骆以军,台湾作家,祖籍安徽无为,一九六七年生于台北。作品以小说为主,兼及随笔、诗歌。长篇小说《西夏旅馆》2010 年获得“红楼梦奖”(世界华文长篇小说奖)首奖。最新作品为随笔集《脸之书》。
是完全未曾存在过的故事,还是另一种生活之可能?
小说家的次子,在35篇未来时光的预言书之中,在荒诞、戏谑、温情,引人入胜而又令人忍俊不禁的故事背后,缓缓剥离、拼凑,构建属于自己的,颠倒错乱的身世。
关于回忆。关于遗忘,也关于追寻。
小说家写作至今最为轻松、幽默、温情的长篇作品。在本书中,骆以军再一次关于记忆与遗忘、家族历史与青春考古学的探险。小说以作者虚构的未来次子的记忆作为背景,不断追忆在孩子懂事之初乃至出生之前,就已经深陷被父亲预设的身份和命运迷宫,只能在黑暗中渐次摸索中破碎、散乱、颠倒的记忆碎片,以此试图缓缓拼凑出那些他已经无力挽回、改写、粉饰的生命情节。
全书以35个短篇故事构成,文笔体现了骆以军的一贯风格,充满迷幻与纠缠不清、仿佛蔓生植物一般错综复杂的纠葛和魅力,但是情节比较而言更具趣味性,作者在书中充分发挥了谜一般讲述故事的魔力,使读者沉迷他编织的叙述之网中。
父亲带着我们,走在那窄窄的河堤上,我们静默地跟在他身后,那段路在记忆里像一幅超现实之画……我总以为父亲会对我们说些什么,但他什么也没说…… 某次听黄春明先生回忆已故次子黄国峻(也是我这辈数一数二的小说家)童年的一段往事,非常感慨且感动,他说国峻从小便敏感而...
评分唐诺说过,读者可以分为专业读者和业余读者。对于专业读者,他们阅读的层次和质量,又稍高于业余读者,而我们算是专业还是业余?或者说,介于两者的边界,更为合适。因为,对于一些小说文本,充满了荒诞、叉径、歧路、迷途与丛林。 比如,米兰•昆德拉、卡尔维诺、弗拉基米尔...
评分我的小儿子是个抓虫狂──对不起我想不出一个较精确的词──大约从我意识到这件事时,我家的客厅早已几经沧桑,多少昆虫的冤魂与尸骸,有的好歹尊严地成为电视柜上方积着灰尘的标本(譬如当初长辈作为礼物的,那只南洋大兜虫和彩虹锹形虫),大部分是在我不知道它们存在的状况...
评分出于某种偏见,我一向不大信任现年四十多岁的中国作家。可这次我受了「假设一种事实」的巨大蛊惑,买下了这本书。 作者把叙述的触角延伸到每一个缝隙,太富于感觉了,同样也太细碎了。且看嵌在书页间随处可见的括号吧。他们很大一部分并不是必要的。和苏童的散文...
评分父亲内心那个“陨石坑累累”的月球表面究竟是什么样的景观,我不得而知。但我清楚记得那个画面:那大约是从那座水利局招待所出来的附近巷弄,那儿浓荫密覆,枝叶扶疏,一些梧桐或菩提之类的薄树叶还翻翻闪闪晕透着光。母亲牵大哥远远走在前面,父亲牵着我的手,我突然将父亲的...
我能认得出骆以军小说的每个章节
评分时间的秘密咒语,可怖的抒情诗篇。。意象排山倒海而来,堆叠出周遭隐而不彰秘而不喧的地狱天堂,观者猝不及防,甜蜜哀伤。
评分每次在【到底在讲什么】和【不明觉厉】的状态里游走,这就是为什么我总是避着意识流小说走的原因
评分P76“我仰赖的时间术,在小说之外的,包括宽恕、透过第三者放话的真相对质、另一种翻转的生命视景,或经由无辜纯洁的下一代重新学习的爱的能力……这一切原本交给继续流动的时间。现在她的时间却被按停了。那意味着我将永远在小说之外噤声。”假托笔法,战争假想,末世情结,大肠躁郁症,大脑灰质区
评分3月22日至29日。以大段冗长曲折的文字带人进入光怪陆离的异想世界,直至模糊了回忆与幻想的边界。终于见识了骆以军讲故事的本领,确实十分精彩。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