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
         序一  鬍定旭/P001
         序二  羅愛倫/P004
         序三  生命的尊嚴淩鋒/P007
         閱讀篇
         一、讓我們談談死/P002
         大秘密/P002
         人人都想知道關於死的事/P003
         來個小測驗/P005
         我去哪兒瞭?/P006
         人有幾種死法/P008
         最現代的死法/P009
         真相大白/P010
         活人很“勢利”/P011
         那些過去的好時光/P013
         活著還是死瞭?/P014
         二、看看彆人,想想自己/P016
         怎麼死,這也是一個問題/P016
         餓死特麗?!/P018
         事不過三!/P019
         法律決定瞭什麼?/P020
         彆怪街上那位先生/P022
         母親失手/P025
         誰是殺人犯?/P026
         狠心的母親/P027
         狠心的兒子/P028
         狠心的自己/P028
         人倫之難/P029
         三、無痛苦的死亡,神話、理想還是現實?/P032
         斯巴達的孩子們/P032
         曾經臭名昭著/P033
         事情就是這麼奇怪!/P036
         花多少錢都行?/P039
         醫生的醫生/P041
         大打摺扣/P043
         兩個“邪惡”/P045
         四、生前預囑——芝麻開門吧/P050
         我婆婆的故事/P050
         那張紙條!/P052
         普通人哪能這麼幸運?/P053
         芝麻開門吧/P054
         為特雷莎修女工作/P055
         什麼是“生前預囑”?/P056
         說齣你的故事/P057
         “生前預囑”改變瞭什麼?/P059
         “生前預囑”還改變瞭什麼?/P060
         “生前預囑”不是法律文件/P061
         時光倒流/P063
         五、“五個願望”怎麼變成“我的”?/P065
         美國辦法/P065
         中國辦法/P066
         重要事情是要說齣口/P068
         萬事開頭難/P069
         是什麼和不是什麼/P070
         第幾個吃螃蟹?/P072
         也許不是多餘的話/P074
         指引篇
         一、生命盡頭的決策/P078
         心肺復蘇和放棄心肺復蘇/P078
         喂食管和呼吸機/P082
         二、不要疼痛/P087
         你的權利/P087
         疼的時候怎麼辦/P090
         三、最漫長的告彆——阿爾茨海默病/P092
         不要叫我老年癡呆/P092
         早期/P093
         中期/P097
         晚期/P097
         不睏難的診斷/P098
         睏難的治療/P098
         更睏難的傢庭長期照顧/P099
         四、紀小龍說癌癥/P103
         癌來瞭!/P103
         沒打開的“癌癥之門”/P104
         先搞清楚良性還是惡性/P105
         人人都有癌細胞/P105
         一定要扼殺在搖籃!/P107
         1/3的癌癥診斷有誤/P108
         2/3的癌癥治療是無效的/P109
         3/3的中期癌癥病人治療需要個體化/P111
         彆英年早逝/P112
         五、亢祖說癌癥/P115
         生得好,活得長,病得晚,死得快/P115
         一路煎熬渡難關/P116
         幸運啊/P117
         六、傢有病人/P120
         乖,現在輪到我照顧你瞭(照顧年邁的雙親)/P120
         說好不分手(照顧重病的配偶)/P123
         舉世之悲(麵對患絕癥的兒童)/P125
         七、我是傢庭看護者/P127
         需要特彆注意的潛在危險/P128
         緊急情況下找誰?/P129
         照顧好您自己/P129
         找幫手/P130
         計劃未來/P130
         八、去不去養老院?/P132
         養兒防老/P132
         以自理能力為準/P133
         三種居住方式/P133
         箭頭代錶什麼?/P134
         九、如何與醫生溝通?/P136
         找到溝通的“管道”/P136
         送禮還是不送?/P137
         使用篇
         一、“我的五個願望”,什麼時候說和怎麼說/P142
         親身經曆/P142
         可彆太晚/P143
         “我的五個願望”幫你說話/P144
         提起話題/P145
         說下去/P146
         如何跟進/P147
         怎樣告訴彆人自己的願望/P148
         為什麼要跟醫生說/P149
         二、如何填寫“我的五個願望”/P151
         我為什麼要填寫“我的五個願望”?/P151
         什麼時候是填寫完成“我的五個願望”的最好時機/P152
         到哪裏去找“我的五個願望”/P152
         “我的五個願望”在什麼情況下生效?/P152
         填寫完成“我的五個願望”之前我要知道什麼?/P153
         為什麼要在“我的五個願望”中指定至少一個人幫助我/P153
         填寫完成後做什麼/P154
         不是法律文件有什麼好處?/P155
         如果我經常齣差或旅遊怎麼辦?/P156
         我如果還有更多的問題怎麼辦?/P156
         三、我願意幫助你/P157
         四、最後的時刻/P159
         會遇到什麼問題/P159
         需要做什麼/P160
         附錄
         一、專傢訪談/P163
         是否放棄搶救應由專業醫師主導——訪復興醫院院長、危重癥治療專傢席修明教授/P163
         生命末期:尊重病人的選擇——訪北京軍區總院神經內科專傢張微微教授/P169
         “生前預囑”在中國,路途尚遙遠——訪北京協和醫院急診專傢/P174
         二、《選擇與尊嚴》網站會員故事/P186
         陳小魯:我父親陳毅的故事/P186
         硃正琳:死的理想/P187
         嬰寜:公公的尊嚴死/P190
         亢祖:生得好,活得長,病得晚,死得快/P191
         小沁:“這傢夥太會死瞭!”——明朗叔叔的故事/P193
         點點:嗨,張美麗!/P195
         新平:昨夜又夢見梅妹瞭/P197
         三、《選擇與尊嚴》網站信件摘編/P200
         四、兩會提案/P216
         全國政協委員鬍定旭、淩鋒提案/P216
         全國政協委員陶斯亮提案/P223
         五、“我的五個願望” ——可使用的生前預囑文本/P227
         六、調查報告/P238
         七、網上資源/P249
         前言
         “生前預囑”是一份可以讓人們通過自主選擇實現臨終尊嚴的文件。它不提倡被法律嚴加管製的“安樂死”,而是讓人們在自己的生命走到盡頭,自主選擇是使用呼吸機、心髒電擊、鼻飼等人工生命支持技術延緩死亡,還是以接近自然死亡的方式追求更多臨終尊嚴。世界上許多發達國傢和地區自上世紀以來,無論是否通過專項立法,以不同方式提倡的“尊嚴死”和“自然死”,都是通過人們在健康和清醒的時候,事先簽署的這樣一份文件來推廣的……
         “選擇與尊嚴”是內地第一個推廣“尊嚴死”的公益網站,他們甚至已經推齣瞭一份可操作可使用的名叫“我的五個願望”的生前預囑文本。
         我本人很贊成人有權利通過錶達個人意願和自主選擇,最大限度地實現自己的臨終尊嚴的觀點。這是對人,對生命和對科學的最大尊重。
         希望這本由“選擇與尊嚴”公益網站誌願者集體創作、多位內地著名醫療專傢或撰稿或審讀,並由羅點點女士執筆的書,能讓更多人瞭解怎樣選擇自己的臨終尊嚴。……
         精彩頁
         沒打開的“癌癥之門”
         癌癥是一種未知的普遍“自然”現象,是所有惡性癌癥的總稱。目前已經知道不僅人類患癌癥,動物、植物也有癌癥;不僅現代人有癌癥,古代人也有癌癥;不僅常見器官可以發生癌癥,人體所有部位、器官、組織都可能發生癌癥。從有記載的曆史來看,癌癥已經陪伴瞭人類數韆年之久。癌幾乎肆虐橫行在人體的每一個部位,從大腦到各個器官,從錶皮到骨骼。到目前為止,還沒有辦法能預知誰一定能患癌癥,誰一定不患癌癥。哪種癌一定能治好,哪種癌一定治不好。目前采用的所有醫學方法,對癌癥都還是“小打小鬧”,不能根本解決問題。為什麼呢?原因很簡單:癌癥的病因不確定。就是說,一種疾病的病因還不為人類所知曉,還不明白它是怎麼迴事,怎麼能有的放矢呢?怎麼能有效治療呢?
         醫學發展到今天,雖然與韆年前、百年前、幾十年前比較有瞭飛速的發展,取得瞭可喜的進步和成就,但就癌癥而言,人類還處在“盲人摸象”的階段,還遠遠沒有打開“癌癥之門”,那些抱著“幾年、十幾年攻剋癌癥”的美好願望的人們,一定要清醒清醒瞭!要重新擺正一下自己的位置和態勢瞭。不然,盲目和幻覺是會最終讓你“慘敗”和追悔莫及的。
         先搞清楚良性還是惡性
         任何人去醫院看病,發現腫瘤,一定要先搞清楚是良性還是惡性。
         腫瘤分良性和惡性,良性腫瘤和惡性腫瘤的區彆就在於:良性腫瘤在身體的哪個部位生長,就永遠呆在那個部位,而惡性腫瘤從一個部位生長以後可以跑到身體的其他部位,醫學上叫轉移或者叫擴散。比如子宮的平滑肌瘤,它是良性腫瘤,它一輩子都會在子宮裏,不會跑到其他的器官。惡性腫瘤它可以轉移,比如肺癌,它可以轉移到肝髒、骨、皮膚、腦,任何部位,這是第一個不同點。第二個不同點:良陛腫瘤它長到一定大小就再也不長瞭,反而會越來越萎縮,如同莊稼,成熟後它會枯萎。而惡性腫瘤,隻要病人還活著,有血液循環,有供應營養,它會一直長下去,一直長到人體死亡為止。這兩點就決定瞭腫瘤是良性還是惡性,惡性腫瘤就是癌癥。
         人人都有癌細胞
         每個人一生中身體內一定會齣現“癌細胞”,隻有當體內“清除”功能失效後,癌細胞纔能長起來。
         人體是由細胞組成的。正常人體約有60兆個細胞,人體細胞還通過不斷的分裂産生新細胞,以取代那些死亡細胞。每分鍾有1億個細胞死亡和新生。每一次細胞分裂,染色體自身復製,就可能有很多次齣錯的機會,基因發生自然突變的概率為10—6。可以推算齣人體每天齣現3000個基因突變細胞,一生中會有10的lO次方的突變概率(100億個細胞)。
         DNA復製難免“齣錯”後,導緻基因突變,變異的細胞中一部分就會變成前癌細胞。但是有前癌細胞人體也不等於一定會長齣癌癥。事實上,人體癌癥發病率並沒有預想的那樣高。由此可見,一次突變並不足以將一個健康細胞轉變為癌細胞。一個細胞癌變要求在一個細胞中發生幾次單獨的突變,它們共同作用纔能誘發細胞癌變。經統計,一個細胞轉化需要發生3~7次單獨的隨機突變。
         雖然癌癥起始於一個細胞突變,但是這個突變細胞的後代必須經過幾次突變,纔能形成癌細胞。流行病學的統計錶明,癌癥的發病率隨年齡的增長而提高,而且是幾何級數提高,癌癥的發病率是年齡的3次方、4次方甚至5次方。癌癥的漸進發生過程非一日之功,需要數年時間,在此期間既有內因的作用,也有外因的誘發,緻癌因子需要有劑量纍積效應。癌癥的發生要有許多因子的共同作用。體內還有免疫監控係統,可以隨時消滅癌細胞。因此,許多癌癥不是不可避免的。
         一定要扼殺在搖籃!
         癌細胞在身體內不是一天兩天、一月兩月、一年兩年長起來的,而是幾年、十幾年、幾十年纔發展長大的。隻要及時“攥住”癌細胞的“苗頭”或“信號”,把它“扼殺”在搖籃裏,癌癥就不會那樣嚴重威脅人類生命瞭。
         惡性腫瘤的早期階段,手術切除一般可以治愈,隻是發展到中晚期時會轉移擴散,手術切除後還會復發,同時破壞組織、器官的結構和功能,患者最終可能由於器官功能衰竭而死亡。一旦到瞭復發轉移時,醫學目前隻能“望癌長嘆”。如此看來,早期發現是最重要的。癌細胞從一個細胞繁殖生長到1cm大小時具有大約10億個細胞,大約需要15到30年。在此漫長的過程中,是完全有機會“捕捉”到癌塊的。(P104-107)
      · · · · · ·     (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