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部描寫愛爾蘭現代社會中絕望與欲望的故事集,精悍之中透著極其剋製的冷調,情節起伏齣人意料,讓人驚嘆在短篇格局中有如此跌宕的內容。在短篇小說《走在藍色的田野上》中,一位神父在聖壇等待主持婚禮,而在婚禮和隨後的慶典中,他的內心掙紮著他與新娘戀愛的往事,個中微妙的情緒漸漸鋪張開,到最後,形成夜空下藍色田野裏難耐的悲傷。小說最後齣現瞭一個不太會說英語的中國人。他用按摩——或者說,劇烈拉伸身體的技巧——幫神父略微甩掉瞭那份傷痛。
剋萊爾•吉根,1968年生於愛爾蘭威剋洛郡鄉間一個信奉天主教的大傢庭,是傢中最小的孩子。十七歲時,她遠赴美國路易斯安那州新奧爾良市洛約拉大學,主修英語和政治學。1992年她迴到愛爾蘭,再相繼到威爾士加迪夫大學和都柏林三一學院攻讀創意寫作碩士課程。1994年她開始創作短篇小說,她的兩個短篇相繼獲得兩個愛爾蘭短篇小說大奬——弗朗西斯•麥剋馬努斯奬和威廉•特雷弗奬。她的第一部短篇小說集《南極》於1999年齣版。《南極》以簡潔、冷峻的筆調描寫瞭愛爾蘭許多普通人之間的情感、日常生活戲劇衝突,深受評論界好評,被稱為具有雷濛德•卡佛、威廉•特雷弗等短篇小說大師作品的神韻,為她贏得2000年度魯尼愛爾蘭文學奬這一愛爾蘭文壇重要奬項以及《洛杉磯時報》年度圖書奬。
剋萊爾•吉根的創作極為嚴肅認真。一直到2007年,她纔推齣第二部短篇小說集《走在藍色的田野上》,同樣深受英語文壇好評,獲得邊山短篇小說奬。美國著名作傢理查德•福特將它選為他個人的年度好書。2009年6月,理查德•福特又將由他擔任評委的戴維•伯恩愛爾蘭寫作奬頒給瞭剋萊爾•吉根的中篇小說《收養》。
目前,剋萊爾•吉根住在愛爾蘭勞斯郡鄉間。
这本书大概只看了一两遍,但是《离别的礼物》三四遍。可能因为它是第一篇的缘故,因为去年一年准备高考,无心看小说,每次拿起来看把它看完时,就不想看了。到现在大学的第一个寒假,才把它拿出来看一遍。 我想,说得最多的可能是她的某种冷眼以对的现实主义。在读...
評分“千里长河初冻时,玉珂瑶佩响参差。浮生恰似冰底水,日夜东流人不知。”中国诗人杜牧写于一千多年前的诗,在我看完这位当代爱尔兰女作家的小说后,蓦然浮现出来。 尽管已经是现代了,这片土地上的人们,仍然活在保守宗教与严酷自然环境的双重遏制下,造就隐忍又狂野的内心世...
評分 評分终于合起书,站起来披了件外套。北方的春天总是来得迟疑又犹豫。我到了杯热水捧在手里,站在窗前,看阴沉灰暗的天空。风很大,催促着厚重的云层涌向发亮的天边,四下弥散开潮湿的凉意。也许要下雨了。 这倒很像这本小说的气氛。我又坐回灯下,继续看爱尔兰十二月的雨天,潮湿的...
最後一顆星是為其中好看的兩篇而加。另外一些則太學卡佛瞭。
评分很少有女作傢能寫齣雷濛德.卡佛味道的小說,吉根是個例外。簡潔冷峻的文字描述瞭普通愛爾蘭人的生活。角色身份很普通,農民,神父等,但日常生活戲劇衝突很有張力,可讀性很強。
评分功底紮實,文本平淡。
评分與安吉拉·卡特的尖銳熱烈完全相反,行文冷得像鼕季,卻又透齣一股像霧水一樣的溫情,而節奏和結構如同自然。
评分一頭綿羊從沉睡中醒來,走過藍色的田野。頭頂上,星星慢慢滑入自己的位置。上帝就是自然。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