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前近代思想的屈折与展开

中国前近代思想的屈折与展开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作者:(日) 沟口雄三
出品人:
页数:469
译者:龚颖
出版时间:2011-7
价格:49.0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108036612
丛书系列:沟口雄三著作集
图书标签:
  • 沟口雄三
  • 思想史
  • 海外中国研究
  • 日本
  • 历史
  • 近现代史
  • 汉学
  • 日本汉学
  • 中国思想史
  • 前近代思想
  • 知识分子
  • 文化史
  • 哲学史
  • 学术史
  • 思想变迁
  • 传统文化
  • 历史研究
  • 中国文化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本书通过对于李卓吾和阳明学的阐释,对于中国前近代不同于西方的路向进行了辨析,认为“在中国思想中存在着不同于欧洲思想史的展开的中国独自的思想史的展开”,反对一般常见的、以欧洲的历史展开和价值观为基准的西方中心论历史观,从而在中国内在的思想理路中寻找中国的“近代”及其“屈折与发展”;他还打破了在日本通行的对于李卓吾童心说是个人主义表现的肤浅说法,把李卓吾晚期的复杂思想,特别是佛教思想在他身上的独特体现推向对于明代思想本身的解释。

作者简介

沟口雄三,(1932-2010),生于日本名古屋,东京大学文学部毕业,研究生时代师从爱知大学著名支那史家入矢义高,开始李贽文献的阅读和中中思想史研究。先后任东京太学文学部助手、中经琦玉大学讲师。东京大学文学部副教授,教授。在此期间,他成功地打通了东京大学文学部文史哲的学科限制,建立跨学科的对话机制,并在1985年创建了“中国——社会与文化”学会。他在2007年牵头成立集全日本宋明学者为一体的《朱子语类》译注刊行委员会,正式启动《朱子语类》日译的二十年大五程。退休后任教于大东文化大学文学部,为东京大学名誉教授。沟口一生不仅留下具有极大思想冲击力的著述,而且推动了多种国内与国际的大型学术活动。例如与中国学者发起“知识共同体”对话,持续讨论战争的记忆与责任问题等等。主要著作有《中国前近代思想的届折与展开》、《作为方法的中国》、《中国的思想》、《中国的公与私》、《中国的冲击》等曾主编出版了《中国思想文化事典》,《在亚洲思考》(七卷)翻译有中国宋代佛教典籍《碧岩录》和王阳明《传习录》等。

目录信息

代序 在中国的历史脉动中求真——沟口雄三的学术世界
致中国读者的序
绪言
序章中国式近代的渊源
一、引言
二、“私”的伸张及其社会背景
三、君主观的变化
四、“天理—人欲”、“公—私”的新关系
五、关于对李卓吾的评价
六、关于对阳明学的评价
七、关于中国思想史上的近代
上论 明代后期的思想转换
导言
第一章 生活在明末的李卓吾
第一节 对虚构之理的拒绝与否定
第二节 “不容已”之自然的提出
第三节 透视处于人的本源之中的“理”
第二章 理观的再生——由“无”向“真”
第一节 破除定理式秩序观
第二节 导出形而下的理
第三节 “真空”在思想史上的意义
附节《童心说》及其周围
下论 前近代思想的中国式展开
第一章 明末清初的继承与屈折
第一节 从“穿衣吃饭”到“公货公色”之理
第二节 转型期的思想论争和继承
第二章 《明夷待访录》的历史地位
一、绪言
二、从民本思想脱胎而出
三、从君民一元化到“富民”分权式专制
四、黄宗羲思想在其后的发展
第三章 清代前期新理观的确立
第一节 宋学式人性论的破绽——颜元、李塨的克己解
第二节 社会性相关之理的创出——戴震的克己解
第三节 明清思想的继起性展开的一个纵断面——明代后期的克己解
第四章 中国式自然法的特质及其展开
第一节 中国式自然法的异欧洲性特质
第二节 中国式自然法的展开
附录:前近代期主要思想家年代表
后语
译后记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20170328 并未读完,大致浏览萧萐父序、译者陈耀文序、作者序、作者后记、译者后记及大致结构。本书的重要价值主要有三点:1.不以西方思想来解释中国思想史进程,从中国本身的思想进程为出发点来构建。 2 以一个理论为出发点,如“私”的观念。论文必须以一个中心点来展开,不...  

评分

自一百年前“社会史论战”起,中国历史研究中便有一个挥之不去的问题:中国能否自发实现现代化?对此的回答各不相同:正统的“亚细亚生产方式”理论否认其可能性,但中国则长期有所谓“明清资本主义萌芽”说,即相信自发内生的“萌芽”是存在的,只是被列强入侵的外力摧折了;...  

评分

20170328 并未读完,大致浏览萧萐父序、译者陈耀文序、作者序、作者后记、译者后记及大致结构。本书的重要价值主要有三点:1.不以西方思想来解释中国思想史进程,从中国本身的思想进程为出发点来构建。 2 以一个理论为出发点,如“私”的观念。论文必须以一个中心点来展开,不...  

评分

20170328 并未读完,大致浏览萧萐父序、译者陈耀文序、作者序、作者后记、译者后记及大致结构。本书的重要价值主要有三点:1.不以西方思想来解释中国思想史进程,从中国本身的思想进程为出发点来构建。 2 以一个理论为出发点,如“私”的观念。论文必须以一个中心点来展开,不...  

评分

中国前近代思想的演变 沟口雄三著 中华书局 p7 “近代”这一概念,本来是地区性的欧洲的概念,至多不过是他们欧洲人内部对旧时代而言的自我歌颂的概念,可是随着欧洲自我膨胀到世界一样大,不知不觉地就成了世界性的概念,这时,“近代”一词甚至成了证明他们在世界史上的优...

用户评价

评分

喜欢沟口的书,说句废话,日本人比米国人有条理多了,一点也不装模作样

评分

沟口雄三视角很有启发性,治国史不可不读。

评分

可能只看懂了30%,但还是觉得巨好看

评分

的确是思想史研究的典范之作,特别是以李卓吾这位极富争议的人物作为切入点,展开了明末乃至民国初期的思想图景,特别是相对于宋学的一种转变以及在现实的社会层面上所引起的真正变动,但是对作者的部分观点并不能完全认同。

评分

阳明心学和朱子理学看似有某种对抗意味,但这种称呼法其实很危险,因为它舍弃了历史连续地看待由宋学到明学这一思想流变的视点。这一称呼容易误导人们以为这两者是人(心)觉醒奋起对规矩准绳(理)、或内在性权威(心)对于外在性规范(理)的挑战等。由“性即理”向“心即理”的命题转换,它展示的不是性向心的发展,而是由宋代理观向明代理观的展开,即“理”向“理”的展开,是理在质的方面的展开。宋代理学把性(本来)置于情(自然)的最深层,要让性(理)不断地收敛包含恶在内的浮动的情(现实状态),阳明学则将性情未分之态整体看出是天理的完全呈现之态。所以,与其说阳明理学是对宋代理学的反叛,不如说是针对宋代的理观已经不适应明代的状态这个事实而进行的反叛,理气一元、道器、气质之性与义理之性不二才是明代应该引起关注的思想潮流。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