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馆历来重视移译世界各国学术名著。从五十年代起,更致力于翻译出版马克思主义诞生以前的古典学术著作,同时适当介绍当代具有定评的各派代表作品。幸赖著译界鼎力襄助,三十年来印行不下三百余种。我们确信只有用人类创造的全部知识财富来丰富自己的头脑,才能够建成现代化的社会主义社会。这些书籍所蕴藏的思想财富和学术价值,为学人所熟知,毋需赘述。这些译本过去以单行本印行,难见系统,汇编为丛书,才能相得益彰,蔚为大观,既便于研读查考,又利于文化积累。为此,我们从1981年至2000年先后分九辑印行了名著三百六十余种。现继续编印第十辑。到2004年底出版至四百种。今后在积累单本著作的基础上仍将陆续以名著版印行。由于采用原纸型,译文未能重新校订,体例也不完全统一,凡是原来译本可用的序跋,都一仍其旧,个别序跋予以订正或删除。读书界完全懂得要用正确的分析态度去研读这些著作,汲取其对我有用的精华,剔除其不合时宜的糟粕,这一点也无需我们多说。希望海内外读书界、著译界给我们批评、建议,帮助我们把这套丛书出好。
托克维尔(1805-1859),法国历史学家、社会学家。主要代表作有《论美国的民主》第一卷(1835)、《论美国的民主》第二卷(1840年)、《旧制度与大革命》等。
师兄推荐《旧制度与大革命》这本小书,开学这两周断断续续翻了一遍。热读热议的浮夸着的喧哗并不能给作品带来经典的光环,历史与现实轮回般的相似也不能说明它的伟大,只是当那以往世代幽微的烛火或多或少照亮了今日眼前的混沌时,折服而击节赞叹便很自然了。 推荐这本书时,人...
评分在做外新史的读书笔记,放上来的这部分是末尾的一些笔记之外的想法,靠不靠谱尚不可知,欢迎讨论:) 如下: 在现有的诸多关于对托克维尔之法国大革命观的研究理论中,很少提及政体合法性与革命之间的关系。笔者认为可在此处做深入探究。 复旦大学政治学系教授陈明明曾...
评分 评分托克维尔在《旧制度与大革命》写道,在18世纪中叶,由于社会根本没有政治自由,文人不仅对政界知之甚少,而且视而不见。他们在政界无所作为,甚至也看不到他人的所作所为。 接着他比较了英法两国的政治传统:在英国,研究治国之道的文人和统治国家的人是混合在一起的,一些人...
评分http://beeplin.blog.163.com/blog/static/172544160201262192954385/ 翻出了自己八年前写的《旧制度与大革命》书评~ 那时候正是研三,作为一个刚刚开始对政治经济历史之类玩意儿感兴趣的工科生,上渠敬东老师的理论课,写了这么一个四不像的期中论文。八年过去了,看到一...
表面上的新事物更可能是旧时躯体新换了一层外壳而已
评分历史是一座画廊,在那里原作很少,复制品很多。
评分感觉和当前中国有很多相似的地方
评分以我可悲的政治素养都能感受到的尖刻,有几处读来很过瘾,比如文人参政的弊端,读着读着就难免想到这话在现今能派上什么用场。前面大半部分让我对政治的复杂性有了更深的感触,除了以往会说到的阶级矛盾、政治体制以外,税制、财产所有权暗含着的阶级博弈、话事权的掌握,对社会稳定性难以捕捉的影响……没有十全十美的制度,以前说的圣君明主爱民如子什么的观念现在基本全线崩溃。另外,这本书在宗教方面下了不少笔墨,对于宗教缘何在大革命中首当其冲的解读很有意思,所以宗教只是因为和旧制捆绑得太厉害,长期又没有广结善缘所以只能倒霉,我一再想到乌合之众和这本书之间的关联,觉得还挺可怕的。最后,这本书的尾注很厉害,画在上面的时间和正文基本是一半一半。
评分以我可悲的政治素养都能感受到的尖刻,有几处读来很过瘾,比如文人参政的弊端,读着读着就难免想到这话在现今能派上什么用场。前面大半部分让我对政治的复杂性有了更深的感触,除了以往会说到的阶级矛盾、政治体制以外,税制、财产所有权暗含着的阶级博弈、话事权的掌握,对社会稳定性难以捕捉的影响……没有十全十美的制度,以前说的圣君明主爱民如子什么的观念现在基本全线崩溃。另外,这本书在宗教方面下了不少笔墨,对于宗教缘何在大革命中首当其冲的解读很有意思,所以宗教只是因为和旧制捆绑得太厉害,长期又没有广结善缘所以只能倒霉,我一再想到乌合之众和这本书之间的关联,觉得还挺可怕的。最后,这本书的尾注很厉害,画在上面的时间和正文基本是一半一半。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