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行漫记

东行漫记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中央编译出版社
作者:[印] 纳维·库马尔·巴克什
出品人:
页数:258
译者:吴亚洲
出版时间:2016-8
价格:30.00 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511730763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印度
  • 文化差异
  • 中国
  • 游记
  • 东行漫记
  • 中国,印度,国情,游记
  • 文化
  • 随笔
  • 旅行
  • 散文
  • 地理
  • 文化
  • 探索
  • 纪实
  • 人文
  • 游记
  • 自然
  • 生活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纳维是一名印度工程师,加入商船历经30年海上生涯,得以广泛游历世界。2009年起他在中国辗转多个城市,秀山岛——定海——上海——普陀山——武汉——泰州,这是纳维在中国走过的城市和工作过的地方,中国的崛起和百姓的生活令纳维吃惊和羡慕,纳维用自己的笔记录了这一切。无论是饮食起居、精神信仰,还是道路建设、城市风光,纳维在写作中都会情不自禁地想起自己的祖国印度,从而让读者也会真切地感受到中国和印度不同的文化。

作者简介

1952年出生的印度人纳维·库马尔·巴克什 (Navneet Kumar Bakshi) ,六年级的时候写了第一首诗,长大却成为一名工程师,再后来加入商船,在30年的海上生涯中,得以广泛游历世界,阅读和写作也充实了船上的生活。自2009年起至今,先后在中国的数家船厂工作,辗转多个城市,坚持记录在中国的所见所感,文章在 印度和中国都引起了强烈反响。

目录信息

序言我敬畏中国的变化1
第一章生活从秀山岛开始
中国我来了
我该吃什么?
定海的商店里没有我想要的东西
我有了自己的公寓
第二章独自去定海
节俭的人们爱吃肉
印度的神灵与众生
中国会堵住西方人的嘴
定海的聚会和药店
腐败与物质的幸福观
印度人为什么需要信仰?
第三章游上海
中国在修高速公路,印度还在救济穷人
酒店之夜和早餐
上海就像科幻大片
又一次聚会
第四章普陀山的寺庙
印度选票政治制造着社会分化
在普陀岛吃晚餐
佛教在中国
普济寺
中文和印地语的不同待遇
第五章在秀山的最后时光
中国比印度更团结
西方人才是真正的外国人
中国人不喜欢吃什么?
我吃虾的经历
去上海工作
第六章在上海开始新生活
酒店里没有早茶
长兴岛就像柠檬园
公司在陆家嘴聚餐
听巴基斯坦长官赞美中国
打车去世纪大道
印度需要上海这样的城市
第七章上海无闲人
移民局的效率
上海的豫园和印度的石园
糟糕的世博会印度馆
处世之道
第八章和妻子一起探索上海
上海到处是花园
我妻子来中国
穿着古怪的现代女人
步行街和购物中心
朝拜上海的寺庙
第九章两次武汉之行
高速公路和朱家角古镇
古老的印度村庄
出差去武汉
与妻子再游武汉
第十章告别上海
离开上海去泰州
职业问题
船厂的安全防护
第十一章在泰州
印度同胞曼诺伊也在高港
高港人的生活
当代中国根植于古老文明
印度官员“藏富有方”
印度教对于社会是乐观的
结语中国的崛起承载着我的希冀
后记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评分

评分

你们习以为常的事情,在我看来可能是不寻常的。 ——Navneet Navneet大叔的新书《东行漫记——一个印度人眼里的中国》在2016年8月份出版了。在...  

评分

评分

用户评价

评分

印度工程师看中国,主旨当然是歌颂和热捧中国崛起的(否则根本不会有简体版了),作者显然是位有素质有思想的印度知识分子,在高调赞扬中国人了不起、艳羡中国城市整洁先进的同时,无时不刻都在反思和警醒印度人的问题缺陷,但文笔相当啰嗦,也许就是典型印度式的发散型思维和冥想型头脑,真是让人见识了什么叫“下笔千言离题万里”,真正关于中国的观感和叙述只占四分之一,大部分篇幅都是无休无止的空谈和(印度教式)哲思废话。而且关于中国城市发展新貌的很多叙述并不准确,信口开河,颇有偏差(例如认为中国鸟雀不多是因为把鸟都吃光了,犬吠较少是因为中国人把狗的声带都割了,还说中国也许有好几百万儿童出家当和尚)。当猎奇杂志随便翻翻罢了

评分

一般,毕竟是翻译的,作者的眼界也仅限于东部一带。

评分

很难得找到一本书是印度人写中国的,其中不同的文化视角还是挺有趣的,那种印度人注视中国的目光,很大程度上和中国人注视日本时相似。

评分

以印度人的视角来看中国,我们的日常行为习惯在外国人眼里可能就是难以理解的现象,思维独特,很有意思的一本书值得一看!不过翻译得有点生硬,能理解译者跟我做考研翻译题时同样的感觉 ????

评分

印度工程师看中国,主旨当然是歌颂和热捧中国崛起的(否则根本不会有简体版了),作者显然是位有素质有思想的印度知识分子,在高调赞扬中国人了不起、艳羡中国城市整洁先进的同时,无时不刻都在反思和警醒印度人的问题缺陷,但文笔相当啰嗦,也许就是典型印度式的发散型思维和冥想型头脑,真是让人见识了什么叫“下笔千言离题万里”,真正关于中国的观感和叙述只占四分之一,大部分篇幅都是无休无止的空谈和(印度教式)哲思废话。而且关于中国城市发展新貌的很多叙述并不准确,信口开河,颇有偏差(例如认为中国鸟雀不多是因为把鸟都吃光了,犬吠较少是因为中国人把狗的声带都割了,还说中国也许有好几百万儿童出家当和尚)。当猎奇杂志随便翻翻罢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