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制度与大革命

旧制度与大革命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商务印书馆
作者:[法] 托克维尔
出品人:
页数:320
译者:冯棠
出版时间:1992-9
价格:32.00元
装帧:精装
isbn号码:9787100014441
丛书系列: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历史地理
图书标签:
  • 托克维尔
  • 历史
  • 法国大革命
  • 政治
  • 社会学
  • 法国
  • 政治哲学
  • 政治学
  • 历史
  • 法国大革命
  • 政治学
  • 社会学
  • 托克维尔
  • 旧制度
  • 革命
  • 法国历史
  • 18世纪
  • 政治思想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我馆历来重视移译世界各国学术名著。从五十年代起,更致力于翻译出版马克思主义诞生以前的古典学术著作,同时适当介绍当代具有定评的各派代表作品。幸赖著译界鼎力襄助,三十年来印行不下三百余种。我们确信只有用人类创造的全部知识财富来丰富自己的头脑,才能够建成现代化的社会主义社会。这些书籍所蕴藏的思想财富和学术价值,为学人所熟知,毋需赘述。这些译本过去以单行本印行,难见系统,汇编为丛书,才能相得益彰,蔚为大观,既便于研读查考,又利于文化积累。为此,我们从1981年至2000年先后分九辑印行了名著三百六十余种。现继续编印第十辑。到2004年底出版至四百种。今后在积累单本著作的基础上仍将陆续以名著版印行。由于采用原纸型,译文未能重新校订,体例也不完全统一,凡是原来译本可用的序跋,都一仍其旧,个别序跋予以订正或删除。读书界完全懂得要用正确的分析态度去研读这些著作,汲取其对我有用的精华,剔除其不合时宜的糟粕,这一点也无需我们多说。希望海内外读书界、著译界给我们批评、建议,帮助我们把这套丛书出好。

作者简介

托克维尔(1805-1859),法国历史学家、社会学家。主要代表作有《论美国的民主》第一卷(1835)、《论美国的民主》第二卷(1840年)、《旧制度与大革命》等。

目录信息

导言《旧制度与大革命》影响史资料(J.—P.迈耶)
前言
第一编
第一章 大革命爆发之际,人们对它的评论歧异
第二章 大革命的根本与最终目的并非像人们过去认为的那样,是要摧毁宗教权力和削弱政治权力
第三章 大革命如何是一场以宗教革命形式展开的政治革命,其原因何在
第四章 何以几乎全欧洲都有完全相同的制度,它们如何到处陷于崩溃
第五章 法国革命特有的功绩是什么
第二编
第一章 为什么封建权利在法国比在其他任何国家更使人民憎恶
第二章 中央集权制是旧制度的一种体制而不是像人们所说是大革命和帝国的业绩
第三章 今天所谓的政府管理监督乃是旧制度的一种体制
第四章 行政法院与官员保证制是旧制度的体制
第五章 中央集权制怎样进入旧政治权力并取而代之,而不予以摧毁
第六章 旧制度下的行政风尚
第七章 在欧洲各国中,法国如何成为这样的国家,其首都已取得压倒外省的重要地位,并吸取全帝国的精华
第八章 在法国这个国家,人们变得彼此最为相似
第九章 这些如此相似的人如何比以往更加分割成一个个陌生的小团体,彼此漠不关心
第十章 政治自由的毁灭与各阶级的分离如何导致了几乎所有使旧制度灭亡的弊病
第十一章 旧制度下自由的种类及其对大革命的影响
第十二章 尽管文明取得各方面进步,何以18世纪法国农民的处境有时竟比13世纪还糟
第三编
第一章 到18世纪中叶,文人何以变为国家的首要政治家,其后果如何
第二章 非宗教倾向在18世纪的法国人身上如何成为普遍占上风的激情,对大革命的特点有何影响
第三章 法国人何以先要改革,后要自由
第四章 路易十六统治时期是旧君主制最繁荣的时期,何以繁荣反而加速了大革命的到来
第五章 何以减轻人民负担反而激怒了人民
第六章 政府完成人民的革命教育的几种做法
第七章 何以一次巨大的行政革命成为政治革命的先导,其结果如何
第八章 大革命如何从已往事物中自动产生
注释
附录一 论三级会议各省,尤其朗格多克
二 1789年前后法国社会政治状况
译名对照表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因为黑格尔在某个地方说过,一切伟大的世界历史事变和人物,可以说都出现两次。马克思替他补充了一点:第一次是作为伟大的悲剧出现,第二次是作为卑劣的笑剧出现。 正文 请不要少于140字 所以说,海里的叔叔伯伯们担心自己会被送上断头台,其实他们只会因为被农民老爷爷养的...  

评分

同时代的托克维尔 ——《旧制度与大革命》中革命心理学的精英视角 为什么总是法国?如果托克维尔有幸长寿如彭祖,活到今天,他所感所想的,除了“美国的民主”,“旧制度”和“大革命”之外,想来也会提出这样一个问题。 如果说勒庞在1894发表的《乌合之众》及其后续的《...

评分

评分

师兄推荐《旧制度与大革命》这本小书,开学这两周断断续续翻了一遍。热读热议的浮夸着的喧哗并不能给作品带来经典的光环,历史与现实轮回般的相似也不能说明它的伟大,只是当那以往世代幽微的烛火或多或少照亮了今日眼前的混沌时,折服而击节赞叹便很自然了。 推荐这本书时,人...  

评分

师兄推荐《旧制度与大革命》这本小书,开学这两周断断续续翻了一遍。热读热议的浮夸着的喧哗并不能给作品带来经典的光环,历史与现实轮回般的相似也不能说明它的伟大,只是当那以往世代幽微的烛火或多或少照亮了今日眼前的混沌时,折服而击节赞叹便很自然了。 推荐这本书时,人...  

用户评价

评分

“内心的火焰在这些如此新颖、如此智慧的理性的篇章始终燃烧,慷慨灵魂的激情永远使这些篇章生气蓬勃。我们仿佛听到一个声音,真诚而无虚幻,恳切而无狂暴,它使人为作者感到荣耀,同时唤起同情与尊敬。”(J.-J.昂佩尔,论托克维尔的写作)

评分

用文学性的语言来做论文,这是很古典的。这本书的某些部分或者片段,比如最危险的时刻通常就是它开始改革的时刻,又如巴黎之于北京,再如法国文人之于微博公知……的确很像当下中国,但我不认为它为当下中国做了一个预言。因为中国并没有一个只能与生俱来而不能成为的身份,而在法国,恰恰是这个身份,激化了最后的矛盾。当然,对中国而言,这本书不失为一面镜子,但我认为,它所映照的或许应该是国民政府的旧制度以及共产党领导的大革命,而文人的角色则由那些去延安的作家来扮演。改革开放标志着我们已经走出了中国的旧制度与大革命,现在我们正在向前。

评分

历史是一座画廊,在那里原作很少,复制品很多。

评分

历史是一座画廊,在那里原作很少,复制品很多。

评分

用文学性的语言来做论文,这是很古典的。这本书的某些部分或者片段,比如最危险的时刻通常就是它开始改革的时刻,又如巴黎之于北京,再如法国文人之于微博公知……的确很像当下中国,但我不认为它为当下中国做了一个预言。因为中国并没有一个只能与生俱来而不能成为的身份,而在法国,恰恰是这个身份,激化了最后的矛盾。当然,对中国而言,这本书不失为一面镜子,但我认为,它所映照的或许应该是国民政府的旧制度以及共产党领导的大革命,而文人的角色则由那些去延安的作家来扮演。改革开放标志着我们已经走出了中国的旧制度与大革命,现在我们正在向前。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