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立杨先生是当代著名学者、散文家,曾长期担任人民日报社记者、主任编辑,现任海南省作家协会副主席、海南日报社副刊部主任。数十年从事晚清民国史研究。此前曾出版著作二十多种。伍立杨作品其中以关于晚清民国史研究的著作尤为显眼,如《读史的侧翼:打捞历史的碎片》(海南出版社)、《烽火智囊:民国幕僚传奇》(辽宁教育出版社)、《大梦谁觉》(上海古籍出版社)、《鬼神泣壮烈:清末民初暗杀论》(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铁血黄花》(四川人民出版社)、《倒计时:晚清迷局中的生死较量》(辽宁教育出版社)、《霜风与酒红》(广东人民出版社)、《梦中说梦录》(百花文艺出版社)、《故纸风雪》(文化艺术出版社)、《幽微处的亮光》(三晋出版社)、《伍立杨读史》(安徽人民出版社)、《漏船载酒》(兰州大学出版社)等,在学术界均产生一定影响。
《中国1911(辛亥年)》的作者长期浸于民国史之中,大处整体把握,细处细于毫发。尤为珍贵的是,《中国1911(辛亥年)》以民国人物的第一手材料、回忆录作为勾画的依据,运用了最新的首次于最近半年前面世的亲历者回忆录,择要铺叙,并于其中加以点评,夹叙夹议,使得新意迭出。全书思路开阔,视角独到,行文波澜迭起,结裹不拘常格。论说由点及面,叙事深入,重点突出,旁及背景,点线面结合,渲染得宜,立体感强,味道深郁。
回顾当年中国的重要时刻,重建辛亥记忆,唤起辛亥话题,让历史反思转化为历史智慧,在当今正面临新走向的中国,《中国1911》的经典型叙述,既是历史的,也是现实的?
读完《中国1911》有两点遗憾。其一是错别字太多。有些错别字尚可辨别,有些就很难辨别了。其二是用辞让人难于理解。如196页上有这样一句话:“前线刚一接触,张勋的部队就摧枯拉朽的败退下去”。这里的“摧枯拉朽”用的对吗?请教了!
评分读完《中国1911》有两点遗憾。其一是错别字太多。有些错别字尚可辨别,有些就很难辨别了。其二是用辞让人难于理解。如196页上有这样一句话:“前线刚一接触,张勋的部队就摧枯拉朽的败退下去”。这里的“摧枯拉朽”用的对吗?请教了!
评分读完《中国1911》有两点遗憾。其一是错别字太多。有些错别字尚可辨别,有些就很难辨别了。其二是用辞让人难于理解。如196页上有这样一句话:“前线刚一接触,张勋的部队就摧枯拉朽的败退下去”。这里的“摧枯拉朽”用的对吗?请教了!
评分读完《中国1911》有两点遗憾。其一是错别字太多。有些错别字尚可辨别,有些就很难辨别了。其二是用辞让人难于理解。如196页上有这样一句话:“前线刚一接触,张勋的部队就摧枯拉朽的败退下去”。这里的“摧枯拉朽”用的对吗?请教了!
评分读完《中国1911》有两点遗憾。其一是错别字太多。有些错别字尚可辨别,有些就很难辨别了。其二是用辞让人难于理解。如196页上有这样一句话:“前线刚一接触,张勋的部队就摧枯拉朽的败退下去”。这里的“摧枯拉朽”用的对吗?请教了!
官方正史。
评分行文、史料都是不错的,但作者的好恶太多,有些批判和赞扬都过度得让人不舒服。以史为鉴,收获颇多
评分小标题就不伦不类
评分奋神明华胄大孝,不平而必使之平。
评分小标题就不伦不类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