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传》内容简介:1948年,毛泽东看到吴晗的《朱元璋传》第二稿,非常看重,百忙之中通读了全书,并与作者数次长谈。11月24曰,毛泽东给吴晗写了一封信,说:“辰伯先生:两次晤谈,甚快,大著阅毕,兹奉还。此书用力甚勤,掘发甚广,给我启发不少,深为感谢。”吴晗无疑是明史大家,《朱元璋传》为其明史研究的代表作。著者以坚实之史料为材,运自由之想象,倚灵动之文思,对封建帝王深心细加解读,读来令人惊心动魄。后学不能不叹其化腐朽为神奇之功,挟泰山以超北海之力也。
吴晗(1909-1969),原名吴春晗,字辰伯,浙江义乌人。1931年考入清华大学历史系,毕业后留校任教。后曾任云南大学。西南联合大学。清华大学等多所大学的教授,中国民主同盟副主席。民盟北京市委主任委员。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北京市副市长等多种职务。
吴晗是我国著名的历史学家。教育家。杂文家。社会活动家和民主斗士,20世纪中国知识分子的一个典型。他有深厚的爱国情怀,关心政治,忧国忧民。40年代,吴晗以满腔热情投入爱国民主运动中,写了大量杂文政论,成为刺向国民党腐朽统治的匕首和投枪。新中国成立以后,吴晗治学以外,继续关心国计民生。他敢于直言,疾恶如仇,不惜以身为民请命。
吴晗是现代明史研究的开拓者和奠基者之一,在明史方面的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他早期的研究作品如《胡惟庸党案考》。《明成祖生母考》,都堪称经典之作。从40年代开始数易其稿的《朱元璋传》,在史学界乃至现实生活中都发生过重大影响。他提倡编辑出版的《中国历史小丛书》,在普及历史知识。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他手录的《朝鲜李朝实录中的中国史料》,不仅留下了一部方便实用的研究资料,而且留下了严谨治学。刻苦钻研的学术研究之风。
海子说,没有丝毫的宽恕和温情:秋已来临。雄主的深心你若懂,又何必揭之昭昭。老子有言: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毛公深谙明帝王之道。主上当朝,大有太祖遗风。书生纵笔行文,直指圣意,岂不出人命? 书生是一种性格,而不是一种职业。百无一用是书生。帝王的...
评分历史中的人性 评《朱元璋传》 读历史就是读人物故事,品人生百态。小时候的演义、神话看多了,总觉得很多历史人物武功高强出神入化(徐达、常遇春等人)、通天入地神机妙算(刘伯温),后来才慢慢知道历史人物却有其高明之处,他们身上具有的神性是艺术的渲染和刻意的夸张所致...
评分 评分 评分去除一些依风附草的政治味,书还是好书。 老子有言: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这位老先生倒好,也不估摸一下当时的形势,不知道毛公当朝,大有太祖的遗风,居然纵笔行文,直指圣意,其不出人命,岂可得乎?
这是最初的版本,没有受到政治影响,保留了作者独立的学术见解,史料详实,值得一读。不过总觉得纸上的朱元璋不够鲜活,似乎缺少朱元璋的思想和灵魂,用钱穆先生的话就是缺少点史情和史意。
评分【朱元璋传:洪武开国/吴晗著.—湘潭:湘潭大学出版社,2011】阅毕全书,“忧危积心,日勤不怠”八字萦绕心间不去。可怜洪武大帝一生都活在怀疑和厮杀之中。
评分【朱元璋传:洪武开国/吴晗著.—湘潭:湘潭大学出版社,2011】阅毕全书,“忧危积心,日勤不怠”八字萦绕心间不去。可怜洪武大帝一生都活在怀疑和厮杀之中。
评分看完后越来越看不懂朱元璋
评分明朝那些事儿从中借鉴颇多。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