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问题》主要内容简介:我馆历来重视移译世界各国学术名著。从20世纪50年代起,更致力于翻译出版马克思主义诞生以前的古典学术著作,同时适当介绍当代具有定评的各派代表作品。我们确信只有用人类创造的全部知识财富来丰富自己的头脑,才能够建成现代化的社会主义社会。这些书籍所蕴藏的思想财富和学术价值,为学人所熟知,毋需赘述。这些译本过去以单行本印行,难见系统,汇编为丛书,才能相得益彰,蔚为大观,既便于研读查考,又利于文化积累。为此,我们从1981年着手分辑刊行,至2010年已先后分十一辑印行名著460种。现继续编印第十二辑。到2011年底出版至500种。今后在积累单本著作的基础上仍将陆续以名著版印行。希望海内外读书界、著译界给我们批评、建议,帮助我们把这套丛书出得更好。
批判:因素论/无为主义 内容:因素论任意划分出社会生活的各个不同方面,并把它们说成是独立存在的东西,使它们变成从各个方面和以不同结果吸引社会人走上进步道路的特种力量;本质上是折中主义的,认为历史发展中一切因素都是同等重要的;进而认为唯物主义是一种为了经济因素...
评分之前自己在思考这个问题的时候,所持的大致是一种英雄史观。或者不完全是英雄史观?对哲学名词没有那么熟悉,无法判断了。当时所想,是说这个世界的存在运行是为了造成英雄的,每一个普通人,他的生命的全部的意义,是在于生命的全部可能性里,存在一种造成英雄的可能性。把这...
评分全文不长,比较好理解的是引用历史事件举例说明那些文字 经常听到的一句话: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我理解,历史的结果是由一般因素决定的,但是具体实现上,有人的因素,不同的人,可能会有不同的表现,但是大的结局是一样的。可能会没有孔子,但是也会有其他人提出儒家...
评分批判:因素论/无为主义 内容:因素论任意划分出社会生活的各个不同方面,并把它们说成是独立存在的东西,使它们变成从各个方面和以不同结果吸引社会人走上进步道路的特种力量;本质上是折中主义的,认为历史发展中一切因素都是同等重要的;进而认为唯物主义是一种为了经济因素...
薄薄一册,但我就是没读进去……太丢脸了,要退群了
评分个人观点,历史还是有很多十字路口的,因为同一个问题其实也会实验不同解决方案,这个过程本身就是是历史的一部分。甚至,同一个问题,解决方案也未必是一个方向的。
评分[阅读时间:2.5小时]第一次完整阅读马克思主义的哲学书籍。在前几章还需要熟悉一下这种“实践主义”理论哲学家的文章中的鸡血味道。本书主要讲了一件事:历史的进程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每当历史(人民)需要的时候,就会天降大任于一个人;但历史没有了关键人物的推动同样是不可能以原有的进度进行的。另一个很重要的要点是:必然性的自由。作者定义以前充满了束缚的生活为不自由,而历史的必然性会让人投入到伟大的事业之中,尽管此时这个人难以自控的行为是由必然性驱动的,却仍然是摆脱了过去的束缚的自由。
评分与卢卡奇《历史与阶级意识》、萨特《辩证理性批判》共享问题意识。 文章表达的就是,大命(方向)是有定的,社会(归根结底还是人)定之;小命是无定的,个人的偶然因素可以影响,个人可以修身(发展契合社会需要的才能)以立之、推动历史的发展。
评分牛逼。刚开始作者就开始澄清一个误区,即认为那种历史必然性与个人的自由意志绝对对立的那种想法,反过来证明历史必然性与自由意志是具有同一性的,既而再阐述自己的观点:社会历史的发展与大方向是有自己的规律(即服从生产力发展水平以及随之而来的阶级与社会形态的演化),个人对于社会历史的影响是不能以违背历史发展规律为前提,这种影响程度也是由社会内部结构(社会组织与力量对比)以及社会对其他社会的关系所决定,但是不同历史人物可以根据所处的社会关系与位置,因其智力等因素改变事件的某些外貌与局部后果,这样一来作者也证明了前面“个人自由意志与历史必然性具有同一性”的命题。作者对于对英雄崇拜的所产生的心理因素等问题也进行了阐释,大胆假设,小心求证。总之这篇文非常适合值得当今仍在心理上摆脱不了英雄崇拜的国人一读。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