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藤周作(1923-1996)日本著名作家,日本信仰文学的先驱。作品中渗透着关于生命、人生、社会、文化、历史的浓厚思考和沉重追问,在日本现当代文学史上有着承前启后的枢纽地位,代表了日本20世纪文学的最高水平。
出生于东京一个天主教家庭,10岁时接受洗礼,深受天主教思想的影响。1954年,处女作《到雅典》初试啼声,正式登上日本文坛;次年,短篇小说《白人》荣获芥川文学奖;1958年,长篇小说《海和毒药》荣获新潮文学奖和每日出版文化奖……1993年,一生的压轴之作《深河》出版,次年获每日艺术奖。1995年,因一生巨大的文化影响被授予日本文化勋章,次年病逝于东京。临终之前特嘱亲人,死后将《沉默》《深河》两书放入灵柩之内,自己将与两书永生相陪。《沉默》代表了作家创作最高水平,巨著于1966年隆重出版,次年即荣获谷崎润一郎奖。此后,随着陆续翻被译成十数种文字传至欧美越来越多的地方,受到全球专家、读者和媒体的如潮好评,被誉为“代表日本20世纪文学的高峰”。
作为代表作,《沉默》深刻探讨了东西方文化差异,受到读者与媒体的至高评价,诚如英国作家格雷厄姆·格林评价:“堪称战后日本文学代表作。”作品曾被搬上银幕,大获好评。2009年,国际著名导演马丁·斯科塞斯重新改编,隆重拍摄,一时世人期待。
读远藤周作是个偶然,那时刚结束在印度的旅行回国,开始读一些关于印度以及印度宗教方面的书籍,以便了解这个我所喜爱的国家并尽快回去。 于是在一大堆各种描写印度宗教以及恒河的书里我便看见了远藤周作的那本《深河》。 《深河》相对来说,让我有了一次轻松并且愉快,...
评分 评分常有人问及,是信佛的吧。我答,信啊。如问信基督吧,我亦答,信啊。但如问是否是佛教徒或基督徒,则摇头做否。某仁波切说:“佛寺出现的时候,就是佛教逐渐走向消弱的开始”。听来很是道理,寺院中举目皆是虔诚,只是心怀异胎而已。与佛法正相关的地方,不一定在寺院,《五灯...
评分提起日本作家远藤周作,相信很多人会问:“他是谁?”稍微了解的人就会说:“哦,那个天主教作家。”然后,或许某个角落里的某个人又会笑着说:“呵呵……”。 天主教给远藤周作带来了巨大的创作力,也给他贴上了一个不完整的标签。大陆新近推出了他的《沉默》(还有此前的...
评分原载《文景》杂志2011年4月号(更多内容请看:《文景》读者小组:http://www.douban.com/group/wenjing/) 日本天主教作家远藤周作的《沉默》完成于1966年。小说描写了葡萄牙耶稣会派传教士薛巴斯强·洛特里哥(Sebastio Rodrigues)在日本传播天主教的经历。...
信仰的诠释。 尽写信仰与反叛,圣洁与背德,强权与卑微,受难与恐惧,坚贞与隐忍...... / 神,和教会不是一个概念。 可以背弃教会,却不能背弃神。 神,始终沉默着。 无论怎样,我看到的还是人,拥有大爱的人。
评分信仰的诠释。 尽写信仰与反叛,圣洁与背德,强权与卑微,受难与恐惧,坚贞与隐忍...... / 神,和教会不是一个概念。 可以背弃教会,却不能背弃神。 神,始终沉默着。 无论怎样,我看到的还是人,拥有大爱的人。
评分信仰的诠释。 尽写信仰与反叛,圣洁与背德,强权与卑微,受难与恐惧,坚贞与隐忍...... / 神,和教会不是一个概念。 可以背弃教会,却不能背弃神。 神,始终沉默着。 无论怎样,我看到的还是人,拥有大爱的人。
评分整本书阅读完毕,内心中涌动一股冷笑,好像就该这样,洛特里哥.费雷拉.吉次郎.井上后筑守,每个人的角色扮演注定了他的己任和命运,费雷拉认为他的选择不是真正的弃教,而是从内心出发对于信仰最神圣的表达,井上后筑守认为日本的文化土壤不适合基督教的生长,而且他那突出的个人魅力让我恍惚觉得作者好像是站在他的立场这一方,洛特里哥,这个年轻的神父,他比吉次郎还可怜,后者承认自己的懦弱和卑鄙,而年轻的神父却一直在信仰和现实之间.在救赎别人和自我救赎这一悖论之间不停地徘徊往复,渴求被理解又不奢望被理解.我很想知道,一海相隔的另一个国度,中华帝国,传教士也是如此痛苦的吗?
评分信仰的诠释。 尽写信仰与反叛,圣洁与背德,强权与卑微,受难与恐惧,坚贞与隐忍...... / 神,和教会不是一个概念。 可以背弃教会,却不能背弃神。 神,始终沉默着。 无论怎样,我看到的还是人,拥有大爱的人。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