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標籤: 林語堂 隨筆 中國文學 雜文 散文隨筆 生命 散文 心靈的必修
发表于2025-02-02
人生不過如此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林語堂文集:人生不過如此》在真實的意義上說來,這些靈魂是與我同在的,我們之間精神上的相通,即我所認為是唯一真實的相通方式——兩個時代不同的人有著同樣的思想,具有著同樣的感覺,彼此之間完全瞭解。我寫這書的時候,他們藉著貢獻和忠告,給我以特殊的幫助,八世紀的白居易。
林語堂(1895-1976),福建龍溪人。原名和樂,後改玉堂,又改語堂。1912年入上海聖約翰大學,畢業後在清華大學任教。1919年鞦赴美哈佛大學文學係。1922年獲文學碩士學位。同年轉赴德國入萊比锡大學,專攻語言學。1923年獲博士學位後迴國,任北京大學教授、北京女子師範大學教務長和英文係主任。1924年後為《語絲》主要撰稿人之一。1926年到廈門大學任文學院長。1927年任外交部秘書。1932年主編《論語》半月刊。1934年創辦《人間世》,1935年創辦《宇宙風》,提倡“以自我為中心,以閑適為格調”的小品文。1935年後,在美國用英文寫《吾國與吾民》、《京華煙雲》、《風聲鶴唳》等文化著作和長篇小說。1944年曾一度迴國到重慶講學。1945年赴新加坡籌建南洋大學,任校長。1952年在美國與他人一起創辦《天風》雜誌。1965年定居颱灣。1967年受聘為香港中文大學研究教授。1975年被推舉為國際筆會副會長。1976年在香港逝世。
書中文:中國文化的最高理想始終是一個對人生有一種建築在明慧的悟性上的達觀的人。這種達觀産生瞭寬懷,使人能夠帶著寬容的嘲諷度其一生,逃開功名利祿的誘惑,而且終於使他接受命運給他的一切東西。
評分除瞭說女性生不瞭孩子就是有病之外還不錯
評分=v=終於把最後一章給看完瞭。(._.)迴傢以後的看書速度真是跪瞭。。
評分林語堂先生的語言幽默並且充滿人生智慧
評分我其實是不喜歡讀林語堂的。
他歷經滄桑 他飽受風雨 他熟知東方歷史 他通宵西方文明 他生逢亂世 啓蒙于上海 求學于美國 深造于德國 服務于清華 后安居于台灣 終往生于香港 一生顛簸 但他仍能瀟灑說出“一个人彻悟的程度,恰等于他所受痛苦的深度。”這樣辯證透徹毫無偏頗的感悟 他寫雜文寫小說寫評論寫論文...
評分"人生的盛宴已经摆在了我们的面前,现在唯一的问题是我们的胃口怎么样?” 最近又翻了翻林语堂,记得从前看起来总觉得是个老夫子在絮絮叨叨晒着自己的生活和学识,可如今再拿起来的时候,却觉得那些絮叨呢,都慢慢的到了自己心里,越看越觉得有意思。老夫子还是老夫子,只不过感觉...
評分人生不过如此其实是林语堂老先生的一本散文集的书名,之所以买下这本书还是因为封底的两段文字,我一直在寻找的两段文字。这两段文字应该是林老先生对于“人生不过如此”的解读,但之与我而言却是对于快乐和生活的解读: 其一:在不违背天地之道的情况下,成为一个自由而快...
評分22 March 22/03/08 和草木为友,和土壤相亲,让灵魂很舒服的在泥土里蠕动,悠闲陶醉于土地上时,心灵似乎那么轻松,好像是在天堂一般。 “在不违背天地之道的情况下,成为一个自由而快乐的人。这就好比一台戏,优秀的演员明知其假,但却能够比在现实生活中更真实,更自然,...
評分现在相信在特定的时候人性会倒退,当恐惧到达一个前所未有的强度,任何一个稻草你都会看成一课大树,二种选择,一是不思进取的寄托于稻草,二是自欺欺人的相信稻草,可怕的是,通常稻草都是会毁灭精英的那些可怕的邪恶之徒,少数人选择了清白的死亡,可悲主观上选择,客观...
人生不過如此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