语言无比整洁,心灵无比扭曲。虽然年纪轻轻,小说写得却像是传说中活了几辈子的人才能搞出来的东西。
——李红旗(电影导演)
目前的曹寇正处于小说大师的年轻时代,这是一段如此富饶又艰苦卓绝的时光,有他天才的作品为证。
——韩东(职业作家)
曹寇先生为《时尚先生》采写的新新闻作品《水城弟兄》到现在为止仍然是中国版继承《Esquire》新新闻主义传统的最佳示范。
——钭江明(媒体人)
低微的生存反感崇高,因为被现实痛击,所以要用小说反打,实施报复。这就是曹寇,文如其人。
——欧宁(当代艺术策展人)
在曹寇的小说里,一个既拿自己没什么办法,也拿这个世界没什么办法的人却兴冲冲地想出了一个接一个的办法,更别提这些办法中的多数还被付诸了实施,看起来真像能解决什么问题似的。
——杨波(音乐评论人)
曹寇,1977年生。出版有小说集《操》(坏蛋出版计划,2009)、《喜欢死了》(江苏文艺出版社,2010)。现居南京。
如果一个人成天无所事事、游手好闲,他会成为一个反面教材,用以警示后人,或者是成为某部小说的主角,继续发扬其无伤大雅的品质,而且倘若小说写得足够好,他还可能摇身一变成为一个经典,你再难对他说三道四,我以为这都是对残酷的美化。 看了曹寇的文字,我恍然大悟,原...
评分筑城者 作者:曹寇 一 在筑城之前,我一直在扬州和瓜州一带做买卖,每次回到全椒的家时,都会 沿着那条左右为油菜花所拥抱的小路行走。老远的就可以看到她依偎在篱笆边向 路口张望。近了,可以看见她苍白的脸上泛起了红晕,转而又迅...
评分就像一个剧痛者以其截然的冷漠看着人间事物,曹寇以其洞彻事理的虚无面对环绕着他的个我世界,凭借着一种仿佛信手擒来的语言光华,或拙朴或老辣(这是他好语言的两端),他正在形成这一标识为“曹寇”的小说现象。他那温和犀利的目光扫过不时进出我们身边的具体可感的王奎张亮...
评分曹寇中短篇小说数量庞大,形色各异,展现了他在文体和叙事上孜孜不倦的追求。在《我的文学观》中曹寇更是坦言“我认为,小说是说事的文体,而不是讲故事和塑造人物,更不是反映那种被反复强调的‘世界’,我只表达自身”,摈弃传统小说形式的先锋姿态卓然独立。然而因其题材多...
评分我来说说简介里三个小说的原发表地吧。 《越来越》——《中国作家》,这个没看过。 《水城故事》大概就是《水城兄弟》。《时尚先生》学祖刊和其他欧美刊物的方式,约曹寇赴云南写的一个所谓“非虚构”小说。和杜鲁门·卡波特为《纽约客》写的《冷血》如出一辙。这个小说我只...
也许不是最好水平,感觉不如【王强】
评分只有我觉得没意思么
评分只有我觉得没意思么
评分只有我觉得没意思么
评分我一直不敢提及故乡,更遑论以此为根基进行写作(只有17岁的一篇)。它贫穷,落后,远离历史主流,当我后来知道所有人都是一样时,我试图去重新面对它。《水城兄弟》倒提供了一个角度。“如果你没意见,那我就开始讲了。”(东西《后悔录》)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