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你已见证了地狱的火光,是否还能用天使般的心温暖这个世界
亲人,家园,梦想,安身立命的一切……
德奥的整个世界被一场席卷布隆迪和卢旺达的大屠杀彻底粉碎。六个月残酷的逃亡,死神无处不在,放眼所见只有血红的天地和成山的尸体。机缘巧合之下,德奥身无分文地来到了纽约。他无法与人 交流,他语言一窍不通,但他却从未忘记微笑,从未放弃自己的梦想。他尽最大努力去做任何与医学有关的事情,心心念念想要在支离破碎的祖国建立医院。
他知道自己还有温暖的心,他依然想用自己微不足道的力量温暖这个世界……
特雷西•基德尔(Tracy Kidder),1945年出生于美国纽约,毕业于哈佛大学英文系,是一位优秀的非虚构类文学作家。他的代表作《新机器的灵魂》(The Soul of a New Machine)获得了非凡的成功,荣获了普利策非虚构类大奖、美国国家图书非虚构类大奖等奖项,并受到了批评家与媒体人的极大好评。此外,他的《学童之中》(Among Schoolchildren)曾获得肯尼迪图书奖、美国学会大使图书奖。《山外有山》(Mountains Beyond Mountains)也于2004年斩获了国际报告文学奖。本书是他的最新著作。
第一次看到这本书,就被书外横条上的语句所吸引,迫不及待的想看看书里的故事。“信仰超越了死亡,善美之意承载了生命的力量。”“若你已见证了地狱的火光,是否还能用天使般的心温暖这个世界。” 拿到这本书,迫不及待的打开,非常喜欢作为序曲的威廉.华兹华斯的《颂:儿时记...
评分刚开始,想读这本书,只因它的名字。 接触这本书的第一章,我找到了布隆迪、卢旺达、乌干达、开罗的地理位置,看了一些这些国家的历史。如果说中国的内乱和文革使中国经济倒退了10年的话,想想鲁迅笔下的水深火热,你可以想象布隆迪这个国家里人民的疾苦和精神上的空寂。 “穷...
评分“虽已无法寻回那时, 草之光鲜,花之芬芳。 请不要悲伤, 从中汲取, 犹存的力量……”开篇引用的诗文恰如其分的表达了作者的思想,当梦中的家乡已经毁灭于残酷的战火中,当儿时的快乐永远消失在无尽的硝烟中,我们仍要担起这份生命沉甸甸的重量,勇敢的走下去,即使不在...
不一样的角度看屠杀
评分人类永远是我最恨也无法不去爱的生物!
评分为什么这本书评分这么高?无论是从故事性 叙述性还是人物的刻画上 我真的都觉得很一般 本来可以是很精彩跌宕起伏的故事 可是被作者写的没啥可读性嘛 我想知道的你都没写 重要的一笔带过 整本书都缺少打动人的东西 过于强调主人公的悲惨遭遇博得同情 PS 开始非常不喜欢主人公 总是抱怨 到书的后面有所改观 毕竟选择回去的人 很难得~~(当然翻译过程中的丢失可能是太多了)
评分震撼人心。强烈推荐所有对国际发展和全球医疗感兴趣的人看。
评分读罢非虚构小说《生命如歌》,不免让人觉得它和《追风筝的人》有一些相似之处。主人公都是有宁静安逸的童年,却因为战争被迫逃离自己家园,数年之后带着惆怅复杂的心情重回故里。只是一个是因为一个人,而另一个则是因为很多人。从来都很热衷于阅读和观看关于战争的书籍和电影,被问及原因时也说不出个所以然。世界上最恐怖的事情莫过于战争,各种各样的大屠杀。人类在战争面前仿佛失去了所有理智和底线,民众们被掌权者用各种方面煽动,愤怒得像只野兽,把最锋利的爪子刺向敌人,甚至同胞。主人公看着伤痕累累的家园说“他们这样贫困,怎能不发起战争”。所以他在逃离家园多年后选择归去,建造非盈利诊所,为祖国尽一份力所能及的力。一座诊所虽微不足道,但他所做的却是最根本的、改变人们生命质量的事情。但愿这样的温情能遍布大地。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