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比亚史

利比亚史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东方出版中心
作者:罗纳德·布鲁斯·圣约翰
出品人:
页数:263
译者:韩志斌
出版时间:2011-1
价格:30.0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547302873
丛书系列:世界历史文库
图书标签:
  • 历史
  • 利比亚
  • 世界历史文库
  • 卡扎菲
  • 政治
  • 列国史
  • 世界史
  • 历史种种
  • 利比亚
  • 历史
  • 北非
  • 非洲
  • 政治
  • 文化
  • 社会
  • 战争
  • 冲突
  • 地缘政治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利比亚史》主要选收国别史、地区史的通史性著作,以国别史为主体,适当辅以地区史。计划共出版80种,2年内出齐。文库编辑委员会特邀我国世界史学界著名学者专家担任学术顾问,精心遴选著作。编选者和学术顾问一致认为,每个国家、地区的历史只选一种著作,因而要求此一种应是在学界已获得广泛定评的上乘之作,且最好是最新成果,作者应为著名史学专家,原出版者也应是知名的出版机构。原著使用的语种主要是英语、德语、法语、俄语、日语等,中文译者应基本上是史学专业人士或具有较高史学修养的翻译家。总之,学术性、权威性、完备性、可资借鉴性以及可读性,是《世界历史文库》编选出版工作所追求的目标。

作者简介

目录信息

前言
地图与插图
关于字译、音译问题的说明
利比亚历史大事年表
第一章 早期历史
历史背景
的黎波里塔尼亚的腓尼基人定居点
希腊人在昔兰尼加的影响
罗马对利比亚的影响
阿拉伯人的入侵
法蒂玛人(910―1171)
希拉利亚人的入侵
的黎波里塔尼亚的穆拉比德人、穆瓦希德人与哈夫
西德人
中世纪的昔兰尼加与费赞
长期影响
第二章 奥斯曼帝国的占领(1551―1911)
奥斯曼帝国的第一次占领(1551―1711)
卡拉曼利王朝(1711―1835)
柏柏尔人起义
奥斯曼帝国的第二次占领(1835―1911)
赛努西教团
外国的图谋与行动
青年土耳其党人革命
改革
第三章 意大利殖民时代(1911―1943)
错位的乐观主义
早期的抵抗与合作
新生的政治运动
的黎波里共和国(1918―1922)
再次征服(1923―1932)
意大利的殖民政策
犹太社区
意大利占领的影响
第四章 为独立而斗争(1943―1951)
解放与占领
战时讨论
大国僵局
地区与国内的政治冲突
美国的战略利益
联合国的决定
阿拉伯民族主义、外部援助与基地特权
利益冲突
第五章 利比亚联合王国(1951―1969)
社会经济遗产
政权的宫廷制度
联盟政治
依赖西方
石油的影响
国家认同
阿拉伯民族主义的崛起
透视君主制政权
君主制政权的结束
第六章 九月革命(1969―1973)
年轻的革命者
大国的结局
石油的优先地位
社会经济变迁
自由、民族主义与统一
民众革命
第三世界理论
第七章 革命在行动(1973―1986)
《绿皮书》
直接民众当局
跑步进入社会主义
碳氢政策
对抗西方
阿拉伯人的分裂
第三个圈
国外影响的减少
局限于利比亚的革命行为
第八章 巩固与改革(1986―1998)
革命内部的革命
民众时代的人权绿色大宪章
大规模杀伤性武器
洛克比空难
与欧洲的关系
在非洲的状况
对马格里布的诉求
国际法准则
反政府力量的增加
第九章 利比亚的复兴
走出非洲
兼顾东西方国家
与欧洲的关系
反恐战争
经济改革
特殊的碳氢部门
社会状况
政治发展
卡扎菲的利比亚
文献导读
注释
索引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关于利比亚的历史书真是少之又少,之前看过The Libyan Economic Diversification and International Repositioning算是数据量较大的,不知道这本能否较高的可读性~~  

评分

关于利比亚的历史书真是少之又少,之前看过The Libyan Economic Diversification and International Repositioning算是数据量较大的,不知道这本能否较高的可读性~~  

评分

关于利比亚的历史书真是少之又少,之前看过The Libyan Economic Diversification and International Repositioning算是数据量较大的,不知道这本能否较高的可读性~~  

评分

读史,可以像翻看家族谱一样,了解一个社会走过的印记。你会发现,在伊斯兰世界,民族信仰是一切借口和动机,真正的原因只有当局者知道。对西方而言,领土,资源等利益之争毋庸置疑是他们逐鹿北非的主要动机。从1969年卡扎菲上台,利比亚在这个沙漠之子的带领下曾经高傲地抬起...

评分

关于利比亚的历史书真是少之又少,之前看过The Libyan Economic Diversification and International Repositioning算是数据量较大的,不知道这本能否较高的可读性~~  

用户评价

评分

前四分之一在古代,后面是意大利殖民时期和卡扎菲,由于篇幅原因很多问题没有展开,看一遍很难得到清晰的认识,我觉得作者不想写大部头的话还不如学帕金斯的《突尼斯史》那样只写近现代。翻译奇烂无比,若干句子和标题被翻译的不知所云,“州”被翻译成“国家”,“教法学派”被翻译成“学校”等等……

评分

读史,可以像翻看家族谱一样,了解一个社会走过的印记。你会发现,在伊斯兰世界,民族信仰是一切借口和动机,真正的原因只有当局者知道。对西方而言,领土,资源等利益之争毋庸置疑是他们逐鹿北非的主要动机。从1969年卡扎菲上台,利比亚在这个沙漠之子的带领下曾经高傲地抬起头,蔑视曾经在自己国土上指手划脚的大国。而今2011年,他下台,被虐杀,利比亚像垂死的猎物一样被撕扯。这真是四十一年河东与河西呀。不知道,百年之后,又将怎样书写这段灰暗,癫狂,暗无天日的时刻。

评分

四平八稳的一本史书,翻译略有瑕疵,应当再降一星。

评分

作为对利比亚一无所知的小白 还是非常好的扫盲书 当然 因为 远早历史很少有记录 所以 只模糊地知道是几个大地方 不同人种 各自文化 后来一度是奥斯陆帝国和意大利殖民地 但又允许部落首领自治 一半篇幅是诉述卡扎菲治下的情况 包括和各国之间的政治外交情况 只写到2007年

评分

“我热爱民众的自由,没有比自由更好的主宰者。他们在历尽艰难困苦后,打破了自己的锁链,唱歌跳舞以示庆祝。然而,我是多么惧怕他们!”卡扎菲《逃向地狱》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