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芙美子,日本小說傢、詩人,齣生於明治三十六年(1903),病歿於昭和二十六年(1951)。幼時父母離異,生活顛沛流離,做過女傭、店員,飽嘗人間艱辛。她不甘淪落,一麵努力掙錢維持生計,一麵堅持自己的文學喜好與創作。《放浪記》是其長篇小說處女作,其他代錶性作品有短篇小說《風琴與魚町》、《清貧記》、《牡蠣》、《晚菊》和長篇小說《浮雲》等。
林芙美子被譽為“日本的蕭紅”,其作品著重描繪底層民眾的艱辛生活以及女性的掙紮與奮鬥,後來也對戰爭進行深刻的反省。她的作品文風質樸,情感真摯,富含女性特有的悲憫與堅強。鬱達夫、謝冰瑩、林海音、桐野夏生均對之均推崇備至,川端康成則評價“能如此感嘆女人悲哀的人非常罕見”。她更是電影大師成瀨巳喜男最鍾情的女作傢,在1951年至1962年間,成瀨先後六度將其作品改編搬上銀幕,分彆為《飯》、《閃電》(《稻妻》)、《妻》、《晚菊》、《浮雲》和《放浪記》。
電影大師成瀨巳喜男最鍾情的作傢,先後六度改編其作品
“日本的蕭紅”,鬱達夫、謝冰瑩、林海音、桐野夏生均推崇備至
《放浪記》,“昭和時期日本女性文學第一傑作”
八十年前暢銷六十萬冊,奠定林芙美子的文壇地位
《放浪記》是“日記體”私小說名作,自然、如實地描繪瞭“我”長達十年掙紮於底層的生活經曆與情感曆程。“我”因父母離異,自小輾轉飄零,擺過地攤,做過女傭,在小酒館中當過女招待,還先後遭到數個男友的摺磨與拋棄,飽嘗人世艱辛與屈辱。在飢饉睏苦的境地中,“我”不甘沉淪,始終抱持粗率而真誠的生存態度,堅守文學夢想,直至迎來生活與創作的轉機。
此作錶現瞭女性頑強的求生意誌和不屈的心路曆程,特殊的文體和感受力,使其獲得“昭和期(1925-1988)日本女性文學第一傑作”之美譽。最初(1928年10月)連載於長榖時川雨的雜誌《女人藝術》,1930年改造社收入“新銳文學叢書”齣版單行本,一兩年間銷售六十萬冊,成為當時的超級暢銷書,並先後被木村莊十二、久鬆靜兒和成瀨巳喜男改編為電影。
空谷幽兰&铿锵玫瑰 --樋口一叶与林芙美子 把林芙美子和樋口一叶放在一起,首先因为她们都是女人,其次因为她们都是命运多舛的女人,再次因为她们都是我所喜欢的才华横溢、纤细敏锐的女作家。 樋口一叶(1872~1896) 日本女小说家。原名樋口夏子。生于东京一下级官吏家庭,父...
評分只有蹲在厕所里的时间才能读一会儿书。 有人问我,最近读了什么书? 我想了半天,不好意思说,都是在厕所里断断续续的读完的。 最近放在厕所的暖气片儿上的,是我辗转买的旧书, 林芙美子的《放浪记》。 不知为何,林芙美子的书,总能给我强烈的共鸣。 她写的那些女人,也就是...
評分空谷幽兰&铿锵玫瑰 --樋口一叶与林芙美子 把林芙美子和樋口一叶放在一起,首先因为她们都是女人,其次因为她们都是命运多舛的女人,再次因为她们都是我所喜欢的才华横溢、纤细敏锐的女作家。 樋口一叶(1872~1896) 日本女小说家。原名樋口夏子。生于东京一下级官吏家庭,父...
評分只有蹲在厕所里的时间才能读一会儿书。 有人问我,最近读了什么书? 我想了半天,不好意思说,都是在厕所里断断续续的读完的。 最近放在厕所的暖气片儿上的,是我辗转买的旧书, 林芙美子的《放浪记》。 不知为何,林芙美子的书,总能给我强烈的共鸣。 她写的那些女人,也就是...
衝著“日本的蕭紅”而去,失望透頂。苦難生活中動不動就說我要去死我不如去做妓女吧的怨婦,文筆和心胸都跟蕭紅差得太遠瞭,卻仍然能得成瀨的垂青。蕭紅怎麼就遇不上一個成瀨巳喜男呢,好可惜。
评分滿滿迸齣來的都是抱怨和憤怒的負能量,看後整個人都不好瞭
评分把我們這種底層文字女屌絲之心態寫的淋灕盡緻。林芙美子說,我可是個生性堅強的女人。她說我生來是宿命的流浪者,沒有故鄉。誰又不是呢?時常不忍涕淚漣漣。
评分瑣碎、食之無味、棄之可惜的日常;貧寒、身似浮萍、心似蜉蝣的生活;木訥、薄情寡義、若即又離的情人;疏遠、遙不可及、輾轉思念的親人。時間、世事,並無驚喜的反復之。每當我傷心欲絕狠下心來要將這生命放棄,曙光與街角的飯香卻叫人想再堅持一會兒。
评分看瞭好幾年纔看完,是對其中反復哀嘆生存之艱的絮叨的反感嗎,但是其中又的確留下瞭很多活生生的生活和感受,一般人得過且過,記不下腦海中這麼多豐富有個性的思緒,能在謀生之難中留下這本大寫的日記就是一件瞭不起的事。這是日本的私小說吧,比起太宰治的總是說不想活,林芙美子想的是寫下去,這種強韌令人佩服。這本書的意義是留下瞭一本生存記事,又直抒胸臆,是一本真實又有女性細膩,錶現時代和人的作品。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