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敬琏传

吴敬琏传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中信出版社
作者:吴晓波
出品人:
页数:296
译者:
出版时间:2010-02
价格:39.0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508618791
丛书系列:吴晓波作品集
图书标签:
  • 吴敬琏
  • 传记
  • 吴晓波
  • 经济学
  • 人物传记
  • 经济
  • 中国
  • 经济、社会
  • 吴敬琏
  • 经济学家
  • 改革
  • 中国经济
  • 人物传记
  • 经济思想
  • 改革开放
  • 学者
  • 理论家
  • 中国发展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2010年的1月,经济学家吴敬琏将迎来八十岁的寿诞。对于这位中国最著名的经济学家来说,这八十年是一个与自己的国家图强求富、蹒跚前行的八十年。在当代中国经济改革史上,吴敬琏之重要性在于,他几乎参与了建国之后所有的经济理论争议,由他的思想演进出发,可以勾勒出中国经济变革理念的大致曲线。吴敬琏对这个转型国家的贡献,除了改革思路上的创新外,还在于他那份独立思考、直言不讳的知识分子风骨。书中,吴敬琏缓缓叙述,吴晓波奋笔记述,历史如跛足的行者,不动声色地姗姗走近,又姗姗走远,一段波澜壮阔的人生在回忆者与记录者之间穿梭,如画卷展开。

目录

缘起 这个从外貌到灵魂都干干净净的人

第一部分 改良家族

第一章 改良主义的基因

第二章 弱不经风的激进少年

第三章 学经济的年轻人

第四章 新星与“批孙”

第五章 劳改队生活

第六章 顾准之死

第二部分 思想突围

第七章 突破口:按劳分配

第八章:改革派内部的论战

第九章 东欧来的经验

第十章 最后的孙冶方

第十一章 耶鲁求道

第十二章 为“商品经济”正名

第三部分 护旗的人

第十三章 巴山轮会议

第十四章 单项推进还是整体配套

第十五章 “闯关”失败

第十六章 “吴市场”的由来

.第十七章 触破窗户纸的人

第四部分 经国济世(1993-1998年)

第十八章 从增量改革到整体改革

第十九章 是非分税制

第二十章 “试了再错,错了再试”

第二十一章 放小与抓大

第二十二章 在风暴中逆势飞扬

第二十三章 中国会成为寻租社会吗

第五部分 声望巅峰(2000-2003年)

第二十四章 对泡沫的预言与攻击

第二十五章 “一言毁市”

第二十六章 法制还是法治

第六部分 孤独战士(2004-2010年)

第二十七章 工业化道路之争

第二十八章 “主流经济学家”

第二十九章 中国的改革会好吗?

第三十章 眼睛盯着真理的人

后记

附录 吴敬琏年表

(本书介绍来源:凤凰网财经)

作者简介

吴晓波,1968年生人,毕业于复旦大学新闻系。财经作家,常年从事公司研究,现任职《东方早报》社。出版作品:《大败局》(2001年)、《穿越玉米地》(2002年)、《非常营销》(2003年)、《被夸大的使命》(2004年)等。其《大败局》被评为“影响中国商业界的二十本书”之一。吴晓波同时是哈佛大学访问学者,“蓝狮子”财经图书出版人。常年从事公司研究,任职日报《东方早报》浙江记者站副社长。

目录信息

缘起
第一部分 改良家族
第一章 改良主义的基因
第二章 弱不禁风的激进少年
第三章 学经济的年轻人
第四章 新星与“批孙”
第五章 劳改队生活
第六章 顾准之死
第二部分 思想突围
第七章 突破口:按劳分配
第八章 改革与调整的“两种争论”
第九章 东欧来的经验
第十章 最后的孙冶方
第十一章 耶鲁求道
第十二章 为“商品经济”翻案
第三部分 护旗的人
第十三章 巴山轮会议
第十四章 单项推进还是整体配套
第十五章 “闯关”失败
第十六章 “吴市场”的由来
第十七章 触破窗户纸的人
第四部分 经世济民(1993~1998年)
第十八章 从增量改革到整体改革
第十九章 不清晰的“国企改革”
第二十章 “放小”放出了大文章
第二十一章 在风暴中逆势飞扬
第二十二章 中国会成为寻租社会吗?
第五部分 声望巅峰(2000~2003年)
第二十三章 对泡沫破灭的预言
第二十四章 “一言毁市”
第二十五章 “法治的市场经济”
第六部分 “孤独战士”(2004~2010年)
第二十六章 工业化道路和经济增长模式之争
第二十七章 受困的“主流经济学家”
第二十八章 中国的改革会好吗?
第二十九章 金融危机中的“另类呼喊”
第三十章 眼睛盯着真理的人
后记
附录 吴敬琏年表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吴晓波这一本《吴敬琏传》是对吴敬琏老先生个人,作为一个经济学家一生坎坷辉煌的概括。但同时也是对中国几十年经济史的一个横断面,透过这位执着追求真理的老人的经历,直到今日依稀能够感受到新中国经济发展的起起伏伏。不久前才拜读过《激荡三十年》,紧接着读到《吴敬琏传...  

评分

首先,看评论说这本书有很多抄袭的成分,该评论中引述的原著我没有看过不好发表意见,但这本书确实内容非常充实,有理、有据,不仅写出了吴先生的一生,也写出了中国经济数十年的风雨历程。或者说,吴先生的生命,已经和中国经济紧密交织在了一起。 吴先生的为人,带有中国传统...  

评分

最近,读吴晓波著作《吴敬琏传》,其中对影响吴敬琏一生行事非常深远的孙冶方经历,读来让我唏嘘不已。以下,我就说说此人。 1.孙冶方 中国经济学的最高奖项,叫"孙冶方奖",可见孙冶方在中国经济学术史中的地位。 孙冶方何许人也? 孙冶方(1908-1983)原名薛萼果,化名宋亮、...  

评分

首先,看评论说这本书有很多抄袭的成分,该评论中引述的原著我没有看过不好发表意见,但这本书确实内容非常充实,有理、有据,不仅写出了吴先生的一生,也写出了中国经济数十年的风雨历程。或者说,吴先生的生命,已经和中国经济紧密交织在了一起。 吴先生的为人,带有中国传统...  

评分

《吴敬琏》一本80后可以感知的经济史 很多次在各类媒体上看到过这位老人的名字,也知道他是当代国内最著名的经济学家,但心中总怀着一种思想,那就是刚刚开始的中国经济学研究人员都是土鳖而非国际化的。花时间读这本书还是因为看了吴晓波的基本著作后觉得吴敬琏值得研究,或...

用户评价

评分

同一个时间跨度,另一个观察视角…读时常想起一位学长的话“你知道1+1=2,但当别人把刀子架在你脖子上,逼迫你说1+1=3时,你还会坚持说1+1=2吗?”

评分

吴晓波很聪明。 但是,对于当下的人物,我还是以为,不要贸然写史。后半篇拼凑痕迹太严重了。

评分

亮在说顾准的那章

评分

直到80年代去美国访学,吴才真正接触到了西方经济学,那时他已经50多岁。这一代经济学家的观点主要来自于多年来的亲身体验,肉眼观察,没多少学术成分——因此吴主张求稳、求实际,成为了“改良主义者”,与现在中央决策者中的主流观点一致。

评分

吴晓波很聪明。 但是,对于当下的人物,我还是以为,不要贸然写史。后半篇拼凑痕迹太严重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