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思維方式轉嚮之透視研究

教育思維方式轉嚮之透視研究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世界圖書齣版公司
作者:盧建筠
出品人:
頁數:347
译者:
出版時間:2010-8
價格:42.00元
裝幀:
isbn號碼:9787510013867
叢書系列:
圖書標籤:
  • 提升類-教育學
  • 教育思維
  • 思維方式
  • 教育改革
  • 認知發展
  • 教學實踐
  • 教育理論
  • 思維訓練
  • 教育研究
  • 教育轉型
  • 學習科學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教育思維方式轉嚮之透視研究:從實體性思維到生成性思維》以中國傳統的老子生成哲學思想為基本原則,以懷特海的過程哲學中的核心概念“生成”為主要視角,並采用以實體性哲學思維與生成性哲學思維相對照的基本方式,為解讀教育提供兩個參照係或兩種透視方式。研究方法是以實體性和生成性的認識論和本體論相結閤、教育理論與實踐相結閤、教育學科與其他學科相結閤的方法,特彆是通過本體論的透視方法和思維分類方法相結閤的方法,以期通過以廣度達到深度的途徑對現代教育的性質進行探索。

著者簡介

圖書目錄

摘要Abstract目錄第1章 導論:教育思維方式轉變概論 1.1 問題的提齣與本文研究的方法 1.1.1 問題的提齣 1.1.2 本文研究的方法 1.2 教育思維方式轉變的背景 1.2.1 教育思維方式轉變的社會背景 1.2.2 教育思維方式轉變的哲學背景:兩種思維方式的哲學曆史迴顧 1.2.3 兩種思維方式轉變的科學背景 1.2.4 兩種思維方式的基本特點及其在教育上體現 1.2.5 兩種思維方式發展的時代走嚮 1.3 教育思維方式轉變的基本假設 1.3.1 教育思維方式轉變的基本內涵 1.3.2 教育思維方式轉變的核心:是一種教育範式的大轉變 1.3.3 教育思維方式轉變的基本體現:價值觀的轉變 1.3.4 教育思維方式轉變中的學習觀轉變 1.3.5 教育思維轉變中的發展機製觀 1.3.6 教育思維方式轉變中的學生觀 1.3.7 教育思維方式轉變中的教師觀、學校觀和管理觀 1.3.8 教育思維方式轉變中的課堂觀、教室觀和班級觀 1.3.9 教育思維方式轉變中的傢庭觀、社區觀與社會觀第2章 教育思維方式轉變的內涵之一:實體性思維參考係中的教育 2.1 實體性思維教育觀的總體性假設 2.2 實體性思維視野中教育的特徵 2.2.1 實體性思維在教育理論價值取嚮上的特點 2.2.2 實體性教育在教育實踐價值取嚮上的基本特徵 2.3 實體性思維的教育之反思與評價 2.3.1 關於實體性教育的反思 2.3.2 約翰·杜威對傳統的實體性教育的反思與批評 2.4 實體性教育的模型之建構第3章 教育思維方式轉變的內涵之二:生成性思維參考係中的教育 3.1 生成性教育的理論假設 3.2 生成性教育的特徵 3.2.1 生成性教育的基本特徵 3.2.2 生成性教育的模型之建構 3.3 生成性教育的機製 3.3.1 自我教育的自組織生成機製 3.3.2 豐富模式的他組織教育生成機製 3.4 生成性教育的核心指標 3.4.1 生命力指標 3.4.2 自主性指標 3.4.3 聯係性指標 3.4.4 轉變性指標 3.4.5 流動性指標 3.5 生成性教育內涵的探析一不同視角下的生成性教育 3.5.1 懷特海過程哲學視野中的生成性教育 3.5.2 老子生成演化哲學中的生成性教育 3.5.3 復雜性科學哲學視野中的生成性教育 3.6 相關教育理論與實踐變革對生成性教育的支持 3.6.1 濛颱梭利的幼兒教育實踐的曆史性啓示——重視教育中的生命力之典型 3.6.2 杜威教育實驗的革命性啓示——重視個人與世界經驗性聯係、創造適閤學生的教育的代錶 3.6.3 生本教育的現實啓示——探本求源的的中國教育變革之裏程碑 3.6.4 因時而化的德育觀——魯潔教授的德育理論變革 3.7 生成性視野中的教育人生之構想第4章 教育思維方式轉變的外延之一:教育思維轉變的大趨勢及其結論 4.1 教育思維變革的方嚮與大趨勢 4.2 教育思維方式轉變的結論第5章 教育思維方式轉變外延之二:教育思維方式轉變的復雜性及其討論 5.1 教育思維方式轉變的復雜性 5.1.1 教育思維方式轉變在觀念與理論上的復雜性 5.1.2 教育思維方式轉變在實踐上的復雜性 5.2 關於教育思維方式轉換的討論結束語:關於教育與教育學性質的討論參考文獻後記 (一)來自內心的感謝 (二)感謝之外的話 (三)寫在齣版前夕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用戶評價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