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故宫看大门

我在故宫看大门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维一:上海出生,自幼居北京。初中肄业后,先赴内蒙古阿荣旗农村挑水种庄稼,再去云南西双版纳农场砍树种橡胶。后回北京闭门读书,到故宫博物院看大门。

“文化大革命”结束,先在北京的研究所和科隆的大学读考古,后到哈佛大学及法兰克福大学访学。现居美国。

出版者: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作者:维一
出品人:
页数:307
译者:
出版时间:2011-4
价格:31.0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108036094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回忆录 
  • 历史 
  • 故宫 
  • 维一 
  • 北京 
  • 文化 
  • 传记 
  •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我在故宫看大门》作者维一自幼居北京,初中肄业后先到内蒙古农村种庄稼,又到西双版纳农场砍树种橡胶。后来,回到北京闭门读书,到故宫博物院看大门。“文革”结束后,先在北京的研究所和科隆的大学读考古,又到哈佛大学及法兰克福大学访学。《我在故宫看大门》是作者“发掘”自己记忆残片的一组文章,不光是“我在故宫看大门”:“拎在手中的家”因“外事”需要而添置了大衣柜,手摇唱机和好友慷慨相借的唱片,自己组装“无线电”(收音机)的门道,知识青年“扒车”(今天叫“蹭火车”)的道道儿,云南吃马肉的学问,“文革”刚结束时的“内部电影”,淘旧书的荒唐事;还有北京四中的“先生”称谓的讲究,儿时的朋友,王世襄先生的“锡庆门行走”,和张光直先生一起回忆母校的老师,冯爷的外语和学问……一些事,让你喷饭,另一些事,令人心酸。

具体描述

读后感

评分

开始读已经是临睡了,一下子翻了六十页,转天便大呼,要看完,免得惦记。 作者写了很多建国之初的故事,以普通人的视角,道几番人间冷暖。文笔流畅,简洁生动,几次读了让人忍俊不禁,读到结尾还顺应着感慨一下人生。再好的编剧,大概也难以超越生活中的人物,何况是大时代背...  

评分

- 作者讀考古, 所以會教人尊師重道。今時今日, 猶見重要。 - 與北島那種書寫手法相比, 他要冷靜很多。事情平平的舖開, 但不減其可讀性。 - 如果自己學養好一點, 應該會更容易知道作者一些文本中指的某先生某太太是誰。無辦法了, 很多東西都不知道, 讀下來雖然會估到他背後有...  

评分

我也是去年看的这书,黄先生在我现在工作的地方也留下了很多痕迹。许多老同志见我看这书,还追忆起他。此书写俞先生一天之内三次自上未遂一段,很精彩,印象颇深。 另外让我回想起这书的是前天在北大考古系庆典上,罗泰先生的讲演,他用了一张马衡先生和外国一个无名考古学家...  

评分

名字取得很讨巧,一下就让人记住了,并且有一种好奇。书一打开,才知道是一本传记,写的是自己。不是那么出名的人物写传记,也可以写得很精彩,刚看完齐邦媛的《巨流河》接着又看了这本维一的《我在故宫看大门》,虽然两个人的年龄相差很大,可以说是两代人,齐邦媛是快到三...  

评分

- 翻查豆瓣記錄,2011年我讀過這書,並簡單寫了幾句: https://book.douban.com/subject/5914551/reviews - 現在讀來當時的'評語'著實令人尷尬,不過十年人事幾番新,也不能對當年的自己太過苛刻吧。 - 我已記不起自己從哪裡找到這本書了。從豆瓣記錄看來,我像是先看了《暴風...  

用户评价

评分

里面那篇《蛮仔》写的应该是薛蛮子吧,父亲曾官拜北京市委秘书长。

评分

书名很吓人,但这只是其中的一个短篇。一本不温不火的私人回忆录,无感。

评分

《我在故宫看大门》可以和《城门开》一起读。作者与北岛为旧日同学,现同样漂流海外,回忆起往昔,那时光里捞起的人事,隔着距离,很有况味。我热爱回忆文章,因为对故去的时间,时间里的人与事,抱有质朴的好奇,像夏夜的大树底下等着听故事的顽童。

评分

好有趣味!那时候的学问人对一篇文章感兴趣就会上门请教研讨一番。求教的虚心求教,授教的知无不言。真是现在人望尘莫及的。

评分

书名很吓人,但这只是其中的一个短篇。一本不温不火的私人回忆录,无感。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