契诃夫(1860—1904),俄国作家,1860年1月29日生于罗斯托夫省塔甘罗格市。1879年进入莫斯科医科大学医学系,1884年毕业后在兹威尼哥罗德等地行医,广泛接触平民和了解生活,这对他的文学创作有良好影响。
他的主要作品有:《胜利者》(1883)、《变色龙》(1884)、《草原》(1888)、《没意思的故事》(1889)、《库页岛》(1893-1894)、《在流放中》(1892)、《第三病室》(1892)。后来,他由开始创作戏剧,如《结婚》(1890)、《蠢货》(1888)、《求婚》(1888-1889)、《一个不由自主的悲剧角色》(1889-1890)、《伊凡诺夫》(1887-1889)、《樱桃园》(1903-1904)等等。
世界文学大师契诃夫在四分之一世纪的文学创作生涯中,为后世留下了大量风格独特、结构严密、语言简练、讽刺尖刻的短篇小说。本书收入《变色龙》、《万卡》、《套中人》、《第六病室》等25个短篇小说。在这些作品中,作者以十九世界俄国社会中所习见的凡人小事为素材,以高超的艺术手法,从独特的角度,对腐朽没落的社会制度作了有力的揭露和鞭挞,对小市民的庸俗、贪欲、投机钻营进行辛辣的讽刺,对社会底层的劳苦大众寄予深切的同情。契诃夫的短篇小说促人深思,发人深省,既让你感到西酣畅淋漓的痛快,又让你发出会心的微笑。这些短篇小说确有永恒的魅力,永远值得阅读。
与其说是不喜欢契诃夫,不如说是不喜欢这个某种意味上意识形态优先的集子。俄罗斯文学课上一直在讲契诃夫的小人物,契诃夫的套中人,巨大的讽刺力量让这些作品被人津津乐道,但却挤干了短篇的余韵,因而我总是把它们当成契诃夫的二等作品。他最杰出的短篇,还是带小狗的女人,...
评分抛弃鄙夷的眼光,收起怜悯的神色,抚平心中的不平,抛开世俗的偏见,举起乞儿的小手,直视贵族的眼睛,打破贫富的界线,拉近贵贱的距离,只有这样才能不被感情因素所左右,以完全客观的视角来审视周遭的世界! 谁说小人物都是悲哀的,就不能有幸福的了? 谁说小人物都是纯...
评分应该给四星半的评价,没给五星是因为译者,而作者契诃夫及其作品自然五星力荐。一直很相信上海译文出版社的口碑,在不懂版本学之前能收入上译的版本还算是有点眼光吧。与欧亨利、莫泊桑齐名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大师契诃夫,在俄国以至世界都享有盛名,他的短篇小说揭露现实生活丑...
契诃夫笔下的现实如机器般冷漠无情,麻木的众生,对生活的戏剧和悲剧早已习以为常,就像医院里的人看待死亡一样。而且正是这社会的无情,才包藏着他们处境的惨痛和无望。契诃夫的尖锐嘲讽如有千钧之力,淋漓尽致。以及,这充满了社会主义优越性、高呼揭露资本主义黑暗的译本序是怎么回事?
评分契诃夫笔下的现实如机器般冷漠无情,麻木的众生,对生活的戏剧和悲剧早已习以为常,就像医院里的人看待死亡一样。而且正是这社会的无情,才包藏着他们处境的惨痛和无望。契诃夫的尖锐嘲讽如有千钧之力,淋漓尽致。以及,这充满了社会主义优越性、高呼揭露资本主义黑暗的译本序是怎么回事?
评分笑中带泪
评分开头早期几篇挺幽默的,对各种找不到自己的人冷嘲热讽;中间开始温和地抨击俄国旧社会的种种不公;再到最后几篇就只剩下对一个个无助的个人的悲悯和同情了。。。
评分后期作品简直莫名其妙,最喜欢同角色的三篇《套中人》《醋栗》《关于爱情》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