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敬琏传

吴敬琏传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中信出版社
作者:吴晓波
出品人:
页数:296
译者:
出版时间:2010-02
价格:39.0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508618791
丛书系列:吴晓波作品集
图书标签:
  • 吴敬琏
  • 传记
  • 吴晓波
  • 经济学
  • 人物传记
  • 经济
  • 中国
  • 经济、社会
  • 吴敬琏
  • 经济学家
  • 改革
  • 中国经济
  • 人物传记
  • 经济思想
  • 改革开放
  • 学者
  • 理论家
  • 中国发展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2010年的1月,经济学家吴敬琏将迎来八十岁的寿诞。对于这位中国最著名的经济学家来说,这八十年是一个与自己的国家图强求富、蹒跚前行的八十年。在当代中国经济改革史上,吴敬琏之重要性在于,他几乎参与了建国之后所有的经济理论争议,由他的思想演进出发,可以勾勒出中国经济变革理念的大致曲线。吴敬琏对这个转型国家的贡献,除了改革思路上的创新外,还在于他那份独立思考、直言不讳的知识分子风骨。书中,吴敬琏缓缓叙述,吴晓波奋笔记述,历史如跛足的行者,不动声色地姗姗走近,又姗姗走远,一段波澜壮阔的人生在回忆者与记录者之间穿梭,如画卷展开。

目录

缘起 这个从外貌到灵魂都干干净净的人

第一部分 改良家族

第一章 改良主义的基因

第二章 弱不经风的激进少年

第三章 学经济的年轻人

第四章 新星与“批孙”

第五章 劳改队生活

第六章 顾准之死

第二部分 思想突围

第七章 突破口:按劳分配

第八章:改革派内部的论战

第九章 东欧来的经验

第十章 最后的孙冶方

第十一章 耶鲁求道

第十二章 为“商品经济”正名

第三部分 护旗的人

第十三章 巴山轮会议

第十四章 单项推进还是整体配套

第十五章 “闯关”失败

第十六章 “吴市场”的由来

.第十七章 触破窗户纸的人

第四部分 经国济世(1993-1998年)

第十八章 从增量改革到整体改革

第十九章 是非分税制

第二十章 “试了再错,错了再试”

第二十一章 放小与抓大

第二十二章 在风暴中逆势飞扬

第二十三章 中国会成为寻租社会吗

第五部分 声望巅峰(2000-2003年)

第二十四章 对泡沫的预言与攻击

第二十五章 “一言毁市”

第二十六章 法制还是法治

第六部分 孤独战士(2004-2010年)

第二十七章 工业化道路之争

第二十八章 “主流经济学家”

第二十九章 中国的改革会好吗?

第三十章 眼睛盯着真理的人

后记

附录 吴敬琏年表

(本书介绍来源:凤凰网财经)

作者简介

吴晓波,1968年生人,毕业于复旦大学新闻系。财经作家,常年从事公司研究,现任职《东方早报》社。出版作品:《大败局》(2001年)、《穿越玉米地》(2002年)、《非常营销》(2003年)、《被夸大的使命》(2004年)等。其《大败局》被评为“影响中国商业界的二十本书”之一。吴晓波同时是哈佛大学访问学者,“蓝狮子”财经图书出版人。常年从事公司研究,任职日报《东方早报》浙江记者站副社长。

目录信息

缘起
第一部分 改良家族
第一章 改良主义的基因
第二章 弱不禁风的激进少年
第三章 学经济的年轻人
第四章 新星与“批孙”
第五章 劳改队生活
第六章 顾准之死
第二部分 思想突围
第七章 突破口:按劳分配
第八章 改革与调整的“两种争论”
第九章 东欧来的经验
第十章 最后的孙冶方
第十一章 耶鲁求道
第十二章 为“商品经济”翻案
第三部分 护旗的人
第十三章 巴山轮会议
第十四章 单项推进还是整体配套
第十五章 “闯关”失败
第十六章 “吴市场”的由来
第十七章 触破窗户纸的人
第四部分 经世济民(1993~1998年)
第十八章 从增量改革到整体改革
第十九章 不清晰的“国企改革”
第二十章 “放小”放出了大文章
第二十一章 在风暴中逆势飞扬
第二十二章 中国会成为寻租社会吗?
第五部分 声望巅峰(2000~2003年)
第二十三章 对泡沫破灭的预言
第二十四章 “一言毁市”
第二十五章 “法治的市场经济”
第六部分 “孤独战士”(2004~2010年)
第二十六章 工业化道路和经济增长模式之争
第二十七章 受困的“主流经济学家”
第二十八章 中国的改革会好吗?
第二十九章 金融危机中的“另类呼喊”
第三十章 眼睛盯着真理的人
后记
附录 吴敬琏年表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首先,作为吴晓波的忠实读者,以我个人之见,还是把他的书当知识来看比较好。不带有偏见性也是不可能的,人绝对是主观存在。但是厉以宁也好,吴敬琏也好,没有什么神话,也没有孰对孰错,学术上总是存异的互补与共进。每次看到吴敬琏的时候,不自觉就会想一下厉以宁,其...  

评分

《南方周末》是这样评价吴敬琏的——“皂雕寒始急,天马老能行”,作为当代中国的一个符号性人物,吴敬琏的应先已经远远超越了经济学家的职业范围。他的学识,他的操守,他的社会责任感,汇集成他独特的人格魅力,感染了一批又一批他周围的人,而每多一个被他感染的人,中国走...  

评分

写在开篇:很少读传记一类的书,因为我知道这个世界上最难评价的就是人!中国有句古话,叫“盖棺定论”,可见评价一个活着的人则更为复杂。而且读这本书的时候有朋友和我说“内容及不真实”,弄的我不知道该相信文字还是传言…… 评价一个人之所以难,无外乎几个原因:首先是值...  

评分

吴晓波写的吴敬琏传。11年的时候读过他的激荡三十年,现在记得的具体事迹很少,但是有些想法的改变已经深入到骨髓。 这本书我觉得一般,也许最开始时就是以一个平淡的初衷来写吴老的事迹的吧?年轻时也有过批判家人的事情,批判老师的事情。后来得到了当时人的宽待,这个对吴老...  

评分

首先,作为吴晓波的忠实读者,以我个人之见,还是把他的书当知识来看比较好。不带有偏见性也是不可能的,人绝对是主观存在。但是厉以宁也好,吴敬琏也好,没有什么神话,也没有孰对孰错,学术上总是存异的互补与共进。每次看到吴敬琏的时候,不自觉就会想一下厉以宁,其...  

用户评价

评分

因为据说有抄袭可能,所以我就不评价了

评分

同一个时间跨度,另一个观察视角…读时常想起一位学长的话“你知道1+1=2,但当别人把刀子架在你脖子上,逼迫你说1+1=3时,你还会坚持说1+1=2吗?”

评分

因为据说有抄袭可能,所以我就不评价了

评分

作为一个可以浓缩中国改革开放后市场经济的经济学家   作为一个可以立于在转型社会翻来覆去而绝然屹立的学者   一定具有他独立的性格!   吴老:从始至终提倡法治的市场经济从未改变,   不管得宠时的春风得意,抑或是冷落时的青灯孤夜   他都只遵循一个:做一个对得起良心的经济学家。   独立的思想,不为权贵说话,不怕得罪当权,   只尊重自己研究的科学!   值得倾佩,值得推崇!

评分

在当代中国经济改革史上,吴敬琏之重要性在于,他几乎参与了建国之后所有的经济理论争议,由他的思想演进出发,可以勾勒出中国经济变革理念的大致曲线。吴敬琏对这个转型国家的贡献,除了改革思路上的创新外,还在于他那份独立思考、直言不讳的知识分子风骨。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