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权法解剖

侵权法解剖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北京大学出版社
作者:彼得·凯恩
出品人:
页数:278
译者:汪志刚
出版时间:2010-11
价格:35.00元
装帧:
isbn号码:9787301180396
丛书系列:侵权法人文译丛
图书标签:
  • 法学
  • 侵权法
  • 英美法
  • 烟台大学文经学院图书馆
  • 法学(含理论&实务)
  • 民法
  • 损害赔偿法
  • 侵权法解剖
  • 侵权法
  • 民法
  • 法学
  • 法律
  • 侵权责任
  • 损害赔偿
  • 法理学
  • 案例分析
  • 法条解读
  • 知识产权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侵权法解剖》作者通过对传统侵权法体系的深刻剖析,认为传统侵权法未能清晰揭示各种侵权行为的本质,也混淆了侵权责任与其他民事责任(如违约责任等)的界限。侵权法应被重塑为一个以保护各种权利、合法利益为基础的民事责任体系。在《侵权法解剖》中,作者新颖的方法视角、严谨的分析论证,殊值参考;其所得结论,也由晚近欧洲侵权立法所证明。

作者简介

彼得·凯恩(Peter Cane),自1997年至今,一直为澳大利亚国立大学社会科学研究院的法律教授。从20年前其在牛津大学基督圣体学院任教以来,其研究领域一直极为广泛。研究领域为:义务法,特别是侵权法;公法,特别是行政法和法理学。最近出版的著作为2002年《法律和道德中的责任》与Mark Tushnet教授合作出版了《牛津法理学手册》。

目录信息

第一章 分解侵权法 导言 食谱式的侵权法 单个侵权行为的解剖结构 相关性和侵权法的前瞻功能 制定法与相关性 中间小结 复数的侵权行为法抑或单数的侵权行为法 侵权法之外 作为伦理原则集合的侵权法 侵权法和道德的关系 结论第二章 受制裁行为 责任引致行为 引发抗辩的行为 作为和不作为 结论第三章 受保护利益 人身利益 财产利益 合同利益 非合同预期 商业价值 财富与经济损失的概念 损害要件 利益等级 对抗性的利益(对抗原告利益的利益) 结论第四章 制裁措施 对责任引致行为的制裁 侵权损害赔偿法的伦理基础 对受害人行为的制裁 结论第五章 重构侵权法 人身利益 财产利益 合同利益 非合同预期 商业价值 施加经济损失 因果关系 结论第六章 侵权法的特性 迄今为止的观点 侵权法在债法中的地位 侵权法的特性 侵权法的统一性 绘制债法地图 结论第七章 结构、功能和作用 侵权法的功能 侵权法的结构、功能和作用的关系 结论术语索引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0p 侵权法规则和原则与侵权法的功能和作用之间存在着一种共生关系。换言之,只有将侵权法的功能和作用也考虑在内,将侵权法视为一系列个人责任的伦理规则和原则的意义和价值才能被正确理解。 4p 在程式诉讼制度下,诉讼请求的包装形式与其力量本身同等重要。诉讼程式就像是烹饪...

评分

0p 侵权法规则和原则与侵权法的功能和作用之间存在着一种共生关系。换言之,只有将侵权法的功能和作用也考虑在内,将侵权法视为一系列个人责任的伦理规则和原则的意义和价值才能被正确理解。 4p 在程式诉讼制度下,诉讼请求的包装形式与其力量本身同等重要。诉讼程式就像是烹饪...

评分

0p 侵权法规则和原则与侵权法的功能和作用之间存在着一种共生关系。换言之,只有将侵权法的功能和作用也考虑在内,将侵权法视为一系列个人责任的伦理规则和原则的意义和价值才能被正确理解。 4p 在程式诉讼制度下,诉讼请求的包装形式与其力量本身同等重要。诉讼程式就像是烹饪...

评分

0p 侵权法规则和原则与侵权法的功能和作用之间存在着一种共生关系。换言之,只有将侵权法的功能和作用也考虑在内,将侵权法视为一系列个人责任的伦理规则和原则的意义和价值才能被正确理解。 4p 在程式诉讼制度下,诉讼请求的包装形式与其力量本身同等重要。诉讼程式就像是烹饪...

评分

0p 侵权法规则和原则与侵权法的功能和作用之间存在着一种共生关系。换言之,只有将侵权法的功能和作用也考虑在内,将侵权法视为一系列个人责任的伦理规则和原则的意义和价值才能被正确理解。 4p 在程式诉讼制度下,诉讼请求的包装形式与其力量本身同等重要。诉讼程式就像是烹饪...

用户评价

评分

简洁而又纯粹的理论建构,以诉因主导的侵权法并不是侵权法区别于合同、信托及衡平之法的意旨所在,而作者以受保护利益、受制裁行为和制裁建构的内在体系结构却为我们打开了认识侵权合同信托的另一扇窗。

评分

简洁而又纯粹的理论建构,以诉因主导的侵权法并不是侵权法区别于合同、信托及衡平之法的意旨所在,而作者以受保护利益、受制裁行为和制裁建构的内在体系结构却为我们打开了认识侵权合同信托的另一扇窗。

评分

本书条理不足

评分

1.尝试将英美法上以不同侵权行为为脉络组织起来的侵权法“体系“进行重构,在作者看来这种传统结构太过于”程式化“和”形式化“,不仅没有必要而且有害于相同利益相同加害行为相同救济的平等性。2.作者重构的结构是:受保护利益、受制裁行为和制裁措施(救济措施)。3.在作者看来,侵权法是一个个人行为责任的伦理归责和原则体系。在比较法上如法国法仅有一个条款规定侵权行为和责任。就是这种思想的例证。4.在这里似乎观察到了英美法与大陆法之间的相互学习,毫无疑问大陆法系就是以极度抽象的方式规定了一般侵权责任。也可以观察得到作者的体系化程度相比于大陆法系的教科书是比较简单的。我国现行法的规定是以一般侵权责任和特殊侵权责任一起规定、相辅相成的,这个做法似乎很少见,在这种立法结构下,侵权法的问题也具有特殊性,值得注意。

评分

简洁而又纯粹的理论建构,以诉因主导的侵权法并不是侵权法区别于合同、信托及衡平之法的意旨所在,而作者以受保护利益、受制裁行为和制裁建构的内在体系结构却为我们打开了认识侵权合同信托的另一扇窗。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